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云山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及驱动因子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snm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海拔作为综合性因子驱动着植物群落的物种、系统发育与功能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以戴云山南坡900—1600 m森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指数与环境驱动因子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在群落构建与多样性维持中的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森林植物群落的系统发育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沿海拔均呈现中间高度膨胀格局。(2)物种多样性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与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物种多样性越高,系统发育多样性也越高。
其他文献
选取象山港黑鲷个体为研究对象,以18S rDNA为靶标,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黑鲷饵料生物组成特征,分析不同龄组黑鲷的食性异同。通过序列比对,共在黑鲷胃含物中鉴定出41个属中的62种饵料生物,分属9个门,其中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绿藻门(Chlorophyta)和软体动物门(Mollusca)是黑鲷饵料生物的优势组成门类。从饵料生物相对丰度和出现频率上分析
《名古屋议定书》继承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在规范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问题上采取的双边路径.但是,这一路径不能完全按照《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预设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