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教师情感投入的分析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yao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记忆力更深刻,并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也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师;情感投入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教师把情感投入到教学中,其作用是无法估量的。那么,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加强情感投入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课的情感投入
  无论是歌曲,还是器乐曲,都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熟习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充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把独特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备课。
  二、将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如何,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将情感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并引起学生的共鸣。它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学过程中音乐语言的情感化。音乐作品,重在表现情感。无论什么体裁的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爱憎情感。如我们在学习贝多芬的作品时,贝多芬对于艺术的热爱和情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他与病魔进行斗争的同时,还能写出欢快明朗的《第二交响曲》。让学生自己体会到不惧怕任何困难,在困难面前永远会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
  音乐创造者与音乐接受者之间,或者音乐的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要达到相互的了解,靠的是音乐。而这种音乐,我们可以比喻为“语言”。这种“语言”,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语言”。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有许多种,其中有四种最基本的要素,即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它们是作曲家们编织音响效果最基本的素材,集中地表现作者特定的情感,呈现音乐作品的内容,并完成音乐语言的传递功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艺术交际。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语言的传递是通过教师的范唱、范奏的引导实现的,教师带着备课时对音乐作品深刻理解所获得的情感去范唱、范奏,会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第一印象深刻化,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如我们在讲《黄河大合唱》的时候我们可以范唱《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等,只有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情感的音乐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中去,使他们进入角色,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去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其次是课堂语言的情感化。课堂语言与音乐语言是不一样的概念。人类的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构成词汇——事物的符号,而又由词汇和语法逻辑构成一种符号系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语言去组织、指导教学,通过语言的表述把音乐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例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先给同学们讲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时教师的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和感人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作品的欣赏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也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情感教学还应包括对学生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只是对教学内容和具体作品的情感投入,而缺少对教学对象的热爱之情,同样是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音乐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怎样充分利用音乐教学活动这个载体达到情感交流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在“爱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一个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直至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气氛。
  1.带着微笑走向课堂,这样会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2.课堂提问经常而随便,这样会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心理。当学生唱错音、词或答不出问题时,要耐心指出并给予帮助鼓励;
  3.用热情关注的目光注视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有什么情况,下课时不要不闻不问,一定要及时寻问,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4.充分利用上课前的10分钟和课后10分钟的时间,了解、掌握学生接触的音乐作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倾向。教师对学生体贴、关心的情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师生间的情感。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记忆力更深刻,并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也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的构建也越来越完善,尤其是众多教学工作者对于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尝试。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工作实践,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评价内容进行分析,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和音乐人才的培养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字】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  近年来,随着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深
随着当前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其中也会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教学方式较为单调,片面注重英语知识传授而缺乏对
鉴于传统学校评价基于"证明"和"展示"的弊端,以及学校评价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现象,本文立足于真实性评价这一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从学校发展和师生生命成长的目的出发,
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为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体验式教学,发展人文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性,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是高校现阶段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及时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量化评估,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还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
大数据时代为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生生关系发生了巨大转变。为深化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教师和学生应从教学平台与资源、师生关系、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广西歌舞剧《刘三姐》的插曲,这首歌根据广西柳州山歌《石榴青》改编而来,作者通过对作品《山歌好比春江水》的写作背景,音乐旋律,歌词等方面充分体现广西
【摘要】我们要勇于创新实践,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整合这些资源,让学生通过音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拓宽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音乐课堂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轻松和高效。  【关键词】整合课;《雪橇》;思考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白板的出现更是带来课堂上的新风向,它将多媒体教学中的黑板、计算机、屏幕、书写、资源等各种资源融为了一体。当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挑战,促使教师思考,
【摘要】音乐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校课程教学中极其根本和关键的课程之一,不但有助于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更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美学指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音乐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以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本文从高校音乐教学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完善高效音乐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高校音乐教学要进一步实践,改革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
慕课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其教学形式改变了以往传统形式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高职英语的教育教学中,有效的运用慕课的教学形式可以将英语知识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