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课堂发言评价,是对学生的应答反应活动的目的性与情景性所做出的评价,学生课堂发言评价是一种即时性、形成性的评价。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课堂发言评价机制,保护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发言、协调不同类型的发言,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在学生想发言、敢发言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具有批判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课堂发言 评价机制建构 初探
一、建立课堂发言评价机制的必要性。
“知识中心”的中国课堂现状致使学生习惯于接受知识,不能通过高效的课堂发言参与课堂,尤其对于南方学生而言,由于南北方差异及语言体系不同,南方学生在语言表达以及语言转换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南方学生的语言表达缺乏自信,不能清晰、流畅、高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打击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优化评价管理制度,对实现学生课堂高效发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条件,为达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层次及教学问题设计,从学生课堂发言的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能提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能力与学生有效发言的能力。
课堂发言是指学生在课堂中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做出的即时性应答,也反映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课堂發言评价机制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发言、协调不同类型的发言,进而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促使学生在课堂发言中形成自信、高效表达、善于尊重与倾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思维等核心素养,这为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适应力和应变力的终身学习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发言评价探究与实践
(一)设定评价标准
学校对学生课堂发言评价主要围绕阳光自信、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内容正确、观点独特五个维度进行评价。
一是阳光自信。学生回答问题要举手示意,当老师点名让其回答时,学生起身站在座位旁边,抬头挺胸。如果需要上台发言,表达观点或陈述较长的内容时,需要说:“请听我说/读”;回答结束时应该说:“谢谢大家!我说/读完毕。”(具体形式各班可根据自己科目的特点进行规定)。二是声音洪亮。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吐字清晰,能让全班学生听清楚。三是语言流畅。学生课堂发言要说完整的语句,认真组织语言,注意表达的流畅性和逻辑性。四是内容正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先行认真思考,能正确并比较全面的回答问题。五是独特与创新。学生能对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观点具有独特性与创新性。
(二)确定评价方式
1、课堂评价。科任老师每节课针对课堂提问,及时在黑板上从5个维度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所在的小组进行评价(可以是1个方面,也可以是多个方面),以写“正”字、或贴小花、加分等方式对所评价的维度进行累计。对课堂发言表现突出(针对5个维度)的学生将姓名记录在“特别表扬”栏。
2、课后统计。科任老师每节课后需填写《学生课堂发言评价表》,每周五由班主任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统计,并组织表彰。表彰方式由各班级拟定。
3、每月统计。班主任每月对受到“特别表扬”的学生进行统计,综合学生各方面表现情况后评出该班级优秀学生,报学生发展中心统一进行表彰。
(三)组织师生培训
由于部分教师生对课堂发言评价的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新进教师),对评价表的使用要组织教师对评价体系进行解读。学校课程教学中心针对评价原则及方式统一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学生发展中心组织班主任利用班会课,针对评价内容及方式对各班学生进行培训。
(四)深化教学研讨
落实教学设计。学校统一要求各科组在教学设计内对课堂教学提问进行论证和布置,设计有价值、有意义的有效问题,减少简单、对答式的无效问题,进一步研究具有结合知识重难点的开放式、综合性的有效问题。
开展组内研讨。学校要求各科组要针对学生课堂发言的形式、内容及评价进行组内研讨,通过研讨进一步提升教师提问的水平,培养学生敢于、善于发言的能力,并组织人员对学生发言过程性提升进行个案跟踪,通过前测与后测的对比,梳理个案成果。
推行展示课。学校将围绕各班学生课堂发言的形式、内容以及评价等方面,组织开展全校性汇报展示课,同时进行专题研讨。通过开放日、交流活动等扩大研究的影响力。
就孝德学校自身而言,作为南方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前瞻性地思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学校的重要使命。在教学研究更关注课堂教学的当下,对学生课堂发言评价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尤其忽视低年段学生的语言训练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重视学生课堂发言与评价,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课堂发言 评价机制建构 初探
一、建立课堂发言评价机制的必要性。
“知识中心”的中国课堂现状致使学生习惯于接受知识,不能通过高效的课堂发言参与课堂,尤其对于南方学生而言,由于南北方差异及语言体系不同,南方学生在语言表达以及语言转换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南方学生的语言表达缺乏自信,不能清晰、流畅、高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打击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优化评价管理制度,对实现学生课堂高效发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条件,为达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层次及教学问题设计,从学生课堂发言的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能提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能力与学生有效发言的能力。
课堂发言是指学生在课堂中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做出的即时性应答,也反映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课堂發言评价机制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发言、协调不同类型的发言,进而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促使学生在课堂发言中形成自信、高效表达、善于尊重与倾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思维等核心素养,这为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适应力和应变力的终身学习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发言评价探究与实践
(一)设定评价标准
学校对学生课堂发言评价主要围绕阳光自信、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内容正确、观点独特五个维度进行评价。
一是阳光自信。学生回答问题要举手示意,当老师点名让其回答时,学生起身站在座位旁边,抬头挺胸。如果需要上台发言,表达观点或陈述较长的内容时,需要说:“请听我说/读”;回答结束时应该说:“谢谢大家!我说/读完毕。”(具体形式各班可根据自己科目的特点进行规定)。二是声音洪亮。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吐字清晰,能让全班学生听清楚。三是语言流畅。学生课堂发言要说完整的语句,认真组织语言,注意表达的流畅性和逻辑性。四是内容正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先行认真思考,能正确并比较全面的回答问题。五是独特与创新。学生能对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观点具有独特性与创新性。
(二)确定评价方式
1、课堂评价。科任老师每节课针对课堂提问,及时在黑板上从5个维度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所在的小组进行评价(可以是1个方面,也可以是多个方面),以写“正”字、或贴小花、加分等方式对所评价的维度进行累计。对课堂发言表现突出(针对5个维度)的学生将姓名记录在“特别表扬”栏。
2、课后统计。科任老师每节课后需填写《学生课堂发言评价表》,每周五由班主任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统计,并组织表彰。表彰方式由各班级拟定。
3、每月统计。班主任每月对受到“特别表扬”的学生进行统计,综合学生各方面表现情况后评出该班级优秀学生,报学生发展中心统一进行表彰。
(三)组织师生培训
由于部分教师生对课堂发言评价的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新进教师),对评价表的使用要组织教师对评价体系进行解读。学校课程教学中心针对评价原则及方式统一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学生发展中心组织班主任利用班会课,针对评价内容及方式对各班学生进行培训。
(四)深化教学研讨
落实教学设计。学校统一要求各科组在教学设计内对课堂教学提问进行论证和布置,设计有价值、有意义的有效问题,减少简单、对答式的无效问题,进一步研究具有结合知识重难点的开放式、综合性的有效问题。
开展组内研讨。学校要求各科组要针对学生课堂发言的形式、内容及评价进行组内研讨,通过研讨进一步提升教师提问的水平,培养学生敢于、善于发言的能力,并组织人员对学生发言过程性提升进行个案跟踪,通过前测与后测的对比,梳理个案成果。
推行展示课。学校将围绕各班学生课堂发言的形式、内容以及评价等方面,组织开展全校性汇报展示课,同时进行专题研讨。通过开放日、交流活动等扩大研究的影响力。
就孝德学校自身而言,作为南方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前瞻性地思考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学校的重要使命。在教学研究更关注课堂教学的当下,对学生课堂发言评价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尤其忽视低年段学生的语言训练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重视学生课堂发言与评价,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