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高效产能增产剂在水稻上优化配套技术试验研究

来源 :上海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o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高效产能增产剂(简称增产剂,下同)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联合研究开发的一个由多种植物必需和有益元素组成的非激素类生长物质,具有提高植物光能转化效率、增加光合速率、促进作物生长的功效。2004年我们在水稻、大豆、玉米、蔬菜、柑桔、慈姑等作物上进行应用性对比试验,均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据13个水稻品种的成对法比较试验结果,平均增产7.57%,达极显著水平(F=3.129〉F0.1=3.055)。为探讨增产剂在水稻上的最佳配套应用技术,2005年笔者在以往单因子试验基础上,通过
其他文献
随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食用菌生产逐步得到发展.1988年,经县政府批准成立海盐县食用菌实验场,食用菌管理职能由农林局担任,同时县农林局建立了食用菌技术推广站
油菜是我县最大的油料作物,菜籽油也是我县城镇居民主要的食用油.积极发展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大力推进双低油菜产业化进程,不仅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需要,也是城乡居民生活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8%左右,几乎遍及全国各地,而农药化学防治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稻田病虫草的化学防治在文献资料及生产实践
“大肉姜”系二十世纪80年代初我省从台湾地区引进的一个新品种。2004年由宁德远腾公司从广西引进在我县种植300亩获得成功;2005年全县已发展种植3000亩;2006年全县种植达5000
农技推广体系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力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既是向农民传递农业科研成果、应用技术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更新农民观念、提
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人们对优质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蔬菜污染问题的反响日趋强烈,对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呼声越来越高,引起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
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直接关系到实现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具有重大意义.我市在农产品质量建设方面,实现了农产品标准化
村级植保技术服务站是县级植保部门向基层延伸,直接面向农村,将经营与服务合二为一,为农民提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技物结合配套服务,是连接农民与农技部门的桥梁和纽带,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