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防烧损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qi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钢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其质量严重影响到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钢材的生产过程中,加热处理必不可少,然而在加热过程中,钢坯氧化程度高一直是困扰生产企业的难题。本文分析了钢坯在加热炉内氧化烧损的原因,并对降低氧化烧损技术和对策做了相关探讨。
  【关 键 词】加热炉;防烧损;氧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TG15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215-01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原材料工业,被应用于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钢铁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节能减耗,提高经济效益一直是钢铁企业的发展战略。加热炉作为钢铁工业加热的基础设备,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工作特性和操作等因素,会造成钢坯表表面氧化烧损,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因此,研究加热炉氧化烧损的原因及防烧损技术,对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热炉概述
  在钢铁工业中,加热炉加热是轧钢的重要工序,产品的好坏直接受到加热温度的影响。加热炉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加热炉本体,冷却系统,燃烧系统,进出料,排烟系统,余热回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通常分为推钢式和步进式两种。钢坯加热是通过炉内热交换过程进行的,主要有三种方式:对流传热、传导传热以及辐射传热。
  二、加热炉氧化烧损的原因分析
  加热炉的烧损主要表现为加热炉的钢坯氧化烧损,即在加热过程中,钢坯被缓慢氧化生成氧化物,生成氧化铁皮,主要受到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加热炉内的气氛等因素的影响。
  1.加热温度
  钢坯的氧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常温下钢坯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氧化,随着温度的升高,钢坯的氧化速度也随之加快。加热炉的加热温度与钢坯氧化烧损直接呈现指数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铁皮量的增加速度也越大,如下表1所示。
  在生产过程中,加热炉的加热段和均热段的温度一般都在1200-1300℃之间,这个温度段刚好是钢坯氧化速率很快的温度段。
  2.加热时间
  在相同情况下,加热炉钢坯的氧化铁皮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即加热时间越长,氧化铁皮量就生成的越多,钢的氧化烧损越严重,特别是在高温的环境中,这种关系表现的更加明显。
  3.炉内气氛
  加热炉内的炉气通常情况下有CO2、H2O、O2、SO2、CO、H2和N2等,这些气体成分主要取决于加热炉用到的燃料成分、燃烧完全程度以及空气消耗系数,这些气体与钢铁发生的反应也不同。其中与钢铁发生氧化反应的为氧化性气体,主要有O2、CO2、H2O、SO2等,氧化性最强的是O2。
  其中O2能和铁发生反应生成铁的含氧化合物,这些反应为不可逆的氧化反应。CO2和铁以及铁的氧化物能产生可逆的化合反应,生成CO,因此在高温的环境中,可以通过增加CO的浓度来抑制铁的氧化。H2O和铁及其氧化物发生可逆反应生成H2,因此增加H2的含量对防止水氧化钢铁有重要作用。另外,SO2能和铁的氧化物产生反应生成FeS,使氧化铁皮的熔点降低从而使铁皮的熔化加剧。
  三、降低加热炉氧化烧损的技术及对策
  对钢材的加工需要多次的加热过程,在每次加热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氧化铁皮,据不完全统计,整个钢材的生产过程会造成4%-5%的铁皮氧化,这不仅仅是原材料的浪费,还会因钢材氧化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研究降低加热炉氧化烧损的技术和对策对提高钢铁企业原材料利用率及控制钢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优化工业炉型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钢铁的氧化烧损和在炉内加热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在设计工业加热炉时应遵循减少加热时间的原则。通常可采用延长预热段,在预热段使钢材温度达到800℃。充分利用余热,进入加热段后,钢材温度能快速升温。与此同时,也可以降低燃烧产生的气体的排放温度。另外,在均热段可利用耐热滑轨设施,注重炉底水管绝热的使用。这样不仅可以使均热时间得到减少,还可以有效控制氧化量,提高加热效率。
  2.控制空气过剩系数
  加热炉内的空气气氛对钢材的加热效果以及氧化程度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控制好炉内的空气过剩系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加热炉的不同组成部分的不同作用,在加热段,其主要作用是快速加热,使钢材快速升温,因此该段要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空气过剩系数应保持在1.05-1.10之间,为弱氧化性环境。在均热段,炉内环境应为还原气氛,空气过剩系数应相对较小,保持在0.90-0.95之间为宜。在实际的操作应用中,企业应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合适的空气过剩系数,降低钢坯的氧化烧损量。
