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分析与对策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twytp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宁夏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成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必然选择。然而,宁夏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产业发展人才供给的主要瓶颈。本文试从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产业发展的角度,通过对高技能人才现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高技能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宁夏培养适合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高技能人才;对策建议
  201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搭建向西开放的平台,全面加强同阿拉伯及穆斯林地区经贸交流与合作,建成国内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集散地,重要的世界穆斯林国际旅游目的地和连接中东、中亚等国的主要物流枢纽。宁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提高,对外开放明显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我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中心、清真食品研发认证中心和伊斯兰承接中心。
  一、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宁夏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紧紧围绕“稳定提高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确立“四大战略定位”,构筑“三大平台”,推进“五大领域开放合作”,落实“五项任务”,建设“八大基地”,开发建设了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和开发基地,逐渐形成了能源化工、机械装备制造、发酵及生物制药、新材料、羊绒、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等特色优势产业。据统计,2012年与2005年相比,三次产业比重由9.6:49.6:40.8发展为8.6:49.8:41.6,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27亿元。这是大力实施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的坚实基础。
  根据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到2020年,进一步做大做强煤电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涉及能源化工、电力、现代农业、现代物流、战略性新兴产业、清真产业、医疗技术等领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9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3:59:38。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高技能人才现状
  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的建设,无论是新兴产业的崛起还是传统产业的升级,都将对人才需求的分布、类型、规格、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自治区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通过建设职教园区、建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完善培养、评价、表彰、激励高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为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宁夏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新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2年,宁夏城乡就业人员共计344.5万人,第一产业就业167.1万人,占就业总数的48.5 %;第二产业就业56.9万人,占就业总数的16.5%;第三产业就业120.5万人,占就业总数的35.0%。有6.89万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2576万人,比上年增加704人,增长了3.76 %。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9.74万人,占全区人口的7.8%。其中,高技能人才5.6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12%左右。
  三、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高技能从业人员存在比例偏小,分布不平衡,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宁夏高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偏小,分布不平衡。2012年统计数据表明: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比重94.36%,且高技能人才多集中在规模以上企业,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技能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性别结构上,男性多于女性,其所占比重分别为63.21%和36.76%。男性的求人倍率为1.72,女性的求人倍率为1.97,劳动力市场女性的求人倍率高于男性;从行业分布看,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制造业,在宁夏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能源化工、新材料研发、机械制造、现代农业等支柱产业的高技能人才仅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22.6%;技能人才呈现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职务较低现象,多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和职业资格五级,高技能人才呈现稀缺和供给量严重不足态势。
  二是高技能人才队伍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调查发现,高新企业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高级技师和技师仅占技能人才的1.2%和11.8%,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从求职人员的学历层次看,高中及以下人员占87%;从技术等级构成来看,15.37%的求职者具有技术资格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技能、中级专业技术职务。高技能人才的严重匮乏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拔尖人才的榜样和辐射作用得不到体现,对企业人才开发和培养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瓶颈。
  三是高技能人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在全区技能人才队伍中,高技能青年人才严重缺乏。35岁及以下的20.64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43%;36岁至45岁的15.84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3%;46岁以上的11.62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4%,尤其在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35岁以下的仅占2.2%,而50岁以上的却占24.2%。据统计,全区高级技师的平均年龄为52.6岁,技师的平均年龄为50.4岁,高技能人才队伍年龄结构总体偏大 。未来几年,随着老一代技能人才的退休,原本就奇缺的高技能人才队,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四、试验区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宁夏高技能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企业缺乏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调查发现,37%的企业认为职业院校比社会培训机构在培训上更具有专业优势和配套设施,33%的企业认为与职业院校结合是最好的技工水平提升平台,61%的企业认为校企合作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但由于校企合作机制的不完善,1/3的企业只是偶尔与职业院校有技能培训的合作,21%的企业没有过合作,只有10%的企业与院校建立经常性制度化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和提高,学校资金不足,在教学设备和师资培训上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学校与企业缺乏实质性的合作,课程设置及专业设置老化,不能依据市场和企业用人需求及时调整,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存在差距。
