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头皮针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病人脱离呼吸机时常需要给予氧气支持疗法。因为普通的吸氧管直径3~5mm不等,吸氧时放入5号以下气管导管内容易引起病人通气受阻,导致吸入氧气中含有部分二氧化碳气体,SPO2下降,影响病人机体康复。若吸氧管放在气管导管旁边则病人的吸氧浓度达不到标准,影响治疗效果。气管切开病人同样如此。因此我科自制了一种一次性吸氧管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全麻手术病人一般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头皮针则弃之不用,此时可将头皮针针头去掉留下连管备用。
  调节好氧流量,将备好的头皮针连管连接在一次性吸氧管上(连接要紧密不能漏气),头皮针连管放在气管导管内或者气管切开处管内约1~2cm供病人吸氧用,若气管导管太细(如3号)则放在导管接头内约1cm,用胶布固定好以免影响通气。
  长期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需长期带管、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建立的病人,因為其有效的呼吸道保护屏障被破坏,极易发生感染或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肺泡塌陷和换气功能下降等症状,良好的气道湿化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用一次性输液器将头皮针针头去掉,根据病情用输液泵或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液即可。
  一次性输液器头皮针连管作为一次性吸氧管或气道湿化管,既节约了卫生资源而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同时可减少污染机会,便于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从本科到研究生,我在学校读了8年,这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回忆起来可以分为3个阶段。入学的前两年是入门期,那时候学校的老教授梅季魁、侯幼彬、邓林翰、李行、常怀生等都
上坪村,地处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传统村落。上坪村现状情况凋敝,人口流失严重,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
阿纳姆站的建成与最初的图纸相隔了19年。荷兰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公司、荷兰铁路客运公司、荷兰基础设施与环境部、阿纳姆市政府、UNStudio和Ballast Nedam-BAM联合施工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