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子宫体积、卵巢体积(OV)、子宫内膜厚度(ET)联合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断为PCOS的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育龄期女性53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PCOS患者不同停经时间和促排卵治疗后是否排卵进行分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PCOS患者治疗前子宫体积、OV、E
【机 构】
: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在职研究生 325035;柯抒晨现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 3252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32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子宫体积、卵巢体积(OV)、子宫内膜厚度(ET)联合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断为PCOS的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育龄期女性53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PCOS患者不同停经时间和促排卵治疗后是否排卵进行分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PCOS患者治疗前子宫体积、OV、ET、卵巢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卵巢动脉搏动指数(PI)以及治疗周期中注射绒促性素前后、排卵后7 d上述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子宫体积、RI、PI均低于对照组[(30.28 ± 11.37)cm3比(38.41 ± 13.02)cm3、0.31 ± 0.04比0.73 ± 0.09、0.86 ± 0.24比1.16 ± 0.32],OV、ET、PSV均高于对照组[(15.04 ± 3.06)cm3比(6.35 ± 1.32)cm3、(1.32 ± 0.41)mm比(0.64 ± 0.16)mm、(12.27 ± 2.83)cm/s比(9.37 ± 1.5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不同停经天数的各组PCOS患者子宫体积、O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经10 ~ 15 d组、停经16 ~ 30 d组、停经31 ~ 90 d组、停经>90 d组患者ET和PSV随停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RI和PI随停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排卵治疗后,53例PCOS患者中,48例促排卵成功,5例促排卵失败。促排卵成功组患者在注射绒促性素日、黄体中期时,OV、ET、PSV低于同时期促排卵失败组,子宫体积、RI、PI高于同时期促排卵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绒促性素日,促排卵成功组ET、RI、PI均低于黄体中期,PSV高于黄体中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子宫体积、OV、ET、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检查PCOS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95% CI 0.795 ~ 0.968)、灵敏度(95.0%)和特异度(80.2%)均高于单一检查(P<0.05)。
结论子宫体积、OV、ET联合卵巢血流动力学有利于观察PCOS患者卵巢功能情况和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发育潜能,对PCOS患者病情的评估、指导临床诊疗有良好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图像分析探究乳腺癌术后全乳房放疗中的皮肤定位摆位误差。方法选择2019年1—8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辅助放疗的乳腺癌保乳手术术后患者80例。治疗计划中为每位患者创建CT定位图像,放疗过程中在对患者摆位完成后扫描获得锥形束CT(CBCT)验证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将CT定位图像和CBCT验证片叠加至每位患者皮肤表面位置。测量乳头-肺(X轴)方向和颅尾(Y轴)方向的等中心偏差以及叠加图像X、Y轴旋
1例31岁孕妇在剖宫产围术期为预防感染接受头孢硫脒2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用药前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为166×109/L。在第2次用药后(术后21 h)常规行血细胞检查,发现PLT 40×109/L。术后30 h时PLT降至最低(14×109/L),患者无出血症状。停用头孢硫脒,给予输注血小板、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和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对症支持治疗
1“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rn“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是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和建军根本原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
1例71岁男性患者因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局麻下接受主动脉弓造影+全脑动脉造影+右侧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使用的对比剂为碘克沙醇注射液。术前患者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术后10 h患者出现发热、嗜睡、饮水呛咳、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左侧肢体肌力和肌张力减低及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头部磁共振成像(MRI)示右侧大脑皮层信号增高、脑沟变浅,考虑为碘克沙醇引起的对比剂脑病。给予补液、糖皮质激素、甘露醇脱
随着各类新型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关于新型抗肿瘤药物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报道逐渐增多。新型抗肿瘤药物相关PRES的发生主要与内皮功能异常有关,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头痛、意识改变、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痫性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部分患者影像学呈特征性可逆性双侧皮质下血管源性水肿。目前对该不良反应的诊断尚缺乏统一标准;治疗的核心是减量或停止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同
1例68岁男性溃疡性结肠炎重度活动期患者使用激素冲击治疗后出现睡眠障碍,给予右佐匹克隆3 mg口服、1次/每晚以改善睡眠。用药次日,患者出现头晕、行走时头部下垂、身体歪斜等共济失调症状。患者既往有帕金森综合征病史,服用多巴丝肼疗效明显。怀疑为多巴丝肼引起的运动障碍,停用该药并予对症治疗3 d,患者症状未改善。请神经内科医师会诊,诊断为共济失调,怀疑与右佐匹克隆有关。停用右佐匹克隆4 d后,患者症状
1例73岁男性患者因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膈和右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接受免疫治疗(卡瑞利珠单抗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1次/21 d)。免疫治疗前实验室检查示心肌肌钙蛋白I(cTnI)<0.01 μg/L,肌酸激酶(CK)69 U/L,CK-MB 16 U/L。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第1次静脉滴注卡瑞利珠单抗次日,患者出现乏力,未予治疗,自行缓解;第2次静脉滴注该药次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
目的探讨2020年大连市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数量、来院方式、出现症状至到达医院的时间(ODT)、到达医院至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出现症状至开始用药时间(ONT)以及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是否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流行的影响。方法对大连市13家卒中急救地图参与医院进行回顾描述性研究,选取2020年8—12月于13家医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