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基础形式在纠倾加固工程中的应用与有限元分析

来源 :施工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gu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沈阳市某高层住宅楼纠倾加固工程,采用转换桩基础形式与桩端卸荷相结合的方案,建立计算模型,确定桩基础与土体的具体参数,对加固过程中改变基础形式的方法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基础形式的改变在高层建筑纠倾加固中起到的作用、机理及加固过程中基础的实际受力情况,并分析不同加固阶段桩身应力及地基土应力、荷载传递效果等,优化转换基础过程中桩基受力变化及加固方案。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将钻孔灌注桩和压力平衡式顶管技术结合的新型成桩方法,顶管桩可解决存在既有建筑时围护结构打设和穿高水头承压水层成桩困难等问题。通过低净空环境下顶管桩施工现
以某矿场中细碎车间4个独立支承的圆锥式破碎机基组为背景,在破碎机启动运行工况下,基组振动异常,基础与地坪交接处出现裂缝。现场对4个基组进行动力特性测试,判别振动状况是
依托重庆新宋家沟1号隧道改扩建工程,针对Ⅴ级围岩地段隧道扩建施工工法问题开展了具体研究。基于既有类似工程的调研分析,结合工程实际,将原设计的CD法优化为超前小导管支护
以某超高层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结构体系为工程背景,依据模型动力试验相关理论设计制作1/15结构缩尺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模拟地震动,分析吊臂处于不同仰角时,地震激励方向、
近日,太焦高铁全线最长的隧道——珏山隧道顺利贯通。珏山隧道全长13 421m,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境内,是太焦高铁全线最长隧道,也是我国最长临近既有线施工的高铁双线隧道,
10月19日22:00,在杭州市淳安县威坪境内的千黄高速岭方线大桥的工地上,当中间2块梁板成功合龙那一刻,现场瞬间响起一片欢呼声、鼓掌声,响彻山谷。这意味着千黄高速第一座刚构
协同应用围护结构保温、空调及照明系统改造、能耗管理制度优化等多种节能措施,对某星级酒店进行了系统性节能改造。通过红外摄像分析了改造后外墙立面温度分布,改造后外墙立
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地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5类绿色特征指标,即综合判定能耗、材料消耗、人力投入、噪声、扬尘的绿色度高低。首先介绍定性评价、基于统计分析
对一些内部大空间、层高较高的既有建筑,往往会出于不同的使用目的在室内建造轻钢夹层,但如果没有经过良好的设计,夹层楼面便易出现竖向振动舒适度问题。以某高层建筑中的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