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精英计划”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撷要(一)

来源 :健身气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97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至第五期“健身气功精英计划”高级研修班已经结束了,课堂上各领域大家们经明行修、殚见洽闻、博古通今、锦心绣口,将自身所学所得所悟所感与同学们娓娓道来,每每令人茅塞顿开、击节赞叹,将大家引入了一个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思想上荡起一圈圈的涟漪。虽然研修班结束了,但课下我还是经常翻阅课堂笔记和老师讲义,每有会意处禁不住眉飞色舞,大有欣然忘食之乐!现在抛砖引玉,将学习心得重新整理成文,敬请各位专家和同学指正。
  学习心得从“传统文化”、“中医文化”、“运动人体科学”、“功理功法”等几方面展开。
  一、传统文化
  健身气功是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结出的硕果,与儒、释、道、易等各个方面关系密切,并有机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但本文为了叙述方便还是将其分成下列几个部分。
  (一)儒家文化
  楼宇烈教授讲授了《儒释道文化与健身气功》,李虎群老师专讲了《儒家思想与健身气功》,中国画院梅墨生老师专门论述了“练功与道心”之间的关系,孙泽先教授在讲座中也专门论述了“儒家十六字真言”对健身气功锻炼者的指导意义。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健身气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唐代开始,儒释道三教由相互论难而渐趋融合,至宋明理学兴起终将三教統一为心性之学。任继愈先生在《中国道教史》“序”中写道:“内丹说”在道教,“佛性说”在佛教,“心性说”在儒教,三教的说法有差异,而他们所探讨的实际上是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指的是“心性之学”,意思是说儒道释的指向都是“心性”。而健身气功融合了以上诸家学说,非常重视心性的修炼,并且不单是致力于心性之学,还把健身气功提升到了生命之学的高度。
  孙泽先教授说:国学的根本在于心理。我认为还可以更进一步:“国学的根本在于心性之学”。儒释道之学都是心性之学,都是以修炼心性为根本,与心理学确有相同之处,但又不尽相同。中国产生了很多心理调试的方法,可惜没有上升到学问的高度,汪卫东医生也曾谈及这个问题,认为虽然国外心理学发达,但是心理锻炼的方法却是中国远胜于西方。孙教授在其学术生涯中从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学说中汲取了无尽的营养,而精神分析学说的营养又是来自于道家的识神与元神理论。
  儒家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被称为儒家十六字真言。道心精微,健身气功正是体察道心之一途径。首先要心静,心静就是要排除杂念,健身气功要求外动而内静、形动而心静,动静相兼、互为依存。荀子说“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
  “人心惟危”的“危”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人心的杂乱,心不宁则乱,乱则意志不坚定易入歧途。周敦颐在《通书·圣学第二十》中说:“圣可学乎?曰:可。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就是无杂念,健身气功常用意守的方法来排除杂念,是以“一念”来代替“万念”。朱熹提倡“半日读书、半日静坐”,都是为了在静中修身养性,提升个人的思想和道德境界。朱熹《调息箴》曰:“鼻端有白,我其观之,随时随处,容与猗猗。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已而吸,如百虫蜇。氤氲开阖,其妙无穷。”《调息箴》中还写道“守一处和,千二百岁”。在健身气功练习中,“守一”的要求比比皆是,如五禽戏的“起势调息”:两手上提时意守劳宫、内合时意为贯气入膻中、下按时以意送气入下丹田。马王堆导引术则要求练习十二个动作时配合意守相应的经络。健身气功的这些具体要求是为了排除杂念,使心神宁静,在精神充分放松的前提下感受每一个动作带给身心的变化。
  随着健身气功动作技能的巩固和发展,练习中可出现自动化现象,就是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征是对整个动作或者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可以变为无意识,可以变得如呼吸、走路一样自然,心念一动或者音乐、口令一响,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进入到演练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练习,即使外界比较嘈杂,也能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迅速地收敛心神,神不外驰,动息相随,心息相合。