  3.采用合理的钢坯加热升温曲线
  研究表明,钢坯的氧化速率与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在对钢坯的加热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加热升温曲线对降低钢坯的氧化量具有重要意义。当钢坯处于600-700℃时,钢坯的氧化程度很低,因此,此阶段的加热可以采用缓慢加热。达到700℃时,钢坯的氧化速率开始加快,这时应该加快加热,减少钢坯在高温环境中的加热时间。
  4.推行热送热装制度
  采用热装板坯可以使钢坯的入炉温度达到800℃,入炉后可以快速进行加热加工,大大缩短了钢坯在加热炉内加热的时间,对降低钢坯在炉内高温环境中的氧化具有显著作用。
  5.加强仪表及热工管理
  对炉内温度及空气气氛的控制离不开精确的测量仪器,以及良好的仪表管理制度。在日常的工作中,应按时检测仪表的准确度,防止因仪表出现故障或失灵造成炉内温度和空气气氛测量数据不准,影响到钢坯的加热质量。
  四、结束语
  钢铁的氧化烧损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优化加热设备,加强加热过程的控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降低钢坯的加热烧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霍健.加热炉内钢坯氧化烧损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冶金能源, 2012(2):36-38
  [2] 刘金英,张艳峰.加热炉氧化烧损严重的原因[J].北京:金属世界, 2010(3):55-57
  [3] 刘占增,郑兆平,丁翠娇,曾汉生,张道明.加热炉氧化烧损原因与对策分析[J].辽宁:冶金能源,2004(2):30-32
  [4] 何涛.蓄热式加热炉氧化烧损控制研究[J].北京:冶金能源,2012(6): 34-36
  [5] 夏宏钢.浅谈如何有效降低加热炉钢坯氧化烧损[J].黑龙江:黑龙江冶金,2012(2):28-29
其他文献
目的寻找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相关蛋白.方法利用双向电泳分离Hp的全菌蛋白,应用ImageMaster 2D v3.1软件对3株分离自胃癌患者的Hp菌株、1株胃癌动物模型菌株及9株分离自非胃癌患者的Hp菌株的蛋白图谱进行比较,对目的蛋白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及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应用Mascot软件进行蛋白搜库.结果发现3种蛋白可能与胃癌相关,经肽指纹图谱鉴定,一种为酰基神经氨酸胞苷酰基转移酶,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头颅CT、MRI和手术探讨此类肿瘤的发病率,常见部位,临床特点,手术疗效,预后与手术切除肿瘤程度以及与术后放疗的关系.结果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以20岁以下发病率最高77.4%,以小脑居首92%.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其次共济失调.影像学CT和MRI没有特征性征象,诊断率50%以上,最后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预后与手术切除程度有关,肿瘤全切
目的 报道一例淋巴瘤样丘疹病(LyP)继发蕈样肉芽肿(MF),随访27年,并检测其克隆性是否与疾病相关。方法 比较不同时期的皮肤组织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Southern印迹杂交法,检测皮损组织和外周血标本的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结果 此例在不同时期各具临床病理学特征,增生的淋巴细胞为成熟的Th细胞,且示共同T细胞克隆。结论 LyP继发MF示相同T细胞克隆,克隆性T细胞
目的测试并评价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27具小牛胸腰椎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IS)、髂骨植骨组(IBG)及人工椎体组(AVB)3组,测试屈曲、伸展、侧屈及扭转状态下的载荷-应变、载荷-位移关系变化以及最大载荷时的应力强度及刚度.IBG组、AVB组分别附加前路钢板及后路椎弓根螺钉进行第2次、第3次测试,各组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髂骨植骨组不同状态下应变及位移均大于原始标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Pro/ENGINEER Wildfire 软件的烟灰缸实体三维建模、模具设计和模拟开模、模架设计及模具的数控加工,并为烟灰缸企业提供了生产技术和流程,也为前期产品的研究和后期产品的有效加工提供了实际生产经验。同时,为解决压铸模具在设计和制造中存在的模具的热平衡分析、冷却系统设计、零件的快捷安装和更换及模具的质量和精度等不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关 键 词】
【摘 要】鼠标在频繁的点击后容易出现单击变双击故障,通过分析微动开关结构,并观察点击时的波形,发现因为触点的机械弹性及电压突跳等原因,在开关闭合及断开瞬间会引起电压抖动,造成单击变双击故障,在触点两端并联电容可消除电压抖动。  【关 键 词】微动开关;物理形变;电压抖动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212-01  在频繁使用鼠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