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离伦敦有多远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ppx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作日到伦敦金融城转一圈,你可以听到20多种语言。让这么多海外人才留下来,伦敦金融城当然有自己的秘诀。
  
  陆毅安(IanLuder)有些疲惫。作为伦敦金融城第681任市长,这名土生土长的伦敦人率领一个商务代表团在12天内马不停蹄访问中国的北京、上海、重庆和香港。这是他去年11月上任伦敦金融城市长以来首次访华,每到一处,都被当地人询问伦敦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的金融中心有何成功经验。
  
  尤其当他6月初抵达上海时,半个月前的第二届陆家嘴金融论坛的余热尚未散去。上海这个目前排名第35位的全球金融中心究竟和伦敦存在哪些差距,是陆毅安被问得最多得一个问题。而今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更是让同为金融和航运中心的伦敦成为上海学习的典范。
  陆毅安不是中国经济专家,他对亚洲的了解十分有限。因此,他只能泛泛地給上海指点迷津:上海要成为更加开放的城市,在硬环境的建设方面已经走出非常坚实的一步,但是软环境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世博会的临近,这座远东第一大都市金融市场软环境的建设仍需重点关注创新与监管。
  
  软肋:软环境
  
  邓小平曾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今天的上海似乎没有辜负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期望。2005年11月,著名的伦敦金融城曾发布报告称,如果未来的10-15年内,世界上要出现另一个全球金融中心的话,那么,那个城市将不是香港、不是新加坡,也不是东京,而是距伦敦直线距离9208.6公里外的上海。2008年,包括证券、期货、同业拆借、黄金在内的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量已经达到167.7万亿元,占全国的76%。部分金融产品(铜和天然橡胶期货)已居世界前列。
  但是,上海这一后起之秀的上升速度似乎有些缓慢。自从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首次提到要把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以来,上海在金融中心建设中似乎步履艰难,诸多设想尚停留在蓝图阶段。特别是近几年,一些金融产品创新上海反而落后于国内其他城市,如2008年初OTC(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已经在天津推出,而现在上海申请OTC仍在路上。在现实层面,国内一度出现上海、北京、天津争夺金融中心的局面。
  上海金融系统上报给上海市领导的一份材料中,总结了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五点差距:一是金融市场规模能级不够;二是金融国际化程度偏低;三是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四是金融人才严重不足;五是监管政策上对衍生金融产品和混业经营的限制。
  陆毅安认为,在“硬指标”不断完善的同时,上海金融中心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距离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还有相当差距。
  例如,在纽约或是伦敦这样的金融中心,不管你是早上刚起床、白天上班还是晚上临睡,总会有各种渠道看到或者听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资讯,不仅是股市、期货或是外汇这些金融信息,还有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最新资讯。在纽约或是伦敦的任何一家酒店或是咖啡馆,滚动播放财经新闻的都有很多电视频道,有相对本地化的ABC和BBC,也有更为全球性的CNN、彭博社以及CNBC等等。宾馆提供的报纸也不会只是本地报纸,伦敦有《今日美国》和《华尔街日报》,而纽约则有《金融时报》和《泰晤士报》。显然,上海离这标准还很遥远。
  在今年3月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上海仅排第35位,而香港排名第4位,在影响金融中心发展最重要的多项竞争力因素中,上海排名仍较为落后。这一指数体系,包括金融发展环境、人力资源丰富程度、市场准入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竞争力等诸多评价指标,除基础设施外,上海均排名较低。
  此次在上海,陆毅安给上海支的第一招就是“人才”。在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中,伦敦和纽约的金融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的比例均在11%以上。金融服务业为英国提供了100多万个就业岗位,其中有30多万个岗位在大伦敦区。而上海目前的金融从业人口占比只有约2.2%,金融人才不到20万,而达到国际水准的金融人才则不足1万人,这与上海近2000万的总人口极不相称。曾有传闻上海到华尔街“抄底”失业精英,最终签约率却出奇地低,反映出上海对国际顶级人才的吸引力仍然有限。
  陆毅安相信,为海外人才的配偶和子女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对于国际金融中心而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金融话题”。花旗银行的老板曾经向陆毅安抱怨,说自己员工都喜欢在伦敦金融城工作。陆毅安说:“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的家人都想留在伦敦金融城。”他告诉记者,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喜欢的餐厅、优秀的国际学校、善于交流的保姆。在工作日到伦敦金融城转一圈,你可以听到20多种语言。让这么多海外人才留下来,伦敦金融城当然有自己的秘诀,比如,优惠的税收制度、严格的法律体系、透明的监管标准等等。这些都值得上海借鉴。
  此外,GFCI很看重一个金融中心的市场准入和经营环境,而中国的金融管制程度很高,外资金融机构很难进来,进来后开展业务也不太自由。从上市公司中外国公司的比例来看,伦敦为19.87%,纽约为13.8%,香港为0.7%,上海则是0。从全球跨境贷款占比来看,伦敦为20%,纽约为9%,东京为7%,上海不仅没有,而且跨地区贷款都不行。因此,陆毅安建议上海要成为更加开放的城市。如果上海与其他金融中心过去是零和游戏,那么现在则是共赢局面,因为整个金融市场的盘子做大了。
  当然,上海还存在政策掣肘。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尚未实现。中国目前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稳健的、逐步推进的过程。而如果没有市场化的利率,就不会有发育成熟的金融市场,金融资产定价就缺乏基本依据,金融深化也就受到抑制。另一方面,人民币还不可以自由兑换。国际金融中心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货币自由流通是必要条件。国务院虽然计划用10年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但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方面却没有一个明确时间表,只表示会根据形势的发展来调整政策。
  