在这个阶段的练习中,“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白居易《静坐诗》),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礼记·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得”即是“道心”,道心精微,“微则难明,故戒以精一,信执其中”(王先谦《荀子集解》),只有坚持长期锻炼,精一、专心,才能逐步去除后天私欲、显现先天本性,这也是感受道心、把握道心的必然过程。梅墨生老师认为练习太极拳有:操、拳、功、道四个层次,最高的层次就是“以术求道”,在练拳中体察道心。健身气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道”是很抽象的概念,“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大道无形而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而运行日月,大道无名而长养万物,其实道就是自然,所以佛教认为“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顺应自然,练功的目的就在于让人的心理彻底放松、顺从自然,无欲无求从而符合“道”。通过健身气功修炼道心,以道心来悟道,这是通过健身气功体悟传统文化的特有方式,也是健身气功对形而下的超越和对形而上的追求。
  “允执厥中”就是“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宋代张载在《正蒙·太和》中说:“太和所谓道。”“太和”是古人认为万事万物最和谐的一种状态,最早出自《易传》。“和谐”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导观念之一。健身气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讲求居中致和、多元对位、守衡有序、阴阳调谐,天然地受到和谐文化的熏陶、感染、影响和指导,并在其理论和技术方法上表现着和谐文化的诉求、思维、理想和价值,两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相得益彰。体认健身气功的和谐需要从身、心两个方面入手。“形神统一”、“身心不二”、“身心合一”、“性命一体”、“形神相资”等说法无不说明了中国人重视身心和谐的理念。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整体,所以练习健身气功要求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领形、以形会神,通过调心、调身、调息,使内外相合、形神一体。如健身气功?易筋经的“韦陀献杵第一势”要求“立身期正直,环拱平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心澄如水,气定神闲,才能意发于心、传于手,心之所发者正,才能手之所形者亦正;平心静气,才能使手法身法自然端正、中规中矩。“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是对心的要求,“立身期正直,环拱平当胸”是对身的要求,心静则身正,身正则气顺,气定则神敛,神敛则气回。“韦陀献杵第一势”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让习练者开启气机,调和身心,进入到功法演练的意境之中。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概念,“阴阳对立统一”是健身气功技术体系的指导原则之一,更是“和谐理念”在健身气功各种形式运动中的形象反映。比如,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吸气方法只有一种,用口吐气却有嘘、呵、呼、呬、吹、嘻六种,这六种吐气不但可以去热、风、烦、寒等邪气,还可以散出脏器的胀满、痛闷等气结。凡气出入有声者,为风相,为泄,所以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六字诀是一个祛邪泻实又扶正的吐纳调气法。有泻必要有补,扶正、补气动作主要是:发音吐气后的吸气;动作导引中两手外开、外拨后的内收、内拢及捧掌内翻;练功后的收功;练功过程中的身心合一等。与之对应的祛邪、泻实动作主要有:呼吸吐纳中的吐气发音;动作中的两手外开、外拨导引;吐音中的两目睁圆;吐气发音中的微微用意等。六字诀通过扶正、补气与祛邪、泻实,达到了调整补泄、调理气机、和谐共生、健康身心的作用。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健身气功是以自身__、__、__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A.形体活动 B.呼吸吐纳 C.心理调节 D.三调合  2.健身气功的健身特点是__、__、__。  A.深细匀长 B.注重整体锻炼 C.运动风格绵缓 D.养生作用明显  3.腹式呼吸又可分为__和__。  A.顺腹式呼吸 B.逆腹式呼吸 C.喉息 D.胎息  4.健身气功·易筋
期刊
值此岁序更迭、辞旧迎新之际,我向广大健身气功工作者、习练者和爱好者致以新年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健身气功事业改革发展的各级政府、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和广大练功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健身气功发展历程中,2016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健身气功被列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扶持项目等系列利好国家政策相继颁布,对推动健身气功事业持续发展、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
