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的经济成绩继续上行。联邦统计局的最新数字表明,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扣除了价格、季节性和日历因素后增长了0.9%。超过了第一季度0.7%的增长率。
扣除季节因素后的2006年第2季度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国内的动力。在外贸增长强力有所削弱之后,对建筑和设备的国内投资成了第2季度的涡轮机。
与上年相比,第2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看上去远远不如第1季度;比上年增长了3.1%。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两年同一季度内工作日数量的不同。比如,2005年的复活节在3月,即第1季度,而2006年的复活节在4月,即第2季度。这一进一出,2005年的第一季度数字自然就低了,而第2季度就高了。这就是需要所谓“扣除日历因素”的原因所在。
具体地说,2006年第2二季度比2005年第2季度“缺”了3个工作日。扣除了“日历因素”后,2006年第2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而第1季度“只”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8%。
联邦统计局还修正了2002年以来的统计数据。尤其是2004年企业结构和增值税的数字有较大修改。联邦统计局将于8月24日公布详细数据。
德国施豪银行为何要放弃中国?
在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后,德国最大的住房储蓄银行——施威比豪尔银行2003年与中国建设银行在天津合资成立中德住房储蓄银行。中国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给了德方很大信心。但时隔三年,媒体却传出施豪银行考虑放弃中国业务的消息。
施威比豪尔银行董事会主席迈茨本周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该银行正在重新审核在中国的业务。迈茨说,继续发展在东欧的业务比在其他地方扩展新市场更为重要。他认为,施豪银行在中国市场的运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近几年来一些框架条件发生了变化,使得我们合资银行的业务发展与我们最初的期望相比明显减缓。比如中国城市的房价自2002年以来翻了将近一番,因此有兴趣的私人购房者都急于赶快购买,而不会在购房之前先作长期的储蓄。”
“天津市住房公基金的条件自2006年1月有了明显改善,只须储蓄6个月就可申请最高40万元的住房贷款。而此前住房公积金的最低存款时间也是两年,这一改变大大提高了其吸引力,对我们的业务产生了不小影响。”
由于住房公积金在城市居民中的覆盖率不高,中德住房储蓄银行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住房公积金的有益补充。与一般商业银行不同,住房储蓄银行只向住房储蓄客户吸收存款,存款达到一定数额储户就可以获得低息的购房贷款,存贷利率在合同期内保持不变。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推出的最优贷款利率仅为3.3%。而有专业人士认为,较低的贷款利率使得住房储蓄的盈利空间受到限制。另外,与其他行业一样,德国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也遇到了不同国情和文化带来的问题:有企业和消费文化的差异。“与我们所熟悉的中东欧市场相比,中国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这涉及到管理,中方工作人员缺乏销售意识,提供的客户咨询服务也不足,另外对中方推出金融产品的决策程序也需要适应。”
看来中国住房市场的特殊条件,发展的瞬息万变,金融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可预见性较低,都使住房储蓄这一运作周期较长,灵活性不足的产品的立足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明基购买西门子手机是个重大错误?
2005年10月,台湾明基集团买下了西门子手机部。在柏林波茨坦广场举行的典礼上,该集团手机部总裁克莱门斯尤斯高举该品牌头3个型号的手机,欢呼粉红未来的到来。几个月后,明基更是宣布要冲击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的市场地位。然而,时过不到一年,原西门子手机的市场份额却是大大萎缩。原因何在?这对中国和东亚企业收购欧洲西方企业有何启迪呢?
台湾人许诺要拿出现代显示屏,高储存照相芯片,MP3播放器 要以铝壳代替塑料;他们要塑造一个高档高价的时尚品牌,要给病殃殃的西门子手机业灌入充足的新鲜的氧气。
2006年年初,尤斯宣布的目标是:最迟2006年底明基手机业就要开始赢利 到2008年要占有世界市场的10%,也就是说比收购前的西门子翻一番。营销总裁Jerry Wang表示要让手机业占到集团营业额的近三分之二。
然而,半年后的慕尼黑明基手机总部里却是一片哑然。2006年第二季度,全世界共销售了2.36亿只手机,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6%。而明基只售出730万只,基本停滞在去年同期的水平上。中国人说,不怕慢,只怕站。在大家都增长的情况下,明基却站着不动了。几乎没有一家手机大供应商的发展情况比明基更糟糕的了。
后果还要加上前因。在西门子手机在西门子门下生存的最后几个月里,每天要烧掉100万欧元。因此,明基在购买时获得了2.5亿的赠款。然而现在明基意识到,这笔钱还是太少了。手机业把明基拖进了亏损红灯区。去年第一季度,明基还赢利730万欧元。2006年第一季度,明基净亏损1,29亿欧元。
尤斯总裁在承认预言未能实现的同时,宣布的理由是一些型号的推出推迟了。他说;“我们正在努力纠正错误。”
北威州卡姆普林福特明基手机厂企业委员会主席海科·戴普纳尔女士指出另一个原因:“企业里还存在太多的西门于思想。”中国媒体也报导说,明基推出的新型手机与原来的西门子手机没有太大区别。
明基领导层的技术思想是,把德国的工程艺术跟亚洲的游戏乐趣结合在手机的设计里,创造一种新潮流。然而最后出来的却只是以前型号的基本拷贝,而这种混合软件象发了疯一样,根本不听使唤。于是,新产品推迟出台,技术误区多多。沃达丰几个月之久地拒绝销售明基西门子的尖端新产品EF81。一位业内专家说:“产品推出这么长时间地拖延,使原来的定价也无法遵守。”为了减少价格上的这种风险,明基不得不降低目标,原定每年推出25至30个新型号,现决定明年只推出20种。
德国金融时报已经宣布台湾明基购买西门子手机部是个“失误”了。是否真是错误呢,还是只是走向“正确”的过程而已,只不过把这个过程估计得太简单了?究竟是购买的决策错误呢,还是购买准备工作下充分之错?这恐怕都还不好说。
做生意时既要讲慎之又慎,也要讲当断即断。这完全要看具体的商品和形势而定。但无论如何,过程中的错误有许多还是可以避免的。最明显的一点是,既然要做一件大事,大生意,就应该把大规模的广告费用做到预算里去。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一开始的时候,这笔费用还应该比后期要大。
德国的劳工情况,市场操作方式,明基在购买前肯定是做过调查的。但明基在初期作出那样乐观的预言,却也表明,当初的调查和了解做得显然不够充分。
那么,由于种种问题,德国企业就买不得吗?尤其是那种必须同时接收大量德国员工的购买,也不见得。沃达丰当年买下德国曼内斯曼手机服务业,显然就是非常成功的。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但明基的实例尤其强调了“慎”的重要性。不仅在选择购买对象,下购买决心的时候,也在种种调查和准备工作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