  航运中心之梦
  
  在谈到国务院希望2020年也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话题时,身为伦敦金融城市长的陆毅安也很有感慨。
  伦敦始建于公元前43年、昌盛于16世纪、在18世纪发展成为世界大港、19世纪成为世界航运中心,但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丧失了港口的优势,之所以至今保留着国际航运中心的殊荣,靠的就是其发达的航运服务业,不仅世界各大船公司的派出机构驻扎于此,而且伦敦还拥有世界上最为完备的航运交易、航运融资、海事仲裁、海上保险等服务体系,仅在航运服务业上,伦敦每年创造的价值就高达20亿英镑。
  尽管在硬实力上,上海港已跻身于世界大港的行列,但是在软实力,尤其在航运服务业上,上海大都停留在较为低端的船代、货代上。而像船舶保险、评估、融资租赁、保险经纪、买卖经纪人等高端航运服务业,上海则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需要良好的法律制度等软环境来提供支撑。
  未来的上海,应该重点发展综合航运服务,特别是高端的航运服务,其中又以人才建设为主。“上海需要一流的海运学校。”陆毅安说,航运中心的建设也需要大量优秀人才,毕竟这与金融中心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其他文献
“虎妈”走红,并不偶然。教育是地球两端的共同兴趣。美国人说“中国虎妈”蔡美儿的教育方式太可怕,中国人则反驳说蔡美儿并非真正的中国人,并且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早已改变……一时争得不可开交。  “自由”、“个性”、“自尊心”固然重要,但是,一定就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吗?美国教育或许真不如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么美妙,PISA检测结果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国妈妈们有理由骄傲地说一句:我们培养出了更优秀的人才。但绝大
面对日益紧张、吊诡的东北亚局势,六方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朝鲜继4月5日发射卫星(美日韩认为发射的是火箭)后,于5月25日又进行了一次核试爆,还扬言要视国际社会反应,再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动作。据韩国猜测,朝鲜很可能将在本月中旬发射中程或远程洲际导弹。  面对日益紧张、吊诡的东北亚局势,六方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不妨一一分析。    朝鲜:要当拥核国    在遭到国际社会一致谴责后,朝鲜恼羞
我们不仅要梳理、展示上海的历史,更要谨小慎微地修复这一区域的文化生态肌理,用先进文化来滋养上海历史的庞大根系。    行进在历史的阶梯上    进入历史是有阶梯的,而况是上海的故事。记者正欲赶往广富林遗址展示馆建设工地采访,半道上被松江新  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于宁拦下:上海的历史很吸引人,但是不要着急,最好先去松江城市规划展示馆看一下,数一下进入历史的阶梯到底有多少级,这对探访、梳理上海这
