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的策略与实施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9870912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本”。在学校,受教育者才是主人,所有的日常习惯、知识的接受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进行再加工,才能成为有效的习惯和知识。作者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际,实践研究出一套小组合作策略与实施方案,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考核;共同进步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当代教育的走向。合作探究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可采用小组合作完成。以下是我的小组分组策略及具体实施:
  一、 指导思想
  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合理分组,尽可能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合作中来,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上能共同提升。
  二、 小组组建
  按学生的综合实力六类,再分成九个小组,每组六类学生各一名,基本达到使组间公平分配。组长由班内综合实力排名前九名同学担任,分组时组长轮流挑选六类学生各一名加入本组。
  三、 小组文化
  1. 组名
  以组长的名字命名,增强组长荣誉感,针对性更强。
  2. 组规
  组内成员一起制定组规,包括日常行为规范,上课纪律和作业完成考核等,确保组内成员都能明确知道哪些必须做到,哪些坚决不能做。
  3. 目标
  共同制定出组内目标,具体包括:①日常行为目标:九个小组排名的名次目标;②学习目标:小组成员的日常考试平均分、优秀、合格人数排名;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达标人数。
  四、 方案及措施
  组织学生观看《士兵突击》,感受主人公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以及钢七连士兵的集体荣辱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和集体意识。
  1. 小组实施具体方案:
  (1)制定目标
  小组成立后,组织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组规。学习目标制定要根据每位同学实情,不搞一刀切,每位学生的成绩可在班级排名的某个段内,如5到10名,给出一个合理的波动区间,对于没有完成目标的小组内成员要写出说明、原因及整改措施;组规制定要结合校规与班规,可以有自己特色的一些规定,但要在校规班规的约束范围内。组规每周一汇总。
  (2)组内合作,互帮互助
  组内座位选择由组长来确定。如数学课时,按照数学的优劣,1、6,2、5,3、4分成三个同桌,一帮一扶,相互监督,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通过帮、扶、带,使组内成员共同进步。每科的组内成员座位可能都不尽相同。作业由组长指定的负责人统一收发,记录员做好记录。对没有按时交纳作业的同学要记录并适时给予帮扶。
  (3)组间竞争,量化比较:
  组间公平竞争,主要通过日常行为和学业成绩进行量化,由值周班长记录,每周一汇总,一月一评比,期末大评比。主要考核内容及量化标准如下:
  ①迟到、早退每人次扣1分;
  ②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提出批评的一次扣1分;
  ③自习课不认真学习,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者,每人次扣1分;
  ④不交作业每人次扣1分
  ⑤月考成绩优秀者,班级前10名每人3分,前20名每人2分,前30名每人1分,不累计积分
  ⑥小组卫生打扫干净,受到年级表扬,每次1分;
  ⑦寝室卫生打扫干净,受到表扬者,值日生所在小组每人次加1分;
  ⑧积极参与年级或学习组织的大型活动,加1分每人次,获得名次的加分翻倍;
  ⑨骂人,打架等情节恶劣的,按照班规、校规处理,小组周末评比直接末尾;
  ⑩每周末汇总,评比出前三名小组,进行表扬,后两名小组,要接受适当的惩罚。
  2. 小组奖惩措施:
  (1)奖励
  每周小组排名前三的小组,进行表扬,按本周具体情况获取最佳管理小组或最佳合作小组或最佳成绩小组等称号,接受班级同学祝福。期末评比中,小组荣获荣誉多的可优先参与评优评先。
  (2)惩罚
  每周量化最低的两组周末留下来一小时,解决两个问题:
  ①组内每位同学发言,批评与自我批评,反思上周扣分问题及整改措施,形成文字,连续两周倒数,班主任跟进督查。
  ②对本周的作业进行周清,重做本周周考内容,完成后再离校。
  通过奖惩措施,让学生意识并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集体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形成好品质习惯,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五、 困惑与思考
  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实施过程中,也还有很多的疑惑和思考:1. 按学生的综合实力分类,难度较大不好操作,实施中很难严格把握,会造成组间较大差异,如何处理;2. 是否所有学生都适合小组学习,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更适合自我学习,交流性学习反倒会干扰他的积极性,如何应对;3. 部分学生集体荣誉感不强,我行我素,缺乏担当,造成组内不团结,如何解决;4. 制度与实施脱节,有些规定制度难以有效实施,如何改进;5. 小组成员或组长多长时间重新划分,还是固定不动,有待商讨;6. 分组时都不想要的问题学生如何处理;7. 每天组内所有同学的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是否影响了记录员的正常学习,记录员是否公正记录,如何监督;8. 某些小组成员很难参与课堂活动,并且从来不愿展示,怎么办;9. 关于奖励,怎样奖能最大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0. 关于惩罚,怎样做才能够有真正起到震慑并不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等等问题,这是我在实际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些疑问,也是我的一些思考。
  总之,合理建设小组,通过学生间合作、交流、探究,增加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学生在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学生不再单打独斗,通过合作,通过团队,有效解决问题,不仅达成了目标,更使学生在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未来的社会需要团队合作,现在的学生需要进行必要的训练,小组合作无疑是最佳选择。我坚信,只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定能最大化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定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元根.《从可操作性角度谈数学课程改革》.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叶尧城等.《高中數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其他文献
摘要:自卑已经成为中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克服中学生自卑心理谈了一些做法。如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以情感人,以爱育人,唤醒自卑学生的自爱心;目标的确定要量力而行;及时洗刷学生内心的阴影,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家校共建,积极引导,使他们在平等温馨的气氛中自由愉快地生活、学习,彻底消除自卑心理。  关键词:健康心态;面对挫折;培养意志;消除自卑心理
摘要:时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悄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热点、新驱动,而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对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标(2011版)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生活化教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强化生活化教学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注意关注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  关键词:教师素养;
摘要:游戏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角色扮演更是一个被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它是具有创造性的。幼儿自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比如医生需要穿好白大褂带好听筒,营业员是买卖东西的等。这些不同的角色都是孩子们对未来社会所起的作用的初步经验,也是反映幼儿个人生活的一種游戏。  关键词:幼儿角色游戏;巧妙投材;观察实录  巧妙投材,不仅是幼儿开展游戏的物质基础,更是幼儿表现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水平的重要支柱。什么
摘要:“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心理不正常,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就将成为了心理障碍。这种障碍必将影响学习,生活,工作。从这个角度讲,人的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所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得。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人格品质;科学的生活方式  教育部曾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这样的任务:依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