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中,笔者从当前地铁施工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地铁车站渗漏水发生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的原则,在前文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技术的应用,从而希望能够为减少地铁车站渗漏水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车辆随之增多,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传统的交通出行方式已经很难再满足市民的出行要求,地铁这一化的交通出行方式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认可。地铁交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且繁重的工程,从前期的路线规划设计,到中期的施工建设,再到后期的试行通车,每一个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地铁交通位于地下,因为在修建时更多需要考虑安全性。渗漏水的发生,会对乘客的乘车安全以及地铁的运行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解决好渗漏水问题,是摆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必须攻破的一道难题。
1、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渗漏水发生的主要原因
1.1混凝土自防水问题
地铁车站渗漏水发生时,往往都是从混凝土裂缝中渗漏进来。导致混凝土裂缝水渗漏的因素比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混凝土未连续浇筑而形成冷缝,第二是混凝土未捣固密实,第三是混凝土制作室的水泥用量和塌落度不够合理;第四是混凝土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出现质量问题。
1.2施工时引发的问题
施工缝和变形缝是地铁车站渗漏水的主要发生部位,导致这情况出现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平纵向施工缝注浆管堵塞,正常使用受到严重干扰;(2)施工缝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膨胀止水条,但是因为缺乏对膨胀止水条的有效保护,在正式使用之前就已经膨胀完毕;(3)施工缝和变形缝埋设位置准确性缺乏,出现破损的情况[1]。
2、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需遵循的原则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主要坚持的原则有四。第一,坚持防为主的原则。在进行防水施工的时候,先要防后要治,將防渗漏水视为整个施工的核心环节。第二,坚持多条防线的原则。面对不同的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水方案,根据方案进行施工,并且尽量实施多重防护。第三,坚持刚柔并济的原则。硬性防水和软性防水方案都应当应用在防水施工中,提升防水施工的质量,保证防水结构的可靠性。第四,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施工单位在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进行施工时,应当将政府的指示、群众的需求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出综合性的防水治理方案,并从方案着手,切实做好主体结构的防水工作。
3、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3.1围护结构防水技术
通常情况下,围护结构采用的使防水抗渗混凝土,抗水渗漏的等级要求必要高,必须要在P8-P10范围内。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地墙的迎土面和背土面主筋保护层厚度分别要达到70mm、50mm[2]。地墙接缝渗水相对较大的位置要提前做好引水管的预埋,之后再进行压浆处理,使用的材料为速凝水泥。从当前地铁车站围护结构防水技术的应用来看,地墙接缝和预埋钢筋接驳器位置400mm区域内刚性防水层常用的是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3.2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技术
对于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技术的应用,需要从混凝土的质量和抗渗等级入手,从这两个方面加以提升。在选择混凝土材料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高性能外加剂补偿收缩防水型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级。在掺杂各种粗细骨料、拌合物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并且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点有机纤维,这样能够提升混凝土的韧性以及抑制塑造性开裂。大量的实践证明,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技术实施起来并不难,施工成本比较低,防水效果比较好,能够满足预期的防水目标,经得起后续使用的考验。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要求进行施工,注意细微之处,毕竟防水结构的施工是一项细节工程,一旦某一环节的施工处理不当,则结构底板、墙板以及顶板裂缝还是容易出现渗漏水问题。
3.3车站结构外包柔性防水层
在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的时候,结构外包柔性防水层的施工也非常关键。一般情况下,车站侧墙应当使用复合墙的构造方式,构造顶板选择的是2层1.5厚格雷斯YTL-VX自粘性防水卷材。
3.4细节部位的防水技术
首先,对于变形缝的防水施工。变形缝的防水施工,可以选择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将止水带固定在结构主筋上,使得变形缝与空心圆环的中心重合在一起,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要考虑到侧墙、顶板变形缝模板安装的过程中的一些实际要求,具体施工时要预留一定的凹陷槽,在安装密封成环止水带的时候,采用小型硫化机现场硫化进行橡胶止水带的接缝连接,将聚氨酯发泡板作为缝间衬垫材料。其次,施工缝的防水施工。施工缝防水施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控制好柱缝间的距离,同时水平施工缝不能留在剪力和弯矩最大的地方。(2)混凝土初凝之后,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杂物等,保证表面的整洁。(3)通过钢筋对止水带和结构主体之间的主筋进行焊接,防止发生电化学腐蚀(4)施工过程中,施工缝的处理需要使用弱振处理。
3.5辅助性的排水措施
在进行防水施工的时候,变形缝内侧水系统必须要有相应的排水系统作为支持,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大面积渗水而造成的地铁车站积水问题的出现。地铁车站每一层的楼板排水沟施工时,应当与主体结构一起,一次性浇筑成型。轨顶的风道内结构底板应当设计成横向排水沟,预留出一定的坡度,坡度在2%以上,这样有利于水流及时排出。
4、结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主要城市地铁都陆续开通,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地铁车站的修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因素诸多,防水施工便是其中之一。由于防水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加强对主体结构防水施工的重视,从各个施工环节着手,提升地铁车站的防水性能。
参考文献:
[1]肖小进.基于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3):56-57.
