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能否取消未成年人的继承权

来源 :政治与法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j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有这样一件继承案件:原告凌某在一岁左右,为被继承人夫妇收为养子。由于养母溺爱、娇纵,凌某自幼染上不良习气。以后又交上坏朋友,经常打架、扒窃,因此曾被送进工读学校和受到行政拘留。一九七九年,养母病故,养父略加管教,便遭凌某恶言辱骂,并持刀威胁,强索钞票(每月十五元零用还嫌太少)。养父胆战心惊,多次向亲朋表示:与凌某同住一起,“好比与虎同室,随时有被谋害的危险!”于是,养父于一九八○年五月三十日立下书面遗嘱,表示“倘受不测,我将党和政府归还与我的钱(除赠送亲友外),全部上缴国家”(当时原告十六周岁十一个月)。一九八○年十月,原告又因扒窃被送进少年教养所教
其他文献
认识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某种精神性的实体.但是,人是在改造外部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成为人的,才成为认识的主体的.因此,认识的主体性具有社会性.
目的:银屑病是皮肤科一种常见炎症性皮肤病。代谢综合征是向心性肥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等代谢异常的组合。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具有密切联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随着科技经济的进步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我国近些年建造的建筑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新宠,在选择性上也比传统多层建筑
混淆可能性标准具有主观性,需要通过客观化路径实现具体解释适用。但现有路径在商标权人话语体系下不能真实反映消费者实际消费情形,异化了商标功能、夸大了知名度的影响,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