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和美国,高校数量多,学生数量大,通过分析中国的高校现状,对比中美两国高校在硬件和软件上的差距,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大投入,减少行政化,对学校和学生的管理做相应的变革。
关键词 高校 比较 学生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它们分别占世界各国GDP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在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同样,他们的高等教育,在数量上也是十分巨大,中國的高等教育,学生数量全世界第一,美国的高等教育科研水平,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而且学生数量十分巨大。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在这里作一个初步的比较和分析,通过比较中美两国高校,发现我们的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能够认识自己的问题,从而加快前进的步伐,以利于中国的崛起与复兴。
一、 中国高校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和高校,特别是近十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中国的高校,在一些高校数量领域,比如在校大学生数量,博士学位授予人数等位于世界第一,充分证明了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规模。但从质量上来看中国高校,远落后于其他一些国家:在诺贝尔奖金获奖人数方面,我们至今还是零,证明我们的科研水平比较落后;在培养的学生方面,虽我们学生数量巨大,但我们的学生在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远比不上国外学生;在国际公司获取高级职位的能力,远不及国际名校学校学生。高校的国际排名,甚至在亚洲都不能排在前面,和我们的经济规模和gdp排名不匹配。
二、中美高校的初步对比
1、在硬件上,美国的高校,教学设施先进。在教室硬件、教学楼的设施上,在互联网的普及上,是中国的高校(包括中国的名校)所不能比较的。比如,在学生的上网环境上,可以做到每一个在册学生,在校园内wifi免费、高速上网;再比方说在教室的环境实施,每一个教室,全部安装中央空调,使学生在温暖的环境,合适的环境下,能够安心学习和研究,即使是放假的情况下,空调仍然打开,甚至给人感觉有些浪费。相比之下,中国的高校教室,包括一些名校,80%以上都没有安装空调,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应该来说是比较恶劣的,说明了中国和美国高校的硬件环境的巨大差距。
2、在软件的对比上,我们的落后程度也是巨大的,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教师的待遇上,美国一般高校教师收入,与公务员、中小学老师、一般劳动者收入要高得多,这样使得学校能够从全世界的范围内,选拔优秀的教师,来培养和教育学生和进行研究,进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在学校的民主管理上,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民主权利,避免行政权的干扰,使广大教师,能够安心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师的考评机制和科研成果上,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人情干扰,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在学生的管理方面,包括入学、专业选择、毕业等等方面,都有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方法,比如学生在入学后第二年才决定专业,如果不想毕业可以长到6年之久;在学生的入学方面,实施宽进严出,从而保证了培养学生的质量。
三、 对比之后的反思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落后是十分明显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逐步赶上。使中国的高等教育,适应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加大投入。缺乏投入,是中国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高等教育要办好,必须有大的投入,也就是资金的投入。美国的高等教育,美国的私立高校,通过学校校友捐赈、社会的捐赠,以及学生高昂的学费,获得了巨大的投入,这是他成功的物质基础。以哈佛大学为例,其学校可动用的基金,就达到了400亿美元之多,超过了许多国家的外汇储备,而且还在不断的升值。而对比中国的高校,除了极少数个别的高校,绝大多数的高校,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窘境,既无法从政府获得大笔的资助,又无法通过学生高昂的学费,来获得办学资金,在硬件上就先天不足。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借鉴美国的办法,高校实行有差别的收费,优质优价,改变目前一刀切的收费方法。
第二,减少行政化。中国的高校和美国的高校相比较起来,很大的特点就是行政化的不同。美国的大学校长,相当大的精力,是放在用于获得高校发展的社会募捐方面;其一般行政事务,或者一般的教学和科研管理,更多的是依靠广大高校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管理、民主管理作用,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意愿。比如在教学人员选聘方面,更多的是由广大教师来决定,行政机构和行政管理人员,在整个过程中不发挥主导作用。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大学学校本身要改变之外,我们的教学管理部门,包括各级教委,都要做相应的改变。在学校的招生,学科的规划,教师的选聘等等各方面,都要做相应的改变。美国每个州,都有公立大学,而且还不少,比如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系统。我们应该向美国的行政机构学习借鉴,改进我们对高校的管理。
第三,在学生的管理上,我们应该向美国的大学学习。比如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为了实现宽进严出,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在各个高校之间学分相互承认的制度。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的高校也应该推行学分制的改革,因为我们现行的这种以学年制为基础的学生班级制度,是来源于苏联的计划经济方式下。即使在现在的俄罗斯,他们也不实行这套制度,也实行了学分制。这种班级制度,它是适合于计划经济,而我们现在已经面向过渡到市场经济,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尊重市场的导向。要改变是许多方面,中国的高校必须做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聂冬,支希哲.中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比较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9).
[2] 熊晶晶.中美高校教师发展比较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5).
