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课堂发言评价机制建构之初探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76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课堂发言评价,是对学生的应答反应活动的目的性与情景性所做出的评价,学生课堂发言评价是一种即时性、形成性的评价。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课堂发言评价机制,保护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发言、协调不同类型的发言,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在学生想发言、敢发言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具有批判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课堂发言  评价机制建构  初探
  一、建立课堂发言评价机制的必要性。
  “知识中心”的中国课堂现状致使学生习惯于接受知识,不能通过高效的课堂发言参与课堂,尤其对于南方学生而言,由于南北方差异及语言体系不同,南方学生在语言表达以及语言转换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南方学生的语言表达缺乏自信,不能清晰、流畅、高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打击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优化评价管理制度,对实现学生课堂高效发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条件,为达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层次及教学问题设计,从学生课堂发言的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能提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能力与学生有效发言的能力。
  课堂发言是指学生在课堂中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做出的即时性应答,也反映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课堂發言评价机制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发言、协调不同类型的发言,进而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促使学生在课堂发言中形成自信、高效表达、善于尊重与倾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思维等核心素养,这为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适应力和应变力的终身学习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发言评价探究与实践
  (一)设定评价标准
  学校对学生课堂发言评价主要围绕阳光自信、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内容正确、观点独特五个维度进行评价。
  一是阳光自信。学生回答问题要举手示意,当老师点名让其回答时,学生起身站在座位旁边,抬头挺胸。如果需要上台发言,表达观点或陈述较长的内容时,需要说:“请听我说/读”;回答结束时应该说:“谢谢大家!我说/读完毕。”(具体形式各班可根据自己科目的特点进行规定)。二是声音洪亮。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吐字清晰,能让全班学生听清楚。三是语言流畅。学生课堂发言要说完整的语句,认真组织语言,注意表达的流畅性和逻辑性。四是内容正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先行认真思考,能正确并比较全面的回答问题。五是独特与创新。学生能对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观点具有独特性与创新性。
  (二)确定评价方式
  1、课堂评价。科任老师每节课针对课堂提问,及时在黑板上从5个维度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所在的小组进行评价(可以是1个方面,也可以是多个方面),以写“正”字、或贴小花、加分等方式对所评价的维度进行累计。对课堂发言表现突出(针对5个维度)的学生将姓名记录在“特别表扬”栏。
  2、课后统计。科任老师每节课后需填写《学生课堂发言评价表》,每周五由班主任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统计,并组织表彰。表彰方式由各班级拟定。
  3、每月统计。班主任每月对受到“特别表扬”的学生进行统计,综合学生各方面表现情况后评出该班级优秀学生,报学生发展中心统一进行表彰。
  (三)组织师生培训
  由于部分教师生对课堂发言评价的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新进教师),对评价表的使用要组织教师对评价体系进行解读。学校课程教学中心针对评价原则及方式统一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学生发展中心组织班主任利用班会课,针对评价内容及方式对各班学生进行培训。
  (四)深化教学研讨
  落实教学设计。学校统一要求各科组在教学设计内对课堂教学提问进行论证和布置,设计有价值、有意义的有效问题,减少简单、对答式的无效问题,进一步研究具有结合知识重难点的开放式、综合性的有效问题。
  开展组内研讨。学校要求各科组要针对学生课堂发言的形式、内容及评价进行组内研讨,通过研讨进一步提升教师提问的水平,培养学生敢于、善于发言的能力,并组织人员对学生发言过程性提升进行个案跟踪,通过前测与后测的对比,梳理个案成果。
  推行展示课。学校将围绕各班学生课堂发言的形式、内容以及评价等方面,组织开展全校性汇报展示课,同时进行专题研讨。通过开放日、交流活动等扩大研究的影响力。
  就孝德学校自身而言,作为南方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前瞻性地思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学校的重要使命。在教学研究更关注课堂教学的当下,对学生课堂发言评价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尤其忽视低年段学生的语言训练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重视学生课堂发言与评价,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一、什么是首因效应  “印象”往往是认知他人采取相应行动的重要依据。“首因效应”是社会认知印象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以后的认知评价与交往影响最大,也行“第一印象效应”或“先入为主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某人的首次形象及行为方式对他人所产生的心理定势现象,我们称之为第一印象效应。在教学实际中,教师的首次形象及教学行为方式对学生所产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心理定势,我们称之为教学
期刊
摘要:家国情怀是每个中华儿女融入血脉的价值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承的优秀品质。大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将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社会贡献度。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时,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将他们个人发展与国家兴旺紧紧结合。学校层面制定实施目标,提高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质量,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效果。构建家国情怀培育的校园文化,张贴苦难主题的革命文化海报,开展苦难主题阅读会、读书分享会等,使大学生有表达自身情感的平台。将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部已经全面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也就是“1+X”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以“1+X”证书制度开展教学改革,使教学体系构建以“1+X”证书制度为依据,进而为国家更好的输送技术型人才。本文以“1+X”证书制度为根本,讨论了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1+X”证书;高职计算机应用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  引言: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
摘要: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始终是其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学生如果可以具备较高的英语阅读技能,不仅可以提升其语言能力,也可以扩展其学习能力。相应的,这也是其它语言技能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高校的英语泛读教学活动中,则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精读教学的有效补充。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带领学生快速、广泛、大量的阅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优
钢琴集体课是一门以学习钢琴弹奏为基本目的,综合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编配、简易作曲、即兴伴奏等教学内容的音乐基础教程。通过键盘弹奏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同时加强对学生听觉、记忆、视谱、视奏、创造力等音乐素质训练和能力的全面培养。它是应现阶段普通高校音乐课程设置需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学习平台的专业基础课程。钢琴课教学是高师音乐学等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学组成部分,
期刊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 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抗炎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用Ⅶ型胶原酶注射到大鼠右侧苍白球诱导脑出血模型,并用APS干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NF-xB表达的动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术后3d血肿周围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及神经行
期刊
摘要: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政府职能部门在落实国家政策、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思想教育作为水利事业单位势在必行的工作必须革新理念,激励理论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发挥了积极作用,本门以水利事业单位为载体就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设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激励理论 水利 事业单位 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应当被视为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重心有效开展,有利于增强事业单位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
摘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被贯穿到各个阶段的学习生涯中。素质教育提出不仅要总是学生在智育方面的发展,还要提高学生在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加大了学校对教育质量的要求,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的一段,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教育质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对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阶段;教育管理;学生发展  初中作为小学和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学数学课堂生本有效评价的部分进行探讨。如何借助“学生课堂发言评价表”这个抓手,实现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将学生的表现进行可视化呈现。从而据此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他们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中学数学 学生课堂发言评价表  一、为什么要注重学生课堂表现的有效评价  学生的表现是评价课堂是否有效一个
摘要:党史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新形势,探究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模式,进一步凸显党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模式探究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