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健康测评》实验课程与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学生健商的影响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l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体质、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等相关知识协同创新模式,体现“育人”与“育体”的协同培养模式,构建“一体三维五健型”《体质健康测评》实验课程内容与体系。探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质健康测评》课程的功能与效果,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想的健商提供参考性建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学处理等方法,通对对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随机进行抽样,调查其健商现状水平,并针对高年级学生附加调查其学习《体质健康测评》课程后,对本课程的了解及学习本课程后对健商的影响。从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生活技能等5大方面进行具体测试,并从全局上来测试他们的健商,形成一个清晰的量化指标。结果:从高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得出,《体质健康测评》课程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技能维度有一定的影响,而对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维度的影响较小。结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商普遍偏低,在5个维度方面,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生活技能方面健商指数平均值处于比较理想状态,而自我保健和健康知识方面健商指数平均值处于值得警惕状态;《体质健康测评》课程对于学生健商的影响起到了一定作用。建议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知识及加强教师健商理念再教育,并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来加强学生的健商。
  关键词:健商商数;《体质健康测评》;体育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662(2015)09-0031-07
  健商是健康商数(Health Quotient,HQ)的缩写,代表着一个人所具有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能力和水平。目前世界各国都纷纷以健商为标准来发展各国的医疗体系,提高生活质量。例如:美国通过对健商的研究来发展和研制健康食品;日本通过对健商的研究来开发和研制医疗器械和设备;德国通过对健商的研究来创建生活环境等。20世纪40年代,WHO首次提出人类健康计划,体质健康既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健商必须具备的5要素是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健康和生活技能,其强调的身心健康是通过自我保健来取得最佳健康,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学习《体质健康测评》,了解、掌握测量与评价正常人体形态、功能与身体素质的方法,掌握测量与评价运动对人体体质影响的方法,它的目的在于让人们自己主宰自己的健康。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对健商的认识是当代大学生健康生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会使高校体育在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归纳吸取了如林子等总结提出的高校体育教育倡导健商理念,确立健商文化教育、培养合格的健商人才既是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呼得等研究表明在高校体育保健教学中,我们应把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健商作为关键,借此来促进学生对健康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王东海等得出结论:我们现在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缺乏,需加强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商水平,这对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对大学生健商的培养就显得很重要。《体质健康测评》是2007年湖南师范大学为实验教学改革而设立的一门独立应用性实验课程,并于2009年出版了配套教材《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本文通过建立体质、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等相关知识协同创新模式,体现“育人”与“育体”的协同培养模式,构建“一体三维五健型”《体质健康测评》实验课程内容与体系。以国家特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为依托,以教育部通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研究开设《体质健康测评》,并进行协同创新改革,使学生坚持“健康第一”,掌握体质健康测评,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及教材接轨,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将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做到体育教师对健商的传播和教育起着“导航”作用,对他们的学生负有“教之导之”、“时雨化之”的职责。