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we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创新和提升。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应用和推广,更好地促进我国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更加受到关注和重视。以基于新课程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策略为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创新性思维;培养策略
   在社会不断更新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理念也向创新方面重点发展,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长久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优化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想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首先要优化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要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和培养,才能实现创新性思维培养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具备这种创新性思维培养的意识和能力,部分地理教师还沿用固定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将教学过程固定化,以教师的思想观念指导学生学习,不给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機会和权利,导致学生学习地理时,创新性思维得不到提升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意识,优化教学理念,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地理教学中,给予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机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多方面的培养,提升教学能力水平,为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提升做好准备。
   二、创新教学模式,发展学生批判精神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批判精神。批判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只有对原有的思想观念具有批判的精神意识,才能从其他方向和角度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探究,才能更好地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摒弃错误的、不合理的思考模式,让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学习地理,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框架,让学生综合思考和研究,提升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利用反向思维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地理教学效率。
   三、改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发散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调动是提升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探究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中,教师将水资源的循环运动规律教给学生,然后给学生设置一个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主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给出不同的方案,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养成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促进学生思路的创新。
   四、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对高中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和训练,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地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创新思维的提升和发展,只依靠地理理论和书本教学是无法完全实现的,必须结合一定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球运动实践模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地球运动模拟实验,让学生根据地球运动不同的情况和场景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和研究,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地理研究意识的提升,还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发展,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提升,使地理教学实效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调整教学评价,营造自由民主的氛围
   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在教学评价上进行改革和优化,给学生创造一个较为民主、自由、和谐的思维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之所以创新性思维难以得到提升和发挥,跟教学氛围和环境有非常直接的关系。部分教师不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的机会,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观点的提出不给予鼓励和引导,反而给予打击和批评,将教师所谓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强加到学生身上,从而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扼杀在摇篮里。因此,想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要放平心态,给学生提出观点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究,大胆地进行假设和想象,不断发展发散性思维和批判精神,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路方法的创新,更好地提升地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理念,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创新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批判精神,改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发散性思维,开展实践活动,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雪梅.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S2):86.
   [2]米小龙.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J].科幻画报,2019(9):71.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实践当中,其中探究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受到教育同仁的追捧。通过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融入探究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由于我国对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时间较短,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
在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今时代对学生的要求,由此开展新课程改革,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
摘 要: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通过使学生在健身过程中提升素质,对健身进行了解并对其热爱,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对健身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身意识的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健身意识   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其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只是重视对学生理
摘 要:任何学科的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对于化学而言也是如此。面对初中生,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化学运用能力,就要给其打下牢固基础,使其在日后的化学学习中目标明确。现论述通过PBL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PBL教学;初中;化学   化学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开始非常高昂,教师应趁热打铁,利用学生对新学科的新鲜感来帮助其
对于学生而言,创造性思维可以促进其智力发展,对加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具有重要帮助.同时,创造性思维是脑力劳动的过程,对于思维相对成熟的高中生而言,需要重
摘 要: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显著意义。而在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中,也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主动性学习,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均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它将知识内容融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引发学生主动观察、思考与探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实践,结合初中物理知识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探究、创设实验情境培养综合素养,以此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的重要作用,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初中物理教师可以根
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实验探究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指导以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以
首先阐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契合度;然后从营造人性化氛围调控认知状态、创设主体化过程释放认知能力、创设赏识化评价激发认知潜能三个角度全面论述初中英语与信息技术的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为英语学科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通过在课前激趣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设置近似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