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观到宏观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lix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也成为一门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学科。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被引进中国以来,在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目的下,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跨文化交际进行了研究。有的研究者从词汇、语用入手,有的则偏重非语言交际和交往习俗;心理学家通常着重社会心理分析,而另外一些学者则牢牢抓住价值观念这一中心环节。胡文仲先生认为,大家在研究工作中应协同作战,适当分工,还应注重实证研究和价值观的研究,如有可能也应与国外的同行多多开展合作交流。《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不仅完整记录了胡文仲先生三十余年来在跨文化交际教學与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也从一个侧面勾勒出了我国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程。
  本书收录了27篇胡文仲先生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的相关著述,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的10篇论文。从《文化差异种种》《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中可以看到,胡文仲先生很早就认识到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教学是文化教学沿革”的观点。总体而言,这部分论文集中体现了作者从语言交际出发、从教学入手的研究视角,同时《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现状和未来》一文也揭示了其从关注跨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逐渐转向将跨文化交际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轨迹。第二部分的8篇论文主要展示了胡先生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的一些成果及重要观点,通过标题可以发现,作者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焦点逐渐推向了更为宏观和国际化的层面,并进一步向实证方面延伸。这应该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胡教授广泛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有关,由此带来的研究视域的拓展,也在一段时间内对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第三部分收录了9篇胡先生的会议发言、书评和培训等方面的文章,主要关注跨文化交际在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不仅讨论并总结了跨文化交际研究长久以来的问题与不足,也探索并展望了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研究的趋势和思路,其中对于一些研究著作的推介更是别具匠心。
  无疑,本书将对专注于外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大有裨益,不仅能够促使其认识到语言教学不能独立于文化教学之外,语言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还能够帮助其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及在外语教学中的实施方法,以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此外,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社会对于外语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我国人才培养计划中也对跨文化交际素质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不少高校也已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相信本书将对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起到极其重要的理论支持和路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美术理论家、画家、策展人  浙江大学美术学硕士,现任职于四川美术馆  四川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四川省美协创作研究院研究员  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  四川省评论家协会会员  成都画院特聘畫家  2016年,获选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策展人赴美策展工作坊”赴美交流2个月,为纽约三角艺术协会驻留策展人。  2017年,课题“入蜀方知画意浓”获选中国文联文艺创作扶持计划。  
摘要:该文对企业网Internet接入所存在的单点故障问题做了分析,介绍了多宿主网络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企业网络高可用性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通过对RADWARE LinkProof解决方案的介绍,分析了多宿主网络的流量优化过程,并总结了LinkProof多宿主解决方案的重要特点。  关键词:网络;高可用性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3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看待问题的视角也变得多元化。每一个国家的文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需要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在当前的文学教学中,跨文化语境下的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内容。在开展跨文化语境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依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相应的文化积累来探究外国文化,同时也不能忽略自身所在的语言环境。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杜宗义主编的《外国文学通用教程(第二版)
摘要:《儿子与情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批评思想和作者劳伦斯对人类与自然、生态与工业文明之间关系的精辟阐释。小说体现了劳伦斯的生态意蕴:人类应该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工业社会前自然景物的描述以及工业革命后自然环境的破坏,揭示了只有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努力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平衡,构建和谐的生态家园。  关键词:生态思想 《儿子与情人》 自然 工业革命  
作者简介  作词:董玉方  1984年生,诗人、作词人。作品曾获人民文学奖、 “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二届全军文艺作品一等奖等。诗歌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解放军文艺》等,舞台剧代表作有:《岩石上的太阳》《天空作碑》《荷城往事》等,歌曲代表作有: 《父亲写的散文诗》《悟不空》《从命书》《瞎说》等。  作曲: 杨晓忠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其创作的作品由国内外多个乐团在欧洲、美洲、亚洲、大洋
摘要:工业的发展对PLC控制系统依赖性越来越强,而现工业生产线控制系统中所使用PLC大多处于恶劣的电磁环境中,很容易被周围干扰源干扰而影响工作,为防止干扰,除了从硬件电路上设计,还可以从软件编程上采取措施。  关键词:PLC控制系统;抗干扰;硬件设计;软件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6-2837-02  PLC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
历来都认为,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最主要的特点是描写“山川之美”,语言清丽而简洁。但我以为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它既写出了“古来共谈”的“山川之美”,又写出了“独与其奇”的特别感受,使短短一篇写景小品文具有了特别的内涵。  先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古今共谈”的“山川之美”的?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区区四十字,写尽山川
书名:新国学教育与青少年培养  作者:何世剑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间:2014年  ISBN:9787210068297  定价:48元  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认识、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提升语文素养。由何世剑著、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国学教育与青少年培养》一书着眼于青少年综合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构建了新国学教育理论,并提出了基本策略,旨在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文通过改革高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探索基于PBL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PBL的教学过程,提出应用PBL的若干基本问题。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创新能力;PBL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421-03  PBL-based Learning Applic
陈家明   四川金堂人。字壟,号虎戈,别署乾坤砚堂。中国美协四川分会会员、成都市美协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会员、成都画院特聘画家,成都诗婢家画院特聘画家、都江堰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都江堰文庙书画院执行副院长、四川长江画院国画院副院长、四川金桢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著有《中国骨伤科史插图》《中国盆景艺术史插图》《峨眉山写生线描集》《青城山写生线描集》《名家课堂.老虎画法》等画籍与技法专著。作品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