[2]朱宇.基于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探析[J].工业,2017,12(3):00030-00030.
关键词: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车辆随之增多,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传统的交通出行方式已经很难再满足市民的出行要求,地铁这一化的交通出行方式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认可。地铁交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且繁重的工程,从前期的路线规划设计,到中期的施工建设,再到后期的试行通车,每一个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地铁交通位于地下,因为在修建时更多需要考虑安全性。渗漏水的发生,会对乘客的乘车安全以及地铁的运行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解决好渗漏水问题,是摆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必须攻破的一道难题。
1、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渗漏水发生的主要原因
1.1混凝土自防水问题
地铁车站渗漏水发生时,往往都是从混凝土裂缝中渗漏进来。导致混凝土裂缝水渗漏的因素比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混凝土未连续浇筑而形成冷缝,第二是混凝土未捣固密实,第三是混凝土制作室的水泥用量和塌落度不够合理;第四是混凝土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出现质量问题。
1.2施工时引发的问题
施工缝和变形缝是地铁车站渗漏水的主要发生部位,导致这情况出现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平纵向施工缝注浆管堵塞,正常使用受到严重干扰;(2)施工缝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膨胀止水条,但是因为缺乏对膨胀止水条的有效保护,在正式使用之前就已经膨胀完毕;(3)施工缝和变形缝埋设位置准确性缺乏,出现破损的情况[1]。
2、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需遵循的原则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主要坚持的原则有四。第一,坚持防为主的原则。在进行防水施工的时候,先要防后要治,將防渗漏水视为整个施工的核心环节。第二,坚持多条防线的原则。面对不同的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水方案,根据方案进行施工,并且尽量实施多重防护。第三,坚持刚柔并济的原则。硬性防水和软性防水方案都应当应用在防水施工中,提升防水施工的质量,保证防水结构的可靠性。第四,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施工单位在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进行施工时,应当将政府的指示、群众的需求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出综合性的防水治理方案,并从方案着手,切实做好主体结构的防水工作。
3、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3.1围护结构防水技术
通常情况下,围护结构采用的使防水抗渗混凝土,抗水渗漏的等级要求必要高,必须要在P8-P10范围内。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地墙的迎土面和背土面主筋保护层厚度分别要达到70mm、50mm[2]。地墙接缝渗水相对较大的位置要提前做好引水管的预埋,之后再进行压浆处理,使用的材料为速凝水泥。从当前地铁车站围护结构防水技术的应用来看,地墙接缝和预埋钢筋接驳器位置400mm区域内刚性防水层常用的是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3.2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技术
对于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技术的应用,需要从混凝土的质量和抗渗等级入手,从这两个方面加以提升。在选择混凝土材料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高性能外加剂补偿收缩防水型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级。在掺杂各种粗细骨料、拌合物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并且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点有机纤维,这样能够提升混凝土的韧性以及抑制塑造性开裂。大量的实践证明,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技术实施起来并不难,施工成本比较低,防水效果比较好,能够满足预期的防水目标,经得起后续使用的考验。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要求进行施工,注意细微之处,毕竟防水结构的施工是一项细节工程,一旦某一环节的施工处理不当,则结构底板、墙板以及顶板裂缝还是容易出现渗漏水问题。
3.3车站结构外包柔性防水层
在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的时候,结构外包柔性防水层的施工也非常关键。一般情况下,车站侧墙应当使用复合墙的构造方式,构造顶板选择的是2层1.5厚格雷斯YTL-VX自粘性防水卷材。
3.4细节部位的防水技术
首先,对于变形缝的防水施工。变形缝的防水施工,可以选择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将止水带固定在结构主筋上,使得变形缝与空心圆环的中心重合在一起,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要考虑到侧墙、顶板变形缝模板安装的过程中的一些实际要求,具体施工时要预留一定的凹陷槽,在安装密封成环止水带的时候,采用小型硫化机现场硫化进行橡胶止水带的接缝连接,将聚氨酯发泡板作为缝间衬垫材料。其次,施工缝的防水施工。施工缝防水施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控制好柱缝间的距离,同时水平施工缝不能留在剪力和弯矩最大的地方。(2)混凝土初凝之后,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杂物等,保证表面的整洁。(3)通过钢筋对止水带和结构主体之间的主筋进行焊接,防止发生电化学腐蚀(4)施工过程中,施工缝的处理需要使用弱振处理。
3.5辅助性的排水措施
在进行防水施工的时候,变形缝内侧水系统必须要有相应的排水系统作为支持,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大面积渗水而造成的地铁车站积水问题的出现。地铁车站每一层的楼板排水沟施工时,应当与主体结构一起,一次性浇筑成型。轨顶的风道内结构底板应当设计成横向排水沟,预留出一定的坡度,坡度在2%以上,这样有利于水流及时排出。
4、结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主要城市地铁都陆续开通,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地铁车站的修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因素诸多,防水施工便是其中之一。由于防水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加强对主体结构防水施工的重视,从各个施工环节着手,提升地铁车站的防水性能。
参考文献:
[1]肖小进.基于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3):56-57.
[2]朱宇.基于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探析[J].工业,2017,12(3):00030-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