期刊
健身气功讲究“三调合一”,八段锦也不例外。该套功法虽然简单,但要熟练掌握“三调合一”,则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即首先“调身”;继而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息”,即把呼吸加上去;当动作姿势掌握得比较自然,呼吸也基本达到要求后,再逐步加上意念的练习,即调心。但在这个过程中,把呼吸加上去的所谓“调息”是不是像听起来的那么简单呢?本文旨在通过对呼吸运动和八段锦练习时呼吸特点的分析,探讨初练八段锦时宜采用
期刊
劳作不可过度,过则伤及身心;情志不可偏激,偏则百病丛生。肢体劳作也好,情志活动也罢,均需把握适度、适量;反之,就容易发生过度、偏激。古往今来,此情此理,知者甚多,行之却难。习练“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既能提前预防、又可适度控制、也可有效康复因五劳七伤造成的困惑,参与这种既导又引、调摄情志的运动,何乐而不为呢!  情志活动不能超越其应有的度量,否则,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发生不良作用。传统医学把五劳成因归
期刊
一、发病原因  现代人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的信息选择,导致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产生,使得高血压的发病日趋严重,且具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势。此外,环境生态的污染和不健康饮食习惯的外在影响,更加剧了高血压的发病。从中医的角度,高血压的发病主要有三大成因:一是心系统功能失调方面,如由于信息爆炸、思虑过重而导致的的心火过旺;二是肝系统功能失调方面,如由于生气、发怒,尤其是司空见惯的抱怨及怨天尤
期刊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其最常见的症状是腰腿痛,疼痛往往向臀部、大腿、小腿外侧及足底放射。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健身气功辅助康复原理及方法介绍如下: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正常的椎间盘是个弹性很强的软组织结构,能承受一定重量压力。但是,一旦超过其正常所能承受压力的限度,就会导致纤维环的破裂,髓核就会由此破裂处突出,直接刺激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发生疼痛,特别是椎间盘本身已经退化的情况下
期刊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2016年10月24-30日,由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主办、法国欧中文体友好协会承办的“第二届欧洲健身气功运动会”在美丽的法国鲁昂市开幕。来自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等欧洲15个国家54个团体齐聚鲁昂,世界各地256名健身气功爱好者前来学艺参赛。本届欧洲健身气功运动会为期7天,内容包括健身气功功法培训、国际段位考试、科学论坛和健身气功交流比赛等。  据了解,目前法国有超过1
期刊
习练健身气功犹如读书,让身体和灵魂都行走在人生最美的路上。读书,让灵魂前行,看一路风花雪月,一路鸟语花香,在诗书里感知生命的轮回与重生;健身气功,让身体行走在路上,观一路恬淡虚无,品一生阴阳智慧。  习练健身气功,与其说是锻炼身体,勿宁说是一种修行。它让身体在恬淡中得到修复,更让心灵在宁静中得到升华。它让你在繁华浮躁的世界里,寻一隅宁静,觅一方安闲;在呼吸间感行云流水,于开合处知阴阳转换!  停下
期刊
健身气功四套功法,虽然简单易学,但也有不同的难度要求,有很多地方可以细化。作者在辅导健身气功活动中进行摸索实践,针对有一定练功基础的爱好者,适当“带负荷”锻炼,可增强健身效果。  练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基本做到松静自然、准确灵活等练功要求。如进入巩固提高动作质量阶段,适当“带负荷”锻炼,将“武练”与“文练”相结合,动而有形喻之武,静而無象拟之文,做到“三七练之,文三武七也”。“武练”时,适当
期刊
一、学练健身气功为什么要调控速度  速度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健身气功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有其特定的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的速度要求。健身气功不能像武术那样,做出威猛爆发的动作;也不能像舞蹈那样,始终保持较快的旋律;它不能像体操那样,做出拍节分明,快速有力的动作;也不能像瑜珈那样,把身体长时间定格在人体某些极限动作上。健身气功的速度特征是柔和缓慢,匀速连贯,动静相兼。  在学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