新形势要求体育教师由“教练型”向“学者型”转变,要求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素养,有选择、加工、整合教材的能力,有全面的技能水平以及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能力等。目的是为了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对健商的认识及建立健商理念,提高学生自身保持健康的能力的同时教会别人如何测评与提高其促进健康的能力,这是当代大学生健康生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会使高校体育在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中发挥更大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首先把《体质健康测评》实验课程与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体三维五健型”《体质健康测评》实验课程与体系。建立课程后,以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低年级体育教育专业随机抽取的30名学生作为未上《体质健康测评》课前的实验对象,高年级随机抽取30名学生作为上《体质健康测评》课后的实验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2001-2015年中国知网(www.cnki.net)等网站的“中国期刊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国家体育总局(www.sport.gov.cn)和中国学校体育(WWW.zgxt.chinajournal.net.cn)等,输入有关健商、体质、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保健等关键词,筛选了38篇相关文献和研究作为参考。
  1.2.2问卷调查法 采用谢华真教授编制的健康商数量表,问卷发放方式采用现场发放,当面回收。本次调查是针对高年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质健康测评》课程后的,测量抽取的人员与测量健商时的人员相同,在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高年级和低年级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60份问卷,回收60份,有效率100%。
  1.2.3测量法 采用谢华真教授的健康商数量表,包含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和生活技能5个问卷量表,每表4个部分,每部分5题,共20题,五表合一,全卷100题,一次性完成。每题供试者7个答案选择,分别记0分至6分,5个题的分相加即为该部分的总得分,再除以3,为实际得分,即该部分的健商指数。4个部分的实际得分总和除以4为受试者各量表的健商指数(图1)。   1.2.4统计学处理 对于研究过程所收集的所有数据资料,针对学习《体质健康测评》课程前后对健商的影响做出比较分析。
  2.《体质健康测评》实验课程与体系的构建
  以“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商理念为教学理念,调查体育专业学生的“健商”相关情况,在保持原来实验项目的基础上添加健商相关的实验项目(如健商测评类、生活方式测评类实验项目),新增协同创新类实验项目(如非正常状态下体能素质测评类、身体运动功能筛查、心理适应和突发事件应对类项目等实验项目),构建“一体三维五健型”《体质健康测评》实验课程内容与体系;设立“一体三维五健型”《体质健康测评》实验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必要的健康知识,掌握保持健康的技能和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参考性意见,并促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让学生自己学会评价自己的体质和健康情况,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对健商的认识,在提高学生自身保持健康能力的同时,教会别人如伺测评和提高其保持体质和健康的能力,成为合格的健康人才,为体育学科充分展现特有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一体三维五健型”(图2)具体内涵如下:
  “一体”是指体质为主线,以体质涵盖的5个范畴是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心肺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状态及适应能力。
  “三维”是体质、健商和健康3方面的相关知识融会一起,建立1个了解、测评和促进健康的体系。
  “五健”既包括体质5个范畴、健商的5个要素、也包括健康概念本身的5个维度。“五健”体现健商必须具备的5要素是自我保健、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精神健康和生活技能,其强调的身心健康是通过自我保健来取得最佳健康,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同时,“五健”体现健康概念的5个维度,即智力正常、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崇高等。
