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免疫荧光法研究EB病毒感染类型与多发性硬化发生的关系

来源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ei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研究EB病毒(EBV)不同感染类型与多发性硬化(MS)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例MS患者和20例其他神经科疾病(OND)患者脑脊液(CSF)中抗EBV壳抗原(EBV-CA)IgG抗体、抗EBV-CA IgG抗体亲和力、抗EBV-CA IgM抗体、抗EBV早期抗原(EBV-EA)IgG抗体、抗EBV核心抗原(EBNA)抗体;根据CSF EBV抗体检测结果的组合情况,判断两组患者EBV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原发性感染(primary infection)、感染后复发(recurrence of infection)和既往感染(past infection)的情况,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1)抗体水平:MS组抗EBV-CA IgG抗体低亲和力抗体阳性率(65%)、抗EBV-CA IgM抗体阳性率(75%)均明显高于OND组(分别为40%、25%,P<0.05)。两组之间抗EBV-CA IgG抗体、抗EBV-EA IgG抗体、抗EBNA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感染类型比例:MS组EBV急性感染率(75%)明显高于OND组(40%,P<0.05),MS组既往感染率(20%)低于OND组(60%,P<0.05)。慢性感染、原发性感染、感染后复发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BV急性感染可能与MS发病相关。
其他文献
重症肌无力(MG)是指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AChR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包括自身免疫、被动免疫(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