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电学习题画图求解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电学中习题计算难度较大,为了减轻负担,这里介绍利用画图,摆放已知、未知,通过分析比较后求解的方法:
  例1.如图1,R1、R2与电流表串联在6V的电源上,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S1断开时,S2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求R1、R2的电阻值。
  分析与解:①读题目分析图:S1、S2都闭合时,R1被开关S1短路,只有R2连入电路中如图2(在画图中被短路不在电路中,开关闭合时相当于导线)。
  ②标出已知:电流表的示数为0.4A,为电路中的电流I=0.4A;电源电压为U=6V。
  ③找出要求的物理量:R1、R2。
  ④观察求解:在图2中知道了通过R2的电流I和两端电压U,则电阻值由欧姆定律可求出。
  例2.电源电压不变,如图4,R1=12Ω,当开关S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b端时,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示数为6V;当开关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A,求:①电源电压;②R2的电阻值;③两种情况下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分析与解:读题目,按题意画图。S断开,R2开路,滑片P滑到b端时R全部连入电路,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示数为UR=6V,则有如图5,R1、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为I=0.5A,再标出已知R1=12Ω。
  ①从图5中看得出要求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则:U=UR+U1。
  其中:U1=I,R1=0.5A×12Ω=6V
  电源电压:U=UR+U1=6V+6V=12V
  ②S闭合,滑片P滑到a端时R连入电路电阻为0Ω,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示数为UR=0V,此时这处相当于导线,则等效图有如图6,R1、R2并联,电流表测电路中干路中电流为I=1.5A,再标出已知R1=12Ω,电源电压U=12V。
  从图6中看得出: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干路上没有电阻分压,则有支路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即:U=U1=U2=12V,要求出R2的电阻,可求出通过R2的电流I2=?其中:I2=I-I1。
  I2=1.5A-1A=0.5A
  求电阻R2还有其他的思路:一种方法是U1=U2则I1R1=I2R2代入求出R2。
  另一种方法可以先求出R,再按下面公式求R2:
  ③两种情况下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当开关S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b端:图5中找出R上通过的电流 I=
  0.5A和两端电压UR=6V,则消耗的电功率 PR=URI=6V×0.5A=3W。
  当开关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a端:图6中,滑动变阻器未连入电路中,则消耗的电功率PR=0W。
  例3.如图7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示数范围为1A到2A之间,电压表示数范围为6V到9V之间,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及电源电压分别为()
  A.3Ω,15V B.6Ω,15V
  C.3Ω,12V D.6Ω,12V
  分析与解:读题目,按题意画图。①R与R′,R′可以调节。R′增大,串联的总电阻增大,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变小,最小时为I1=1A,根据串联分压,R′增大,分压增大,电压表的示数为9V。②R′减小,串联的总电阻减小,电压不变,电流变大,最大时,从电流表可知为I2=2A,同样地根据串联分压,R′变小,分压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分别在图上标出:
  比较:
  图8中U=U′大+UR=9+I1R=9+1R……①
  图9中U=U′小+UR=6+I2R=6+2R……②
  由①②得:9+1R=6+2RR=3Ω
  代入①:U=9+1×3=12V
  故答案选择C。
  总之,同学们遇到相应的题目时不要盲目下笔,要多读题目,按题目的要求画出电路图、等效图最终一定能求解。
  (作者单位 贵州省思南县三溪中学)
其他文献
李文宏,黄冈名师,湖北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黄冈市中小学学术科研带头人和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聘命题人,多次参加黄冈市高三调研考试命题工作,享受黄冈市政府津贴。  高三英语复习中,试题训练量大,要记忆的知识非常多,如果只是盲目地训练,或者记忆方法不当,将很难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伴随着英语一轮、二轮复习的推进,许多同学会产生一些困惑。本文将试着帮助同学们解除这些困惑。  【Problem 1】如何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