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

来源 :新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man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不同动机类型下教师应对策略的后果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对幼儿的告状行为的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有一部分幼儿的告状很频繁,会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如果教师可以给予幼儿的告状行为积极的反馈,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师幼、幼幼关系,而且还可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果教师对幼儿的告状给予消极的反馈,幼儿可能很难判断是非,而且教师的态度可能会让幼儿误认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是正确的,长此以往会让幼儿形成不健康的是非观念。教师在处理幼儿告状事件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注重引导,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减少告状事件的发生。
  一、保持良好的心态,宽松地对待告状行为
  幼儿对教师发起的告状行为其实也是他们对幼儿园规则的了解以及认知发展的过程。当幼儿产生告状行为时教师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和地对待这一行为,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寻找合适的方法输出自己的不良情绪,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促使幼儿更好成长。
  二、了解幼儿告状的起因和动机,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一)教师应对不同起因的策略
  1.教师应对原告幼儿利益受到侵犯时的策略。被告幼儿欺负原告幼儿,使原告幼儿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教师接到此类起因的告状,教师要严肃处理,使被告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对原告幼儿要给予安慰和保护。这种原因下的告状事件教师要采取妥善处理的应对方式,如果应对方式不当会对幼儿之间的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可能影响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造成幼儿对教师的信任度下降。
  2.教师应对违反规则时的策略。对于违反规则的幼儿,要使幼儿明白自己是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生活学习的要遵守幼儿园规则和老师的要求,帮助幼儿进行改正。
  3.教师应对同伴之间产生争执时的策略。对于同伴之间产生争执而引发的告状,教师作为调解人,要对双方幼儿讲道理,劝说幼儿,使双方幼儿可以互相理解,学会分享,以此来解决幼儿之间的争执。
  4.教师应对告状事件外的第三方发起的告状时的策略。对于告状事件外的第三方幼儿发起的告状,教师要对幼儿提出表扬,但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独立帮助老师解决这一告状事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处理事情的能力,而且可以减少告状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增强同伴之间的友谊。
  5.教师应对同伴拒绝时的策略。对于遭到同伴拒绝这一类的告状事件,教师要仔細了解清楚被告拒绝原告的原因,并且让原告也清楚其中的原由,然后进行调节,使原被告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使他们可以友好相处。
  (二)教师应对不同动机的策略
  1.教师应对试探教师态度时的策略。对于试探教师态度的告状,教师要给予明确的态度,让幼儿清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增强幼儿的是非观念。
  2.教师应对自我表现时的策略。对于此类型的告状,主要是因为幼儿想表现自己,希望老师可以喜欢自己,所以,作为教师要向幼儿表现出自己很喜欢他,引导幼儿通过其他积极的方式表现自己,一方面可以减少告状,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幼儿某些方面的技能。
  3.教师应对寻求帮助时的策略。对于寻求帮助的幼儿,教师应耐心地听取幼儿的控诉,并进行安慰,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同时对被告幼儿要进行教育,使被告幼儿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4.教师应对说明情况时的策略。此类动机下的告状行为主要是为了向老师说明告状事件的真实情况以寻求帮助解决问题,教师要对幼儿进行表扬,但要适度,引导幼儿试图独立解决问题,帮助幼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5.教师应对检举同伴时的策略。对于检举同伴的告状事件,教师要了解清楚事件的经过后,分情况处理,对为了维护正义的幼儿要给予表扬,对违背规则的幼儿要进行教育并帮助其改正。
  6.教师应对嫉妒同伴时的策略。对幼儿嫉妒同伴引起的告状,教师要加以重视,引导幼儿学会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并且让幼儿学会向其他幼儿学习他们的长处。教师要加强对此类幼儿的关爱,多表扬幼儿,让幼儿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7.教师应对逃避责任时的策略。对幼儿逃避责任的行为,教师要加强引导,不能对幼儿的逃避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要让幼儿明白犯错误之后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才是好孩子,才可以成为其他幼儿的榜样。
  (三)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降低告状事件发生的频率
  幼儿产生告状这一行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幼儿认知的局限性,判断能力较差,因此要为幼儿提供不同类型的游戏以及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引导幼儿独自解决问题。
  (四)在同伴交往中逐渐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由于家长对幼儿的宠溺,使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不懂得与同伴分享,发生争抢玩具、争抢地盘等行为,而当他们谁都不想与同伴分享时就会找老师来解决问题,作为幼儿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引导,让幼儿学会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为幼儿提供不同类型的集体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分享,帮助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
  总之,教师应该正确地面对幼儿的告状事件,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彭国艳.中班幼儿同伴冲突的特点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2]刘莹琦.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与指导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1(32):168-169.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的生活性,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
期刊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匡河镇中心小学地处观音山下,白莲河边,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观音山佛教文化的内涵是缘由、宽大、慈善。白莲象征圣洁、坚贞、执着,水有灵动、润泽、容万物而不争的特性,都很好的体现了“至善文化”的内涵。学校将“至善文化”上升为德育课程,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十六六”善行德育。其基本框架是:  1.养成十个习惯: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惜时勤学、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热
期刊
【摘 要】扶桑,一个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女子;克里斯,一个同时代的白人少年。他们在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相遇相识,发生了恋情。因为扶桑是个20岁的中国妓女,而克里斯是个家境殷实的白人少年,这爱情不仅凄迷,而且成了命运的挑战,这是 严歌苓小说《扶桑》中的主要内容 。[1]作为“东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中国也逐渐成为“东方”的代名词。艺术鉴赏中用“东方气质”解释中国艺术品的传统之美与文化内涵,笔者则将此
期刊
【摘 要】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结合当前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将德育教育有机地融入到语文教育的汉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教学环节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语文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教材渗透出的德育内容积极教育和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通
期刊
【摘 要】票据风险案件频发,现实中的票据乱象引发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例,分析票据市场混乱与利益驱使、道德风险以及惩罚力度不足等方面有关,针对现状,银保监会等相关部门采取系列措施进行监管和规范,从而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防范风险;监管与规范  2019年年末,44亿的票据诈骗案引发广泛关注。33000字的判决书详述了这起案件的经过,一家并无还款能力的企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述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并就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几点改善现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村经济;土地流转;问题与策略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是其中的关键内容,我国的土地辽阔,但农村土地资源仍然较为紧缺,这也是进行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在当下由于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依然成为了影响农村整体经济的关键因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土地
期刊
【摘 要】“工匠精神”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精神与理念。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与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了培育“工匠精神”的要求,由此能够看出,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工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研究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管理经验,对于国有企业如何培育“工匠精神”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工匠精神;策略  党十九大报告指出,为了能够构建创新型、技能型、知识性
期刊
【摘 要】经济外交的有效展开是国家安全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提升自身在国际上经济实力的关键渠道。因此,只有明确新型大国关系生长期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才能够更好的实施经济外交战略,并进一步促进各国的健康发展。文章主要以东北亚各国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为例,探讨新型大国关系生长期各国的经济外交。  【关键词】新型大国关系;经济外交;东北亚  2012年,我国和美国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提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会认“这、伙、伴、砍、柴、捡、些、组、饱、背、份、牵、提”13个生字;会写“份、饱、法、放、每、这”6个生字。学习“饣”、“攵”2个新偏旁。②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这个道理。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带有感情色彩的教学环境进行教学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之下,心智还未成熟的小学生会受到特定情境的吸引,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尤其在小学一年级这个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而言,注意力尚且不能长时间集中,更不要提学习一门非母语语言,情境教学通过利用不同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受到兴趣的驱使进而热爱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