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智能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

来源 :中国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ne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2015年,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本土化智能制造装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超过30%。力争到2020年,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子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近日正式发布。工信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接受采访时,对《规划》编制的背景和智能装备的发展重点作了权威解读。
  本刊记者:《规划》首次提出了智能制造装备的概念,即“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结合当前我国智能装备的发展现状,介绍一下《规划》编制的背景。
  装备司: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突破。但作为一个正在培育和成长的新兴产业,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仍存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业规模小、基础薄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等问题。
  智能制造装备是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作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规划》编制组对30类制造业按照加工对象进行分析,《规划》重点选择了其中对国民经济重要性强、带动范围广、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八类重大智能制造装备。
  本刊记者:这八类重大智能制造装备所涉及和涵盖的行业领域有哪些?是否代表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重点方向?
  装备司:八类智能制造装备主要是成套装备,突出制造业所需装备,针对石油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印刷等制造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需要,通过集成创新,开发八类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重点,除了上述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外,还包括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点应用示范推广等。
  在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方面,围绕感知、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重点突破新型传感技术、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等九大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
  在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方面,围绕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研发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发新型传感器及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八个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
  在重点应用示范推广领域方面,将重点选择在电力、节能环保、农业、资源开采、国防军工、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规划》提出实施创新发展工程、调整产业组织结构、突出品牌质量建设、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五大任务。
  本刊记者:围绕上述重点领域,未来5~10年,我国智能装备的发展要实现哪些突破?具体目标是什么?
  装备司:总体目标是:经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需求。
  与此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四个具体目标: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本土化智能制造装备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需求,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
  二是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置实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
  三是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专业化企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
  四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完善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培养一大批知识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本刊记者:这些目标是在什么基础上提出的,又是如何测算的?从目前的行业情况看,要实现这个目标是否存在一定难度?
  装备司:2010年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系统等部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在此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与测算的。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中主要领域年均增长率接近30%。如果“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增长率实现1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按年均增长率25%计算。到2015年,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
  从重点领域看,目前智能制造装备两个重点行业——智能化的基础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基本在30%左右,智能化的矿物加工设备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只有10%,而智能化的食品饮料、造纸及印刷机械国内基本为空白。因此,《规划》提出到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整体上达到30%的目标。
  从研发水平看,国外相当数量的智能制造装备跨国公司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都超过了10%,在国内只有少数智能制造装备龙头企业如和利时、沈阳机床等在5%以上,其他大部分企业在2%左右。基于此,提出了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的目标。
  本刊记者: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资金的支持,同样需要项目的支撑。那么,政府部门将出台哪些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规划》的有效落实?
  装备司:首先,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设立智能制造装备专项资金;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资金投入。第二,建立依托工程发展机制。建立完善依托工程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机制,优先鼓励由用户企业和制造企业组成的产业联盟参与工程招投标;设立专项研发奖励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首台(套)保险业务;积极落实首台(套)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推广。第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第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第五,完善产业发展体系等。
其他文献
期刊
在网络信息化趋势下,数据的应用更加广泛,重要性不断提升,但是同时其安全性也存在很大威胁.信息系统从数据存储、传输、应用等方面加强对数据信息的保护,维护数据安全,促进数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然而,创新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不应仅局限于高冷的科技前沿,在普罗大众眼中,小小的改变也是创新,关键是要找到为什
期刊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阶段性变化,主要是传统产业比重下降,而高端和新型产业将得到较快发展.在这个转
期刊
“超英赶美”曾经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喊出的口号,50多年过去了,眼下中国已无可争议的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据美国环球透视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达到了19.8%,超过美国(19.4%)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国。而据中美两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总值为2.97万亿美元,美国同期数据则为1.73万亿美元。那么,这些是否就意味着完成了既定目标,尽管用了50多年时间
如今随着现代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商业办公、家居智能等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些网络系统安全问题也逐渐开始凸显出来并逐步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前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运用,我国各个领域都迎来了较为蓬勃的发展,对于资源的利用率和需求也逐渐增大.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