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16日,山东省临朐县教育局组织22名中小学校长,去北京部分名校跟岗学习,笔者也有幸前往参加。在北京的学习生活中,笔者看不出哪是高级干部的孩子,哪是农民工的孩子,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对待每一个孩子,在这里得到了实现。北京的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学习的榜样,是全国教育的领航人。
参观学习的印象
五天的时间,大家一共参观了七所学校,每所学校都给大家留下了不同的印象。北师大实验小学学生综合素养非常之高,他们学生个个的公众演讲力简直让人佩服。在北师大实验中学,笔者体验到了师生的平等和谐相处,课上课下,学生和老师像是朋友,在快乐幸福地交流、感悟、探究。可谓快乐学习,幸福工作。到北师大亚太实验中学,笔者首先被学校的花园式校园惊呆了,一座非常美丽宽敞的学校,以人为本,温馨而促人奋进的校园文化,让人感受到了学校管理的内涵。再者就是北京润丰学校,他们的校长是原史家胡同小学的校长卓立,笔者参观过史家胡同小学,听过卓立校长的报告,因为对他的佩服,所以来到润丰学校,便更加虔诚地学习。最后一站是北京海淀区玉泉小学,这个学校的校长是高峰,他是全国幸福教育的倡导者和引路人,三年时间,他让学校成长为北京海淀区的名校,高峰校长的胆识和谋略真是令人佩服。
参观学习的感悟
教育理念的感悟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卓立校长作报告开始时的引子,听过他的报告,回到学校笔者翻阅记录的笔记和照片,对自己过去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反思,感觉有些新的感悟。过去总觉得教育就是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相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平时随时想起来随时放下,今天左明天右,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作支撑。北京之行回来后,笔者把教育理念做了如下分析:第一,人才观,按照《决定》,学校在育人方面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规格,要培养各类人才,为拔尖人才奠基,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奠基。第二,教育观,一是把孩子由“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让学生有社会道德、文明礼貌等等。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创造能力等等。二是潜能的开发。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待开发的潜能,学生潜能需要老师的开发,潜能的开发还需要和谐的氛围。三是全面育人。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是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只有正确把握人才观和教育观,学校的教育方向才不会偏航,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
打造“情智高效课堂”的信心 在北京的一周里,一共听了五节课,其中四节是初中课堂,因为学校现在正在进行“情智高效课堂”,所以笔者格外关注北京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笔者看到了他们课堂上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也正是情智高效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注重课堂知识传播的高效。一是课堂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二是优化课堂结构,取消课堂的统一模式。三是强化培植小组学习。四是堂堂清、周周清,不留作业,让学生有充足课余时间。其次就是注重学生学习的外部情境,比如学生自身的情感、情趣,教师的情绪、感情等情感元素,以及学习环境的舒心、温馨等物态元素,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幸福指数,达到“情智”交融、“情智”共生的目的。笔者相信,“情智高效课堂”通过打造提升,学校培养的学生一定是有血有肉的,都将成为全面复合型人才。
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时,笔者会借这次北京学习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新知识,在自身素养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继续攀登新高度。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朐县柳山初级中学)
参观学习的印象
五天的时间,大家一共参观了七所学校,每所学校都给大家留下了不同的印象。北师大实验小学学生综合素养非常之高,他们学生个个的公众演讲力简直让人佩服。在北师大实验中学,笔者体验到了师生的平等和谐相处,课上课下,学生和老师像是朋友,在快乐幸福地交流、感悟、探究。可谓快乐学习,幸福工作。到北师大亚太实验中学,笔者首先被学校的花园式校园惊呆了,一座非常美丽宽敞的学校,以人为本,温馨而促人奋进的校园文化,让人感受到了学校管理的内涵。再者就是北京润丰学校,他们的校长是原史家胡同小学的校长卓立,笔者参观过史家胡同小学,听过卓立校长的报告,因为对他的佩服,所以来到润丰学校,便更加虔诚地学习。最后一站是北京海淀区玉泉小学,这个学校的校长是高峰,他是全国幸福教育的倡导者和引路人,三年时间,他让学校成长为北京海淀区的名校,高峰校长的胆识和谋略真是令人佩服。
参观学习的感悟
教育理念的感悟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卓立校长作报告开始时的引子,听过他的报告,回到学校笔者翻阅记录的笔记和照片,对自己过去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反思,感觉有些新的感悟。过去总觉得教育就是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相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平时随时想起来随时放下,今天左明天右,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作支撑。北京之行回来后,笔者把教育理念做了如下分析:第一,人才观,按照《决定》,学校在育人方面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规格,要培养各类人才,为拔尖人才奠基,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奠基。第二,教育观,一是把孩子由“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让学生有社会道德、文明礼貌等等。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创造能力等等。二是潜能的开发。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待开发的潜能,学生潜能需要老师的开发,潜能的开发还需要和谐的氛围。三是全面育人。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是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只有正确把握人才观和教育观,学校的教育方向才不会偏航,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
打造“情智高效课堂”的信心 在北京的一周里,一共听了五节课,其中四节是初中课堂,因为学校现在正在进行“情智高效课堂”,所以笔者格外关注北京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笔者看到了他们课堂上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也正是情智高效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注重课堂知识传播的高效。一是课堂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二是优化课堂结构,取消课堂的统一模式。三是强化培植小组学习。四是堂堂清、周周清,不留作业,让学生有充足课余时间。其次就是注重学生学习的外部情境,比如学生自身的情感、情趣,教师的情绪、感情等情感元素,以及学习环境的舒心、温馨等物态元素,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幸福指数,达到“情智”交融、“情智”共生的目的。笔者相信,“情智高效课堂”通过打造提升,学校培养的学生一定是有血有肉的,都将成为全面复合型人才。
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时,笔者会借这次北京学习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新知识,在自身素养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继续攀登新高度。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朐县柳山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