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2068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职音乐专业教学中,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技能理论课。从内容上講,它主要通过视唱和音乐听记来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发展音乐思维能力,培养音乐感受力,积累音乐的感性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好地为音乐实践服务。同时,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由于对这门课的不了解,学生们容易产生听觉惰性,因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下面,本人就工作以来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作一说明:
  一、对视唱练耳课认知程度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
  “视唱练耳是各音乐学院、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它主要通过视唱(看谱即唱)、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及和弦的听辨模唱、节奏模仿,曲调记忆模唱、听写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记忆力及识谱能力,以此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素质和条件。”因此,视唱练耳的学习不仅在考试中而且在实践活动中都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门课程具有积累时间长、出成绩效果慢的特点,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学习态度上的不重视,归根结底是对视唱练耳这门课没有全面地了解而造成的。
  解决方法:加强对视唱练耳课的全面认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视唱练耳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视唱和音乐听记。视唱是借助于视觉进行视谱的,但更重要的是凭借内心听觉将乐谱中的内容通过人声加以实现,而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们往往只是一味的反复模仿,课程的单调性不仅使他们的学习态度产生改变,而且他们对这门课的真正意义也发生了本末倒置的情况;音乐听记在视唱练耳中直接担负着音乐听觉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因此,音乐听记与其他音乐理论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们没有了解视唱练耳课的特殊性和关联性,单纯的认为视唱就是唱谱,听记就是记谱,没有什么难的,临时抱佛脚就行,孰不知视唱练耳就像英语听力一样,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想在短时间内出成绩是不现实的。
  二 听觉惰性的产生
  所谓听觉惰性,是指在音乐听觉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下意识或无意识的听觉状态,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通俗的讲,学生在上视唱练耳课时,没有积极的去感受音乐材料,也不注意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对音乐材料仅仅是“一听了之”,不去进行积极的音乐思维或者思维速度迟缓,听觉上的惰性也就随之产生。听觉惰性的产生是由于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灌输的方式,即:在音高、音程、和弦、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听觉上的训练时,总是在模仿中反复练习,给学生以基本的感受,如视唱中的范唱或识谱以及模唱听辨等环节。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各种音乐知识及要素的认知,只是初步的了解,具有音乐听觉直观性和机械性强的特点,对学生而言具有被动性。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听觉惰性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教学方式的不得当,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是其主要原因。
  解决方法: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 发展音乐听觉、增强音乐思维能力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去理解音乐的各要素。以节拍的单拍子为例,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过去积累的各种节拍进行综合分析,把各个拍子(如二拍子三拍子等)的特征加以概括、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并在大脑中逐渐形成单拍子的节拍概念,当单拍子再次出现时,大脑就会迅速做出反应,学生的判断能力也会逐步加强。
  其次,视唱练耳课与其它音乐理论课及学生的专业学习都有着密切联系,并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进度,这也体现出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的能力。换句话说,学生在初学音乐时,经常会遇见会唱谱但不会记谱的情况,这就是学生没有把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的突出表现。因此,在训练学生记谱能力时,应从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曲子出发,先让他们哼唱出来并试着记谱,然后统一唱谱,重点纠正,使学生们能够对音符、曲谱有更直观的认识,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与音乐有关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对音乐情感的忽视
  学生们在实际视唱时总是特别注意音准、节奏节拍等基本要素而忽视了对音乐情感的表现。“视唱练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为音乐实践服务。而音乐情感是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灵魂,将音乐情感的培养与视唱练耳的教学相联系,能够取到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视唱练耳课虽是一门以技术训练为主的课程,但它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重复,而是艺术化的教学活动。但这一艺术目的在学生中并没有引起重视。
  解决方法:教师应该进行艺术化的视唱练耳教学,全面分析和深刻认识音乐情感在教学中的发展和特征,让音乐情感贯穿教学垒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要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所谓乐感,是指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对这些感受要启发学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这是音乐情感培养的基础。”因此,视唱练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是非常重要的。以视唱教学为例,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视唱,这是因为教材中所选的视唱曲目大多是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通过有表情的视唱,既能对音乐的各要素进一步了解,又能积累一些音乐语汇;二是要做到有表情的视唱,就要注意音乐中的各种表情记号,不能仅将视唱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手段,音乐中的乐句划分、旋律的强弱以及节拍的律动、表情地运用等都要在视唱中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在中职视唱练耳教学中,应注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尽量避免听觉惰性的产生,注重对音乐情感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以上仅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其他文献
数学由于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中学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上课注意力分散、课后不复习功课,从而导致成绩落后。严重影响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下面谈谈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走近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首先要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要主动走近学困生,关爱学困生,去了解他们的心理,解决他们的困难,宽容他
【摘要】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数学作业注重内容的机械训练,是师生间一种“师批生改”的简单的相互的信息反馈,导致学生机械性的完成作业,教师机械性的批阅作业。而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此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多元化的,批改作业就更应该注重体现作业的激励和教学效果
【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高中的数学教育,在高中数学新课堂教学当中,存在很多的弊端和不足。比如说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对于新课堂的结构以及内容的调整研究的不够深入。不能够深刻的理解新课程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面对新问题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信心不足等。就此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课程策略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在
【摘要】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应用之中,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计算,正是当前计算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试就“算”与“用”的结合,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应用  计算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单调的算式、繁琐的计算,使学生无法理解问题的本质,体会不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更无法想象学习后的用处。大量重复、机械的计算练习使学生感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