如何更有效地协调疾病防控工作,与其说这是陈冯富珍个人的难题,不如说是WHO这样的联合国组织需要直面的全新的挑战。    经过一个全球范围内的专家电话会议,6月6日,WHO(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宣布将维持现在的甲型H1N1型流感的警告等级:五级。这表示一场流感已经在全球两个区域内发生人传染人的感染。从4月29日发布五级警告以来,WHO坚持将这个警告级别维持了一个多月,为此招来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编者按:  13岁初一女生跳楼事件,令人心痛深深,唏嘘不尽。  客观地说,刻意回避如此的悲剧无疑是消极甚至可怕的,而理性、公正地报道,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幼小生命不再重蹈覆辙。我们的记者调查致力于还原真实,文字呈现的只能是真实的一部分;我们报道专家的分析,专家观点也只代表一部分意见;我们坚信学校和老师一定非常爱护学生,故而反对所谓“矫枉过正”的猜度;我们期望,天下父母心痛之余也深刻内省,家庭教育有何不
黄一馨的QQ空间就这样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反复播弄着,凡是涉及林老师的文字,总是被不断地删改,家长只能一次次地截屏保存、截屏保存……    通观整个事件,孩子们的QQ空间是事情激变和相关老师情绪转变的拐点。  我们的取证证词显示,林老师在“最后一课”的开始,就关注QQ,要学生当堂打开,因为打不开而带Y同学去自己办公室打开。  打开了没有?打开后要找什么?  林老师在自己的陈述中表示“没有打开”。但既然
13日整天,老师的处理方式是没什么问题的,整个的教学管理过程是正常的。    有关学校对黄一馨及其家庭的看法,新民周刊记者采访了李惠利中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钟斌。  《新民周刊》:黄一馨在学校平时表现如何?  钟斌:黄一馨到我们学校将近2年,总体表现还是可以的,从各方面都有所进步。进入初一前可能因为青春期原因,有些变化,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沟通过。例如喜欢和高年级同学搭讪,有同学反映,喜欢比较大的男孩子
拿这起悲剧来说,不能光关注老师(当然,老师可能是直接诱因,尽管她并无逼死孩子的主观),关键在学校的教学环境,我还是认为是学校的责任!老师压力一大,就容易把压力转移到学生。    李惠利中学女生跳楼事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也引发了网上热议,除了真相的探讨和事由的索隐,人们更广泛地反思着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的现状。    一个仅仅13岁的女孩,在反复诅咒自己“脏”和“坏”后的纵身一跃,到底是对我们成
班主任对一个13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行为”,未在办公室个别了解事情经过,而是抓住学生的所谓“自供恐吓”,直接在公开场合采取批评教育,有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之嫌。      班主任3份陈述反映的事件经过    班主任所呈现的逻辑是,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尽一个教师和班主任的职责,没有不当,事件背后另有隐情,与当事学生父母有关。    从班主任呈现的事件经过应该考虑的问题    1、青少年自杀如果源于相近年
她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她却输掉了冠军。    才能    就像国内任何才艺表演场合里永远少不了《再别康桥》的朗诵,无数英国人在才艺选秀节目《英国达人》里唱过音乐剧《悲惨世界》里的歌。4月11日,47岁的苏珊·博伊尔在《英国达人》(第三季)上唱了《悲惨世界》里的《我曾有梦》,然后她成为了地球上当月最大的明星。  14年前的苏珊也参加过选秀节目。当时她通过了选秀节目《My Kind of P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