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台之旅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PANJ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有幸参加海峡两岸综合实践研究活动,踏上了祖国宝岛台湾。在台南复兴小学期间经历的件件平凡小事,让我心中洋溢着无限的幸福,充满了温馨的教育感怀。
  一、精致创新的办学理念
  复兴小学位于台南县,它创建于1947年,是台湾省著名的小学,曾多次接待过世界各国教师的参观。
  走进台南复兴小学,精美雅致的校园文化建设让我们为之赞叹。操场、花园、教室、墙壁每一处设计都展示了精致创新的办学理念,学校自主性的管理、一贯性的课程和全人化育人及本土化的资源利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所学校虽然是一所小学,但是其多元文化引领下办学模式和课程开发是台湾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学校有小学部、幼儿园部,还有一所原住民族部落大学。原住民族部落大学其实是学校负责的一所成人补习学校,主要是对八十岁以上的辖区的文盲,从印度、越南等地嫁到台湾的他籍媳妇以及少数民族部落的民众进行教育教学培训,让他们学汉语、学算术,通过培训提高文化素质,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市民素质。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学校秉承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要求,围绕纲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组织教师选编语文、数学、社会、健康、体育、艺术、人文、自然与科技、综合活动等课程的教材并实施。在台湾,没有统一的教材,只有一个统一的《课程纲要》,学校可以选不同出版社的教材,也可以由各校教师自己编写。正是这种模式,让一个个教师都成了教材编写的专家,真正体现了教材生本化、校本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参观之际,恰逢学校舞蹈班的孩子们在排练舞蹈。于是,在体育馆兼演艺厅的广阔空间里我们欣赏了孩子们表演的极富中国文化内涵的扇子舞、鼓舞和伞舞,那灵动的舞蹈、完美的造型和黄校长深情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学校特色社团蓬勃发展的动力。
  教育感怀:在台南复兴小学,我感受到了台湾部分小学教育的多重角色,它肩负着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成人教育的多项任务,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是“幼小衔接”的一轨制办学,更是“小成结合”的有效性链接。在教材编写方面,学校为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专业成长空间,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
  二、走进成长的“幸福门”
  在台南复兴小学,一(1)班的教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到教室门前,抬眼望去,门框上方写着“幸福门”三个大字,左右两边写着:“幸福同班新生到,福气临门智慧开。”这像一副完整的春联,展示着学校及教师对学生的美好祝愿,对教育的美好憧憬。走出幼儿园来到小学一年级就跨进了一个求学成长的“幸福之门”。跨进大门,我寻找着幸福的足迹。只见偌大的教室只有20个座位,还可看见图书、电脑、学生储物柜,用餐餐车也在教室里。就这样,教室里还有很大空间可以让学生活动。黄校长告诉我们:台南学校的班都比较小,每班只有20人左右,学生全部免费上学,且中午都在学校用餐。小学升中学采取免试入学。平常的学校评价在个别差异、适性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注重人性化、多元化、专业化的评价。在这种评价制度引领下,学校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满足了学生快乐、健康、安全等七种教育诉求。
  教育感怀:走进台南复兴小学,“幸福门”的对联一直在我心间留存。走进校门,走进教室,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并健康、自由、充满个性地成长!这应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永恒的追求。
  三、校园中的植物领袖
  台南复兴小学充满绿意的植被为校园增强了活力。其中的一棵榕树,更让师生为之感动,因为它是校园中的植物领袖,是引领师生热爱生命顽强成长的精神动力源。
  曾几何时,那棵榕树枯瘦的枝丫,干瘪的表皮宣告它已病入膏肓,即将告别人世。可学校看着这棵“树中老臣”昔日为校园展绿遮阳,不忍让其逝去,于是在老树四周开口洞,想通过浇水育根,做最后的尝试。意想不到的是树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重新吐绿,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学校及时捕捉这一契机,把它作为校园中的植物领袖,给每一个学生讲树的故事,引领学生树立不怕困难,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人生信念。
  教育感怀:一棵树,展示了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一个学校,展示了一种重塑生命的理念。没有学校对老榕树的关怀、培植,没有榕树的坚忍不拔,就不会有榕树的“梅开二度”。面对身心有病的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呵护、关爱,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与坚持。“只要行动,就会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让我们用这样的格言来激励自己,激励学生,让校园中的每一棵幼苗都长成参天大树。
  四、别样的语言称谓
  步入台南复兴小学的操场,可以用开阔、平整来形容。欣赏中不知不觉走到主席台前。谈笑间猛一抬头,主席台上方写的竟然是“司令台”。初看到有些诧异,后一想“主席”与“司令”本义是相同的,只是叫法不同。进入宾馆、饭店,你看不到“卫生间”“洗手间”,取而代之的则是“化妆间”,内急后洗手,然后再装扮一下自己。我想这便是“化妆间”所表达的多元指向吧!在好几个酒店的大厅,都能看到一些古玩纪念品摆在柜台里销售,上方都写着“贩卖品”。我对服务员说:“‘贩卖’在大陆会有贬义,陈列的商品上一般都写上购买品或销售品。‘贩卖’所表达的一般都是一些不良行为:如贩卖人口、贩卖枪支毒品等。”她听后笑着说:“‘贩卖’在台湾的感情色彩更趋向于中性,一切商品交易都可以说成‘贩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汉语无穷的魅力。
  教育感怀:不同的语言表达相同的意思,只不过其中的指向、语气、感情色彩、表达效果有一定的不同。“化妆间”和“洗手间、卫生间”相比,显得更加委婉含蓄,同时也展示着多元的表达特点。由此,我想到习作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面对同一事件、场景练习写作时常常出现的千人一面的类同的现象。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厕所”的不同命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并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诗歌、随笔、故事等)展示出来。这样,学生的创作空间会更大,习作会更显效。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小学?摇?摇?摇责任编辑:朱蕴茝)