  主要内容包括了身体形态测评类项目、心肺功能测评类项目、身体素质类测评项目等14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学生体质健康的综合测评等8个设计性实验项目,社会适应能力的测评1个项目,学生心理健康的测评2个项目,共34学时。保持原来的实验项目,添加健商相关的实验项目如健商测评类、生活方式测评类实验项目,新设计创新类实验项目如健商测评类、生活方式测评类、非正常状态下体能素质测评类、心理适应和突发事件应对类项目等实验项目。例如在非正常状态下体能素质测评类和突发事件应对类项目方面,通过各种生存模拟的教学,了解自身身体素质的薄弱环节,以及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逃生时身体的承受能力,加强学生在各种非正常状态下进行走、跑、爬、攀登、跳跃等素质的提高。同时,加大学生对身体素质薄弱环节锻炼的意识和力度,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从事体育锻炼,不断改善在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在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类项目方面,通过课程教学中案例分析、情商教育及心理拓展项目,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会生存的过程中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团队合作意识类项目方面,通过团队挑战项目、逃生模拟练习等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团队问沟通、协助、配合,发挥集体的力量克服困难。通过活动中角色的转换,使学生亲身体验在困境中帮助别人与被别人帮助的感受。在学会做人的过程中树立对自我、群体、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竞争意识,提高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构建“一体三维五健型”实验课程《体质健康测评》内容与体系(图3),然后选取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等进行的实践进行实验研究,实践教学前后对实验对象健康体适能和健商相关指标进行测试。
  3.结果与分析
  3.1《体质健康测评》对自我保健的影响 自我保健就是要自己主宰自己的健康命运,不要把一切都交给专家。也就是说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乐观的信念和对自己身体固有的自我康复力量的认可来控制疾病,达到最佳健康水平,它包含4个方面:对身心健康的看法、对控制疾病的态度、对身体和情感状态的认识以及具有积极的个性。
  由图4可以看出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自我保健维度的现状,高年级学生在自我保健方面处于比较理想状态的大约占47%,而值得警惕状态的却占50%,糟糕状态的也大约占3%;低年级学生在自我保健方面,处于比较理想状态的大约占47%,值得警惕状态的占50%,糟糕状态的大约占3%;总的呈现出一种处于健商指数较低的状态,而且处于糟糕状态的人数不容小觑。通过调查还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在自我保健方面高年级学生的健商指数平均为5.606,相对来说低年级学生5.669较高一些,但2个年级都是处于值得警惕状态,这也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关心不够。夏建松等运用健商理论对高校学生进行健商问卷测试,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健商测试成绩分布不均,出现两头少、中间多的现象;各专业由于所学的内容和开设的课程不同,健商水平有所差异,医学和体育专业好于其它专业;各年级综合成绩进行比较,三年级最好,四年级最差。
  从表1可看出,被调查者中,对于学习《体质健康测评》课程后对获得自我身心健康的方法的影响,有3.3%的人认为一点也没有,有36.6%的人认为只有很少的影响,有53.3%的认为影响相对一般,有6.7%的人认为影响较大。相对来说女生从思想认识上较男生更加重视对自身的身体保健,在保健方面比较注重以健身、塑形、调节心理为主,而男生一般不太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从思想意识上就重视不够,而且在追求整体健康中,对自己的生理条件与精神之间、情绪和心灵之间的感受不太明显。对于学习完这门课后,有相对较多的学生认为一般能收获到自我处理疾病和不适的措施,但是还有6.7%的学生认为没有获得这个知识;学习完这门课后对于自我身体和情感状态的意识的影响有60%的学生认为是一般,有10%的学生影响很多;有6.7%的学生认为学习完这门课后对于自我培养积极的个性有—定的影响。   3.2《体质健康测评》对健康知识的影响 健康知识是对健康和疾病的概念、食品营养与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它包括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与健康有关的所有知识。从图5中可看出,高年级学生在健康知识方面,处于比较理想状态的大约占23%,值得警惕状态的大约占77%;而低年级学生中处于理想状态的大约占3%,比较理想状态的大约占37%,值得警惕状态的大约占53%,糟糕状态的大约占7%。这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知识的健商指数都较为不理想,而且通过数据统计发现高年级学生健康知识的健商指数平均数只有5.136,低年级学生的为5.530,都处于值得警惕状态。陈爱莉通过对北京市普通高校本科4个年级学生健商测试可以看出:问卷涉及所有问题得分最高没超过8分的,说明学生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健商对健康的重要性,要想达到更好的健康状态需要多加努力。低年级学生健商的整体水平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说明他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较高,表现的态度积极,并已付诸行动。相反,高年级学生的健商状况较差,需要积极改善。孙婷等调查发现吉林省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健商总体水平中等偏上,最突出的问题是健康知识缺乏和低健康效能。
  从表2中可看出,只有3.3%的人认为学习《体质健康测评》后没有加强自身对医疗保健方面知识的掌握;学习完《体质健康测评》课程,70%的学生认为对掌握关于维护健康的知识有一定的影响,正如没有健康知识是不会健康这句话所说的,拥有良好的健康知识对于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门课中,对于身体形态和生理生化等指标进行了介绍,有些还进行了深入了解;大约6.6%的人认为没有学习到这方面的知识,46.6%的人认为只有很少的影响,46.6%的人认为只有一般的影响,这表明《体质健康测评》课程的效果学习到的知识对于自身健康的监测作用还有待提高。
