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比较3种加工方式对番鸭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来源 :食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ps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煮制、微波熟制和烤制对番鸭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电子鼻和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技术对番鸭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电子鼻可以实现对不同加工方式番鸭肉的香气轮廓进行快速区分.HS-GC-IMS共检测出54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醛类18种、醇类16种、酮类11种、酯类5种、呋喃类3种、烯类1种,且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高于其他种类.经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得到3种加工方式共有的10种关键风味物质,分别为癸醛、壬醛、辛醛、庚醛、戊醛、己醛、1-辛烯-3-酮、3-辛酮、1-辛烯-3-醇、2-乙基呋喃.对这些关键风味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加工方式能获得较好区分,各处理组的关键风味物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加工方式下番鸭肉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为今后番鸭资源的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持续的全球食源性疾病和耐药细菌的广泛流行,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杀菌、控菌技术.噬菌体裂解酶是大部分裂性噬菌体在裂解期释放一种活性蛋白,能够有效裂解宿主细胞壁,已被证明可应用于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控制食源性致病菌风险.天然噬菌体裂解酶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和强烈的裂解活性,能破坏细菌生物被膜,而且具备绿色安全、不易产生耐药等优势.同时,噬菌体裂解酶具有模块化结构特点,运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其重组,可增强其裂解活性、提高稳定性以及靶向性.本综述系统地描述了噬菌体裂解酶的模块化结
地球同步轨道望远镜的工作环境温度复杂,其环境温度受太阳影响非常严重。为提高地球同步轨道望远镜对暗弱目标的探测性能,对望远镜的杂散辐射进行抑制处理,减少杂散辐射到达系统像面,提高望远镜的成像质量。红外杂散光是指除目标光线外传播到达光学系统像面的光线。红外杂散光的危害在于,使光学系统像面的对比度和信噪比降低,使目标成像质量下降,严重时红外杂散光产生的热辐射能量会淹没地球目标信号的辐射能量,影响到系统的
肝细胞癌(HCC)是第六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与肿瘤相关的死亡的第四大主要原因。近几年将近80%的HCC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因此不能够进行切除和消融等治愈性治疗。目前对于不可切除的中期肝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已被证明可以延长患者2–3年的生存期。然而,临床研究发现TACE治疗对有些患者无效,继而导致肿瘤坏死不完全及肝功能进一步恶化。其原因可能是肝肿瘤异质性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