其他文献
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优化作文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写作的准备,对作文课产生浓厚兴趣,进入良好的写作状态,进而开发内在潜能,优化思维,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以读促写法  我们“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课文是最好的例文,从学生熟悉的内容中精心挑选出与本次作文题目有关的内容,通过“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对要写的内容心中有数,
期刊
从当前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来看,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会一些零散的数学应用技巧与方法,在数学问题的理解与解决上,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与逻辑思维。但从学生的解题体系上来看,此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应用能力方面还处于无意识状态。因此,小学阶段的转化策略的应用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与教学目的,把抽象而生涩的数学题,转化成学生可以理解的生活性体验,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学生掌握转化策
期刊
【教学片段一】  初步感知已知数和未知数的联系。  师:知道你爸爸银行卡里有多少钱吗?  生:爸爸拿过钱后,手机上有信息告知余额的。  师:聪明,现在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早晚会成为一个——  生:已知数。  师:那么张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实话实说,是喜欢已知数还是喜欢未知数?  师:太棒了,一个比一个优秀。喜欢未知数的告诉我是因为未知数能让我们更多地去探索。但是,不管你喜欢什么数,有一点是达成共
期刊
人教版小学语文中写景类的课文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写景文章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令人陶醉的画面。但教师们普遍认为写景课文不好教,难以将学生引入课文的美好意境中。笔者以为,如何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进文本、体验情感是这一类课文教学的关键。下面以《乡下人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为例,谈写景类课文的教学策略。  一、依托文本,理清脉络  文本是语言的运用形态,是作者思想的载体。挖掘文本蕴含的价值,才
期刊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有力补充。开展课外阅读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且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形成良好阅读品质。几年来,笔者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阅读方法,促进学生良好阅读品质的形成等方面做了诸多尝试,成效初显。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乐意阅读  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期刊
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是构建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链的要求,也是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程度如何的判断要素。要实现这一价值追求,笔者以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通、融”的视角,站在课程目标的角度、站在大课堂的角度、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等,创建一种轻松的氛围、一种思考的氛围、一种创造的氛围,让学生的发“问”成为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自然。下文以北师大版二下“数学好玩”中的“‘重复’的奥妙”一课为例展开叙
期刊
一直欣赏铁芳先生的道德文章,欣赏他从容优雅的学术行走。从《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到《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再到《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他关注生命,关注乡村,关注人文,他的视野一直聚焦在教育的关键问题上。  一直想找机会与铁芳先生交流切磋,但始终缘悭一面。直到去年,终于因为一本书而结下缘分。去年6月初,收到他的一个邮件。他告诉我,2013年他申请了
期刊
【片段一】  (生读第一小节)  师:刚才有同学问“杨树是怎么唱的呢?”谁来说?  生:哗啦啦。  师:这是一个象声词。一起读。  生(齐读):哗啦啦。  师:“刮风时唱得欢快”,小杨树会怎么唱?(生读得很轻)  师:很害羞的小杨树。谁来欢快地唱一唱?(生欢快地读)  师:“下雨时唱得响亮”,怎么唱?(生响亮地读)  师:“没有风雨来帮忙,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怎么唱?(生轻轻地读)  师:同学
期刊
一、主要教学流程回顾  【中方课堂教学流程(执教:张雄)】  (一)七巧板作品欣赏与试拼  1.教师出示用七巧板拼摆而成的多幅《少林拳练拳图》,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试拼。  2.教师出示用七巧板拼摆而成的《锄禾图》。  3.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示范图用七巧板拼摆“房子与狐狸”的图形。  4.教师出示用七巧板拼摆而成的汉字、阿拉伯数字、拼音字母、人物及动物图案,让学生欣赏。  (二)了解七巧板基本
期刊
走进清晨的校园,王老师轻叹一口气,心里暗想:“又要被烦上一天了吗?”早晨校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教室里传来的琅琅书声,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树上轻盈的鸟鸣,此刻在她听来简直比噪音还难受。她逃也似的来到办公室,幸好其他老师都还没来,她重重关上门,整个世界终于清静了一会儿。她搓了搓皱得发酸的眉头,拿起教案,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冲到”教室,几乎一字不落地“宣读”了教材内容,下课后又匆匆“躲进”办公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