  3.3《体质健康测评》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由图6看出,在生活方式方面,高年级学生处于比较理想状态的大约占57%,值得警惕状态的大约占43%;低年级学生处于理想状态的大约占3%,比较理想状态的大约占57%,值得警惕状态的占40%;而且通过调查的数据统计还发现在生活方式方面,高年级学生的健商平均指数只有6.078,低年级学生只有6.286,都是处于比较理想状态,但是指数相对偏低。这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生活方式方面的健商较低。苏静等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受益于健康教育的结果很不乐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中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问题较多,学生对自身的健康重视不够,健康的自我管理还有待提高。
  从表3中可以看出,10%的学生认为学习《体质健康测评》课程对于注意饮食营养及习惯没有一点作用,且50%的学生认为只有很少的影响;23.3%的学生认为学习完这门课后对于改善日常生活作息没有一点影响。日常生活作息主要是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以及外在环境所造成,对于《体质健康测评》课程虽然有学到正确的生活作息,但是很多人还是会坚持以前不健康的生活作息。
  3.4《体质健康测评》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由图7可以看出,在精神状态方面,高年级学生处于比较理想状态的占60%,值得警惕状态的占40%;低年级学生处于理想状态的大约占3%,比较理想状态的大约占47%,值得警惕状态的占50%;而且调查的数据显示,在精神状态方面,高年级学生的健商指数平均数为6.225,而低年级的为6.136,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精神状态方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健商指数也较低。熊建萍调查发现我国部分高校女大学生总的健商指数、人生技能和健康知识3个方面存在家庭所在地问极为显著的差异性,精神状态方面存在家庭所在地问显著的差异性。另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由于体育及文化课的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就业压力等,加之体育大学生特有的好强特性会使我们更容易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中,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容易感到疲劳、焦躁、紧张,这些都是造成这一结果可能存在的原因。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个人信仰是一种很奇怪的领导思想,它可以指导人们达到所要达到的目的,好的信仰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但反之不好的信仰也会害了一个人。《体质健康测评》这门课没有涉及培养个人信仰这一方面的,所以出现46.6%的学生认为没有一点影响,关于这方面还有待加强改革与研究;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拥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对于我们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46.6%的学生觉得学习完这门课只有很少的增强抗压能力,则表明这门课对于抗压能力的培养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阐述。
  3.5《体质健康测评》对生活技能的影响
  如图8所示,在生活技能方面,高年级学生处于比较理想状态的占60%,值得警惕状态的占40%,低年级学生处于理想状态的大约占7%,比较理想状态的占53%,值得警惕状态的占40%;而且数据统计得出在生活技能方面,高年级学生的平均健商指数是6.306,低年级是6.625,同样都处于比较理想状态。不过在当今社会竞争严峻、人际关系日益淡漠与复杂,这些会引发各类生理、心理疾患的因素存在。“健商”的开发与提高关键在于学生对健康的深刻认识、理解与感悟,其关键是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体验和领悟,使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感悟与提升。我们每个人都应通过重新评估个人的生活环境,包括供养系统的关系、工作和私人关系来改善和提高个人的核心生活技术,营造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社会生活范围,从而保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生活技能是指一个人应付日常生活的能力,包括改善家庭和工作环境、获得社会照顾和支持、维护人际关系等。从表5我们看出,在学习完这门课后,大多数人认为对掌握生活技能的影响只有一点点,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方面知识我们都是介绍性的,上课时都是顺带讲的;53.3%的学生觉得学习完这门课后,对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是一般的。在《体质健康测评》课程中,我们有专门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对于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要实践,我们学习的只是理论性的,所以没有达到很好的作用。
  4.结论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商普遍偏低,在5个维度方面,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生活技能方面健商指数平均值处于比较理想状态,而自我保健和健康知识方面健商指数平均值处于值得警惕状态。
  2)《体质健康测评》课程对于学生健商的影响起到了一定作用。在学习完《体质健康测评》课程后,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视程度、自我保健知识、健康知识及生活技能有一定影响,而对生活方式及精神健康的影响有待加强。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