  二是人才市场供应的滞后和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导致供求不能完全对接。一个成熟的技能工人,除了学校培养,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初级工到中级工需要三年,中级工到高级工需要七年,经过10年的培养才能造就一个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针对市场需求的培养需要时间,尤其是新的专业和岗位,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培养时间。另外,由于受比例、年龄、资历限制及技师考评等因素的影响,年轻的优秀技工不能实现及时的晋升,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有用工需求时才招人用人,凡此种种,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能实现完全对接,供求矛盾突出。
  五、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
  紧紧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总体要求,全方位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对于全面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积极寻求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倾斜和支持,利用好这些政策将会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实现校企双赢。政府通过对合作企业采取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实现高职院校充分利用所在区域企业实训场地的资源办学。鼓励和支持校企联合建立实训基地,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联合行业协会共同参与,指导和推进校企合作的相关事宜,明确双方的责任和利益。制定奖励机制,鼓励高职院校“走出去、请进来”,与企业建立合作交流平台,让人才培养真正为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服务落到实处。
  二是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规模化、集团化。鼓励行业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共建,发挥各自的优势,走出一条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规模化、集团化的新路子,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依据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结合区域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确定教学目标,聘请企业、行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对学校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优化培养方案,确定学院的特色专业。职业院校聘请行业中优秀的高技能专业人才、企业技术骨干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也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及时了解行业、产业发展动态。将教师实践能力考评、技术工艺研发等指标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职称评级考核中,不断培养和锻炼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企业还可以定期选送优秀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进行培训学习,通过职业资格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形式,提高员工创新能力,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培养适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三是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为了保证高技能人才队伍稳定、健康地发展,必须尽快建立公平公正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以共享资源和优势互补的原则为基础,综合国家、社会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方式,建立强调职业能力、突出工作业绩、适应岗位要求的评价标准。坚持“先培训、后鉴定”的原则,根据行业领域的不同,尤其是装备制造、信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和专业领域,结合行业和企业生产岗位规范,编订和开发体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性教材。加快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加大职称改革力度,扩展从业资格实施范围,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的考核办法,结合企业特点和具体岗位要求,突出具体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生产难题的能力,尤其加大对新技术及新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通过业绩评定凸显高技能人才对企业的实际贡献。
  四是开通“高技能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宁夏地处西北内陆,经济欠发达,高技能人才供给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要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引进制度,颁布高技能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技能人才引进,降低和取消高技能人才引进身份、地域和所有制限制,简化人才引进手续,提高工资福利和待遇,解决高技能人才引进中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真正开辟畅通的高技能人才的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张进海,陈东红.2013年宁夏经济蓝皮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对刘师复信仰无政府主义之时间的考证,指出刘师复之走上无政府主义道路,不是在辛亥革命前不满意于清廷的统治之际,而是在辛亥革命后对共和政治失望之时。走上无政府
2002年5月,我市某鸡场饲养的2624只艾维茵雏鸡,在2日龄时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0.2mL/只肌肉注射免疫,6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饮水免疫,7日龄用IBD弱毒疫苗饮
2002年7月15日,遵义市红花岗区巷口镇中山村、平阳村发生狂犬病.在红花岗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20天的努力,将该镇的狂犬病基本扑灭.现将这次疫情扑灭工作报告如下:
一大早被微信吵醒,朋友转发黑龙江大学马海群教授的微信,说系里准备编辑李修宇老师纪念文集,希望大家提供素材。我心动,想写点什么,以表达李老师对我人生、对我做人做事的影
1994年以来,浙江省东阳市不断发生非典型鸡新城疫,现笔者将近8年来对本病的控制体会与大家交流:
乌鲁木齐市兽医卫生监督管理所的执法工作人员在乌市地窝堡飞机场货运室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查处了一起不凭动物检疫证明空运种用仔猪案.现将此案的查处及体会思考试述如下.
该文对注塑生产过程中模具内气体的来源及其对注塑生产的危害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塑料注射模设计时选取排气位置的原则,并简述了计算排气槽截面尺寸的方法。
为了提高市场供应猪肉的卫生质量,预防食用污染猪肉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本文对阜阳市城区某生猪定点屠宰厂100头屠猪五个部位-扁桃体、心脏三尖瓣、肠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各高校也在不断进行扩招,与此同时高校的财务经济管理出现各种情况,影响学校的发展.本文先分析高校财务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进而讲述高效财务经济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五个统筹.具体而言,科学发展观是陈云城乡互促、工农互依、经济与社会整体发展、人口资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