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ldf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教育是幼儿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如何抓好德育教育,对于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在幼儿游戏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有关的理论,对此作一探讨。
  一、运用情境法渗透德育教育
  游戏中有大量的基本动作学习,要掌握这些动作,需要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布鲁纳曾说:“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境教学来得直观、深刻。”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重复,教师可给游戏加入情境,调动幼儿的情绪情感。如《送盲人回家》的游戏,让“盲人”戴上墨镜,小朋友推着“盲人”绕“土堆”、“过小桥”,看谁先送到“家”。幼儿们看着憨态可掬的“盲人”乐不可支,都争着送盲人,达到锻炼和教育的目的。通过一定情境的游戏,幼儿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不断体验成功的感受。幼儿长期生活在这种体育关系中,就会加深了解,密切来往,不断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轻松愉快的感受。如果再适当地引入音乐,则更能画龙点睛。另外,教师的参与可调动幼儿的情绪情感,只要以情换情、以情育情,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每节体育活动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
  二、通过演练法渗透德育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给我们提出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及感受美等一系列情感教育任务,但爱祖国、捍卫祖国等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往往让人感到无从下手,甚至认为只是讲讲大道理。在幼儿园游戏中,多数游戏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思想性,有对抗和竞争,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很受幼儿的欢迎。但是,这种教育要根据游戏的内容和特点切合实际地进行, 做到既挖掘游戏的思想内容,又不牵强附会。教师对游戏的选择要准,渗透要实,方法要多,可采用“故事法”、“演练法”等,创设一定情境,给幼儿身临其境之感。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组织的游戏活动,要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三、巧用设难法渗透德育教育
  实践中,教师可“活”用教材,进行必要的改编,通过身体锻炼磨炼意志品质。如在《小青蛙跳荷叶》中,当幼儿跳过草垫完成規定的距离后,我适当地采用“设难法”,增加难度,把草垫之间的距离加大,同时鼓励幼儿:你们有信心过河吗?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用语言激励幼儿克服困难,以培养幼儿坚忍不拔、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在开展游戏时,还可为幼儿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充分地自由行动,反复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如《小袋鼠摘果实》中,我先让幼儿钻进小蛇皮袋,然后跳起来摘果子,孩子们都摘到果实,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接着我引导幼儿选择大蛇皮袋摘果子,如果幼儿成功了,便投去赞赏的目光,并说:“你们真能干,谁能摘到更高处的果子?”用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如果失败了,我便鼓励他们:“继续努力,相信你一定能行。”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幼儿游戏中渗透德育有利于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基石。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在此重视幼儿的德、智、体的发展,尤其是德育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积极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对幼儿有着深远的意义,也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家长越来越关注对幼儿的教育问题,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师教育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幼儿采取合理的教育形式,为幼儿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方便幼儿接受小学阶段的教学。所以游戏教学的方式,能够从幼儿的性格特征出发,让幼儿在娱乐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肢体发育,还能够促进幼兒思维能力的提升,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
期刊
摘 要: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完全的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幼儿的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耐心和精力来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必须将幼儿学前教育问题放在教育的重要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学前教育问题并不断改进和优化。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问题;对策;  学前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比较小,自我意识和管理能力
期刊
摘 要:德育建设应该从幼儿抓起,促使幼儿从小培養塑造正确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鼓励学生实践正确的、积极的道德行为。如何让幼儿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这是幼儿教育管理者和执行者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着浅谈如何在幼儿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个主题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和交流。  关键词:幼儿教学 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需要从幼儿抓起,从学生幼儿时期就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促使幼儿提
期刊
摘 要:节日是一种文化,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潜在的教育价值对儿童的发展有特别意义。节日教育也是一种文化分享,教师和家长要把握教育契机,善于利用其教育价值,关注节日活动的文化内涵,赋予节日教育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由于许多传统节日幼儿大多在家度过,因此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方面,来自家庭的教育十分重要。  关键词:传统节日 现象 家庭教育  节日来源于社会生活,是一个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一
期刊
一、在各个教育领域中开展德育教育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对孩子们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比如,在照顾小花小草或者喂养小动物的时候,孩子们能够体验到付出爱的快乐;当孩子们与生活中的弱小者,如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或者需要帮助的同伴交往的时候,孩子们也会自然流露出自己的“爱心”来,并且还会付诸于行动——去主动地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这既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孩子和
期刊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学前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提出给幼儿学前教育带来了新的考验。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新时期背景下幼儿学前教育的几点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儿 学前教育 新时期  幼儿学前教育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能够有效开发幼儿的潜力,培养幼儿的基础能力,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幼儿学前教育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要树立起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展现。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作业分层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来设计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作业分层设计评价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师也对语文教学方式和理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程改革给教师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当然,最为受益的要数学生,因为新课程给他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使他們的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发展 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表现能力  在时代的呼唤下,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面对着
期刊
摘要:当今的社会环境,有些父母被迫外出打工,解决生计问题,而孩子则留在农村生活。没有父母的陪伴,缺乏了情感方面的关心和呵护,孩子的心理容易产生异常,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偏离。对此,本文从心理弹性理论的含义和影响因素出发,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问题,并结合笔者经验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思考提高心理弹性,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问题的对策,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弹性理论 留守
期刊
摘 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就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积极性  一、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