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数据的到来为包括教育事业在内的很多行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大数据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时代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本文对大数据时代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模式构建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首先,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发展。在时代的发展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进一步适应环境的变化,解决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此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工具,以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校情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数据意识欠缺现象,借助于大数据的数据模型和分析,对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形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
其次,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开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形式。大数据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形式,缩短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在大数据分析条件下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更好地转变教育者的思维方式,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资源。
最后,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的新方式。在我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成熟和进步的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及其分析方法为高职思想政治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可视化处理,极大地增强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有效地预测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和发展趋势。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具体途径
(一)明确大数据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观念
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受到冲击,因此,首先要从认识大数据技术开始,重点将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当中,以新的思维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首先,要明确数据挖掘观念。要获取高价值的教育数据,关键在于对数据的深度挖掘。比如,学生上课考勤记录,考试成绩的记录,上课回答问题的记录等,都是海量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可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挖掘思维的内容。其次,明确数据分析观念。在日常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保存并整合已有数据,并对已有数据进行逻辑分析,挖掘数据新的价值。同时,还要构建大数据系统,并不断完善,从而有效避免信息鸿沟造成的重复工作、低效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处理各类问题时,要有意识地寻找基于大数据的新的解决方案。最后,明确数据预测观念。在整理学生的思想行为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分析一系列流程后的最终目的,实现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掌控。以数据预测的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和管理学生,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
良好的校園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有着良好的陶冶及规范制约作用。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两方面入手,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铺平道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第一,要加强校园环境的软件建设,具体包括教风、学风、校风、制度等;第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校风为灵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课外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等。同时,为了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环境,高职要建立全方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开通在线心理咨询,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还要利用课堂,在教学中集体咨询、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三)创建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就在于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部分的联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首先,建立健全舆情预警机制。只有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才能有效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通过建立预警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増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其次,引进心理疏导机制。一方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掌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通过科学手段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另一方面,建立心理疏导长效机制。随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手段,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最后,构建和完善在线教育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的落脚点在于搭建大数据分析平台。例如,大多高职拥有内部校园网络平台、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在高职内部的平台建设上,也要尽可能地对各个单独的数据平台进行有效整合,通过现代技术,如云端技术等,将学校教务管理平台、图书馆技术平台、学生生活技术管理平台、学术管理平台等进行统一管理,寻找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四)努力提升教师的大数据技术水平
由于大数据技术就有着信息量多、有效信息难以发现、信息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工作时,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处理能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结合大数据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发挥自身的职能,帮助教师对大数据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大数据课程培训,丰富教师关于大数据方面的知识,让教师了解大数据的具体内涵,从而结合大数据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这同时也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高职院校和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应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优化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国龙,陈波.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运行机制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03):120-124.
[2]刘飞.大数据视阈下民族地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新疆南疆民族地区某高职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05):62-66.
作者简介:王春燕(1988—),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首先,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发展。在时代的发展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进一步适应环境的变化,解决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此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工具,以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校情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数据意识欠缺现象,借助于大数据的数据模型和分析,对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形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
其次,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开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形式。大数据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形式,缩短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在大数据分析条件下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更好地转变教育者的思维方式,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资源。
最后,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的新方式。在我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成熟和进步的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及其分析方法为高职思想政治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可视化处理,极大地增强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有效地预测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和发展趋势。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具体途径
(一)明确大数据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观念
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受到冲击,因此,首先要从认识大数据技术开始,重点将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当中,以新的思维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首先,要明确数据挖掘观念。要获取高价值的教育数据,关键在于对数据的深度挖掘。比如,学生上课考勤记录,考试成绩的记录,上课回答问题的记录等,都是海量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可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挖掘思维的内容。其次,明确数据分析观念。在日常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保存并整合已有数据,并对已有数据进行逻辑分析,挖掘数据新的价值。同时,还要构建大数据系统,并不断完善,从而有效避免信息鸿沟造成的重复工作、低效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处理各类问题时,要有意识地寻找基于大数据的新的解决方案。最后,明确数据预测观念。在整理学生的思想行为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分析一系列流程后的最终目的,实现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掌控。以数据预测的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和管理学生,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
良好的校園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有着良好的陶冶及规范制约作用。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两方面入手,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铺平道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第一,要加强校园环境的软件建设,具体包括教风、学风、校风、制度等;第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校风为灵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课外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等。同时,为了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环境,高职要建立全方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开通在线心理咨询,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还要利用课堂,在教学中集体咨询、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三)创建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就在于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部分的联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首先,建立健全舆情预警机制。只有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才能有效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通过建立预警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増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其次,引进心理疏导机制。一方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掌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通过科学手段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另一方面,建立心理疏导长效机制。随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手段,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最后,构建和完善在线教育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的落脚点在于搭建大数据分析平台。例如,大多高职拥有内部校园网络平台、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在高职内部的平台建设上,也要尽可能地对各个单独的数据平台进行有效整合,通过现代技术,如云端技术等,将学校教务管理平台、图书馆技术平台、学生生活技术管理平台、学术管理平台等进行统一管理,寻找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四)努力提升教师的大数据技术水平
由于大数据技术就有着信息量多、有效信息难以发现、信息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工作时,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处理能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结合大数据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发挥自身的职能,帮助教师对大数据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大数据课程培训,丰富教师关于大数据方面的知识,让教师了解大数据的具体内涵,从而结合大数据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这同时也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高职院校和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应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优化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国龙,陈波.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运行机制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03):120-124.
[2]刘飞.大数据视阈下民族地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新疆南疆民族地区某高职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05):62-66.
作者简介:王春燕(1988—),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