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社区矫正制度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即将出台社区矫正法,当前讨论社区矫正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社区矫正制度的起源及在我国当前的状况,阐述了我国社区矫正制度面临的一系列立法、执法的问题,并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将更有利于加固执政党执政基础,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更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
  关键词:概念;创制沿革;现状;办法;意义
  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概念
  社区矫正制度又为社区矫治,随着判刑实践、监狱政策、缓刑、假释监督制度的不断发展,社区矫正制度也在快速发展,从而使对其的界定落后于实践,其概念也含糊多义,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杜菲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只是“盲人摸象,未能一窥全貌”①。在我国其是指与监禁性的刑罚方式相对的一种非监禁性的刑法执行方法,是将符合社区矫正的罪犯置于社区之中,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的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之下,于一定的期限内利用社区资源对罪犯进行改造,强制其参加相关的有益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从而改善罪犯的犯罪心理和解除其恶习,使其尽快回归社会的一种刑罚执行方法。这是《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对社区矫正制度的定义,也是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最权威、正面的解释。
  二:中国社区矫正制度创制沿革
  国民党统治时期,沿袭清末政府效仿日本立法,也规定了社区矫正制度,但对于社区矫正实践方面却欠缺考证的资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回村执行”制度可谓是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萌芽,新中国建立之后,才开始了法定意义的社区矫正刑罚执行。在同一劳动改造村内可以关押被判刑的男子和妇女,始于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回村执行”制度,这一管制刑的前生的刑罚方法,或许就是学习借鉴前苏联“过失犯劳动改造村”那样非常宽松的监管方法创建的②。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刑事法律已经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特别是《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其明确了社区矫正制度。但是由于对社区矫正制度的不了解以及条件的不具备等等复杂的原因,致使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缓慢,且始终没有发育成熟起来。
  三:当前我国的现状及完善问题
  在我国现行的刑罚体系中,适用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有管制和剥夺政治权利,适用社区矫正的行刑方式的有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管制为主刑之一,是属于最轻的主刑;剥夺政治权利为附加刑之一,可单独适用也可附加适用;缓刑是适用较轻刑罚的刑罚制度,适用于判处拘役、三年一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是适用于较重刑罚的刑罚制度,对象为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暂予监外执行是指对于被处有期徒刑或者拘投刑的罪犯,由于符合法定情形,决定暂不收监或者收监以后又决定改为暂时监外服刑,由公安机关执行并由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的刑罚执行制度,具体又包括:a.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b.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c.生活不能自理,使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社区矫正的面临的困境:首先,是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当前只有《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远远不够的;其次,社区矫正队伍自身建设的不足和入矫前审核方式的单一化;最后,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群众不能接受社区矫正制度,对矫正人员带有歧视,不能达到矫正效果,必须完善立法和执法制度,
  (1)立法制度的完善:
  我国目前没有一部具体法律规定社区矫正制度,应该尽快出台《社区矫正法》,还可以将劳动教养制度纳入社区矫正法,如其能够纳入社区矫正制度,将会消除劳教带来的社会矛盾,同时《监狱法》应增加社区矫正有关内容,让社区矫正制度适用范围扩大到在羁押期间的未决犯和劳改犯人。再有社区矫正程序的完善,从内容上看,目前社区矫正研究总体上残缺不全,一方面是程序研究整体性确实,程序对于限制紫衣、促进制度形成、保证理性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只重视实体内容,忽视程序研究,是目前我国社区矫正理论在内容上最大的缺陷③。
  (2)执法制度的完善:
  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少法院探索出了提高社区矫正制度效率的方法,比较突出的是入矫前的人格调查和听证制度,人格调查指对犯罪人的家庭环境,性格,学历,经济状况,再犯的可能性等由专门的机构进行调查,从而决定其是否适合社区矫正。听证制度指对邀请犯罪人所在社区的社区矫正机构、受害人、服刑社区的公众、专家学者,让他们提出意见和相关证据,制定相关报告,从而裁判是否实行社区矫正。
  矫正过程中要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因矫正的专业性很强,我们的执法人员应该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为培养合格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政法院校可设立社区矫正专业,主修社会学、心理学、法律学、矫正教育学,罪犯改造学等必备学科。为加强对矫正人员的管理,对社区矫正管理人员也需要多层次和分门类,建立缓刑官、假释官或社区矫正官的设计及尝试④。在矫正中还应考虑行刑个别化,要考虑每个社区的特长,还应考虑罪犯的特长,然后根据这对犯罪分子实行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充分利用社区和罪犯各自的长处进行矫正,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加强对社区群众进行社区矫正相关制度和矫正人员成功案例的宣传,邀请他们参与到社区矫正实施当中来,消除歧视,传递正能量,提高矫正效率。
  (3)社区矫正制度的意义:
  社区矫正制度有效的防止了监狱中的罪犯们相互交叉感染,同时也预防了他们出狱后一起作案犯罪;由于置身于社区之中,有利于他们同社会保持联系,后回归社会可达到无缝对接;不在监狱中执行,减轻了监狱的拥挤状况,还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财政资源;社区矫正制度体现了刑罚的人道化,有利于彰显人权,推高我国人权质量,保障受害人利益。相信《社区矫正法》颁布后,将会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和改善我国法制建设,巩固执政党基础,对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也会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兴良著:刑法理念导读[M],法律出版社2003版
  [2]郭建安等著:社区矫正通论[M],法律出版社2003版
  [3]张昱等著:社区矫正实物过程分析[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版
  [4]孙立平等著: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二期
  [5][美]克莱门斯.巴特勒斯:矫正导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注解:
  ①冯卫国:《行刑社会化研究——开放社会中的刑罚趋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181页
  ②鲁兰.《中日矫正研究理念与实物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第169页
  ③李蓉 社区矫正程序实证研究 湘潭大学出版社 2011版 第13页
  ④武玉红 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版 第134页
其他文献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其成长和发展为全社会所关注。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财务风险始终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中
存款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公存款是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对维持银行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资金流动模式和渠道呈现出新的变化,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加强建设项目主体结构的质量建设.加强建设项目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查,完善建设项目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查制度,不断发
从任何意义上来说,被称为艾滋病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在全球的迅速蔓延都是人类社会的一场浩劫.目前,据估计,全球每13秒钟发生一例感染,每9分钟有一例艾滋病毒感染者死
一、分级基金概述1.1分级基金定义分级基金是一种特殊的可分离基金,母基金是普通的开放式基金,将收益与风险进行不对称分割,形成低风险与高风险两种份额,这两个份额在交易所
1小组概况旭日Qc小组共有成员10人,由质量管理、副队长、技术员及岗位操作员工等组成,形成了管理、技术、操作3个层面的优化构成。为控制好联合站湘、气、水、电的各项质量指标
在现代社会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实现高效率的工作,为了降低风险,使用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模式,主要也就是为了将各个服务网点相互联合起来,以提高中心商业银行数
对培养高职生技能素质的意义、前提等进行了分析,并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提出了加强高职生技能素质培训的若干对策.
1小组概况小组概况(表1)。2选题理由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第t采油厂考核指标——单台循环洗井车年利用率50%以上。采油矿洗井车使用现状——按照车队管理要求,单台洗井车每天洗井1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