[3]张伟,白勇.中美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之比较——以我国HUST与美国NDSU为例[J].工程管理学报,2013(4).
关键词 高校 比较 学生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它们分别占世界各国GDP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在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同样,他们的高等教育,在数量上也是十分巨大,中國的高等教育,学生数量全世界第一,美国的高等教育科研水平,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而且学生数量十分巨大。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在这里作一个初步的比较和分析,通过比较中美两国高校,发现我们的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能够认识自己的问题,从而加快前进的步伐,以利于中国的崛起与复兴。
一、 中国高校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和高校,特别是近十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中国的高校,在一些高校数量领域,比如在校大学生数量,博士学位授予人数等位于世界第一,充分证明了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规模。但从质量上来看中国高校,远落后于其他一些国家:在诺贝尔奖金获奖人数方面,我们至今还是零,证明我们的科研水平比较落后;在培养的学生方面,虽我们学生数量巨大,但我们的学生在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远比不上国外学生;在国际公司获取高级职位的能力,远不及国际名校学校学生。高校的国际排名,甚至在亚洲都不能排在前面,和我们的经济规模和gdp排名不匹配。
二、中美高校的初步对比
1、在硬件上,美国的高校,教学设施先进。在教室硬件、教学楼的设施上,在互联网的普及上,是中国的高校(包括中国的名校)所不能比较的。比如,在学生的上网环境上,可以做到每一个在册学生,在校园内wifi免费、高速上网;再比方说在教室的环境实施,每一个教室,全部安装中央空调,使学生在温暖的环境,合适的环境下,能够安心学习和研究,即使是放假的情况下,空调仍然打开,甚至给人感觉有些浪费。相比之下,中国的高校教室,包括一些名校,80%以上都没有安装空调,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应该来说是比较恶劣的,说明了中国和美国高校的硬件环境的巨大差距。
2、在软件的对比上,我们的落后程度也是巨大的,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教师的待遇上,美国一般高校教师收入,与公务员、中小学老师、一般劳动者收入要高得多,这样使得学校能够从全世界的范围内,选拔优秀的教师,来培养和教育学生和进行研究,进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在学校的民主管理上,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民主权利,避免行政权的干扰,使广大教师,能够安心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师的考评机制和科研成果上,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人情干扰,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在学生的管理方面,包括入学、专业选择、毕业等等方面,都有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方法,比如学生在入学后第二年才决定专业,如果不想毕业可以长到6年之久;在学生的入学方面,实施宽进严出,从而保证了培养学生的质量。
三、 对比之后的反思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落后是十分明显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逐步赶上。使中国的高等教育,适应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加大投入。缺乏投入,是中国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高等教育要办好,必须有大的投入,也就是资金的投入。美国的高等教育,美国的私立高校,通过学校校友捐赈、社会的捐赠,以及学生高昂的学费,获得了巨大的投入,这是他成功的物质基础。以哈佛大学为例,其学校可动用的基金,就达到了400亿美元之多,超过了许多国家的外汇储备,而且还在不断的升值。而对比中国的高校,除了极少数个别的高校,绝大多数的高校,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窘境,既无法从政府获得大笔的资助,又无法通过学生高昂的学费,来获得办学资金,在硬件上就先天不足。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借鉴美国的办法,高校实行有差别的收费,优质优价,改变目前一刀切的收费方法。
第二,减少行政化。中国的高校和美国的高校相比较起来,很大的特点就是行政化的不同。美国的大学校长,相当大的精力,是放在用于获得高校发展的社会募捐方面;其一般行政事务,或者一般的教学和科研管理,更多的是依靠广大高校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管理、民主管理作用,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意愿。比如在教学人员选聘方面,更多的是由广大教师来决定,行政机构和行政管理人员,在整个过程中不发挥主导作用。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大学学校本身要改变之外,我们的教学管理部门,包括各级教委,都要做相应的改变。在学校的招生,学科的规划,教师的选聘等等各方面,都要做相应的改变。美国每个州,都有公立大学,而且还不少,比如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系统。我们应该向美国的行政机构学习借鉴,改进我们对高校的管理。
第三,在学生的管理上,我们应该向美国的大学学习。比如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为了实现宽进严出,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在各个高校之间学分相互承认的制度。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的高校也应该推行学分制的改革,因为我们现行的这种以学年制为基础的学生班级制度,是来源于苏联的计划经济方式下。即使在现在的俄罗斯,他们也不实行这套制度,也实行了学分制。这种班级制度,它是适合于计划经济,而我们现在已经面向过渡到市场经济,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尊重市场的导向。要改变是许多方面,中国的高校必须做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聂冬,支希哲.中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比较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9).
[2] 熊晶晶.中美高校教师发展比较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5).
[3]张伟,白勇.中美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之比较——以我国HUST与美国NDSU为例[J].工程管理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