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热处理制备纳米耦台Nd-Fe-B磁体的结构与磁性能研究

来源 :工程(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ing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永磁材料,因其磁性能卓越,力学性能稳定,热稳定性高,耐腐蚀性强,近年来成为永磁材料领域炽手可热的研究热点.纳米双相耦合永磁材料便是其中重要的分支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在纳米耦合材料中实现的最大磁能积与其理论预言值仍然相去甚远.主要原因是在纳米永磁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如何实现理想的微观结构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本工作中,我们总结了快速热处理技术——电子束曝光,对Nd12.5-xFe80.8+xB6.2Nb0.2Ga0.3(x=0,2.5)纳米耦合材料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相比于传统退火技术所需的退火晶化时间(15 min),电子束曝光下结晶时间仅需0.1 s,并且所需结晶温度降低约248℃(Nd2Fe14B单相材料).在电子束曝光条件下,还观察到Nd2Fe14B和α-Fe相协同晶化效应.协同晶化不仅可以影响硬磁相和软磁相的晶粒形状、尺寸和成分,还可以影响它们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随着Fe含量的增加,协同晶化的影响变得更加明显.由于电子束曝光下协同晶化改善了Nd2Fe14B和α-Fe相的均匀性以及抑制了晶粒的过度生长,因而电子束曝光相比于传统退火技术使材料获得了更加优异的磁性能.
其他文献
本课题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银锌复合无机抗菌剂。研究了银离子浓度、锌离子浓度、络合剂以及变色抑制剂的添加对无机抗菌剂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
容积式液压泵的排油机制所决定的流量脉动在遇到系统负载阻抗后形成压力脉动并沿管道传播,引起管路系统的振动及产生噪声,影响系统工作性能,缩短元件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引起安全事故。为此,人们研制了多种脉动衰减器,但传统的脉动衰减器存在着衰减频带窄,体积大等缺点,无法满足液压系统的发展需求。本文以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滤波频带较宽等优点的衰减器结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
应力集中一直是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构件存在应力集中会造成其承载能力降低,严重时会使运行中的承载构件突然断裂,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可以对工作中的构件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应力集中及早期损伤,降低突发性事故的发生率。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虽然已经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主要的检测对象是构件上已经存在的缺陷,对于那些由于应力集中等引起的早期损伤并不能检测出来。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
本课题筛选米根霉高效生产乳酸菌株,研究了发酵调控方法,以更高的光学纯度、更大的产物量和更低的成本生产乳酸。研究工作分两个方面:1)微量元素在L-乳酸发酵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选择Mg2+、K+、Zn2+作为调控重点,根据发酵过程各影响因素的变化,在线调控微量元素的浓度,分析其对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影响。结果表明,Mg2+与L-乳酸积累呈正相关性;发酵进行12 h对Mg2+正调控;低浓度的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