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社会融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_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农民工群体内部出现代际分化的显著特征。分析了两代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和心理融入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经济和心理融入上差异明显,在社会融入上无明显差异;不同的经济和心理融入,导致了他们不同的个人行为选择;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一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程度更加突出。
  关键词:代际差异;农民工;社会融入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061-02
  一、研究的必要性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6亿左右。基于农民工群体数量不断增长,其群体内部出现了代际分化,即老一代农民工和新一代农民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老一代农民工因年龄增大逐渐陆续地返乡,致使老一代农民工比例不断下降,新一代农民工将逐渐取代其社会主体位置。就二者目前并存现状来看,当今社会只存在一小部分老一代农民工,而老一代农民工因年龄增大逐渐陆续地返乡,年轻的新一代农民工正登上现代发展的舞台并逐渐取代老一代农民工的位置,两代农民工在经济和心理层面与差异较明显,在社会层面两代农民工无明显差异。农民工群体渴望被社会接纳,融入社会,却被社会排斥,处在弱势地位,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都不能使其安居乐业,这是社会稳定潜在的不安因素。所以,帮助和妥善处理农民工群体融入社会问题,将其纳入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不仅有利于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更重要的是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差异
  (一)经济融入的代际差异
  两代农民工的经济层面的代际差异主要表现在务工收入和消费、就业类型和职业类型两个方面。
  一是务工收入和消费的代际差异。两代之间的工作时间差异并不是很明显。老一代农民工工作技术水平相对于新一代农民工要低一些。在平均每月收入上,两代之间的收入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在家庭年消费的差异上,显而易见,新一代农民工也要高于老一代农民工。见表1。
  表1 新老农民工的收入和消费情况
  注:月收入1根据调查原始数据计算。
  二是就业途径及职业类型的代际差异。由表2可知,亲戚朋友介绍是两代农民工主要的就业途径,但是,新一代农民工更多地采取招聘会、职业介绍所等途径求职,老一代农民工已经有较多比例开始自主创业。同时,老一代农民工“自我雇佣”(27.3%)的比例高于新一代农民工(10.8%)。究其原因,是社会经验、社会关系加上年龄增加后的积蓄等资源和资本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强于新一代农民工。见表2。
  表2 代农民工就业途径情况(单位:%)
  (二)社会融入的代际差异
  两代农民工在社会层面的代际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两大方面。
  一是社会关系的代际差异。城市生活方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休闲娱乐活动。农民工在业余时间选择什么娱乐活动方式,不仅反映出农民工思想观念的变化程度,而且也能了解到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程度。见表3。
  表3中前三位数据表明,两代农民工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农民工在城市的交友类型仍然以同乡为主,主要是以有类似生活或者工作经历的同类人为主要交往对象。
  表3 两代农民工交友类型的情况(单位:%)
  二是社会互动的代际差异。表4表明,老一代农民工参加社区活动方面,45.5%农民工不知道社区组织活动,50%农民工从来没有参加过社区组织的相关活动;第二代农民工中55.6%不知道社区组织活动,43.2%的农民工从来没有参加过社区组织的相关活动。数据显示,两代农民工在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表4 新老农民工参加社区活动情况(单位:%)
  根据表4,老一代农民工参加社区活动方面,45.5%农民工不知道社区组织活动,50%农民工从来没有参加过社区组织的相关活动;第二代农民工中55.6%不知道社区组织活动,43.2%的农民工从来没有参加过社区组织的相关活动。数据显示,两代农民工在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表5 新老农民工遇到困难时向社区求助情况(单位:%)
  由表5可知,当社会生活中出现经济或其他出现困难时,老一代农民工66.7%选择不会向居委会或者街道办组织等求助,新一代农民工84.4%表示很少会求助。数据表明,当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农民工不会考虑向社区等组织求助,这表明了农民工对务工所在地的社区并没有产生真正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两代农民工在遇到困难时向社区求助的意愿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
  (三)心理融入的代际差异
  心理融入的代际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市现代观念和城市归属感两方面。
  一是城市现代观念的代际差异。农民工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的主动意愿一定程度上能从培训意愿上反映出,同时反映出农民工是否具有乐于接受新经验并乐于提升城市现代价值观念。农民工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意识越强烈,培训意愿就越强,这对农民融入城市社会将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由表6得知,老一代农民工中71.2%不愿意接受培训,而新一代农民工中有75%愿意参加培训,他们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意识和主动性较老一代明显强多了。见表6。
  表6 两代农民工对培训意愿情况(单位:%)
  二是城市归属感的代际差异。根据表7老一代农民工中
  表7 两代农民工自我身份的判断(单位:%)
  表7显示,85.9%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而新一代农民工认为自己不是农民的比例明显提高,高达到31.1%,表明新一代农民工中相当比例的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制度性身份。但总体数据显示,两代农民工中多数人仍然认为自己的身份是农民,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工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仍然以制度性身份为主,没有对城市产生归属感。究其原因,当前的政策、城市居民对外来务工农民工的态度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总体调查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放弃自家宅基地意愿也是衡量农民工的乡土认同感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否愿意放弃农村的宅基地而获得城市户口,从某个方面反映出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和认同程度。根据表8可见,老一代农民工中90.9%不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而新一代农民工中不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的比例下降为53.3%。显而易见,新一代农民工对乡土认同感、土地的依恋程度明显在逐步减弱。见表8。
  表8 两代农民工放弃宅基地的意愿情况(单位:%)
  留在城市社会的意愿直接反映了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程度,留城意愿越高,说明农民工的乡土认同感越低,对城市的归属感越强。表9数据显示,老一代农民工中65.2%不愿意留在城市,而新一代农民工中高达72.7%的人愿意留在城市,表明新一代农民工的乡土认同感较低,对城市的认同感较高。数据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留城意愿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见表9。
  表9 两代农民工留在城市社会的意愿情况(单位:%)
  留在城市社会的意愿直接反映了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程度,留城意愿越高,说明农民工的乡土认同感越低,对城市的归属感越强。表10数据显示,老一代农民工中65.2%不愿意留在城市,而新一代农民工中高达72.7%的人愿意留在城市,表明新一代农民工的乡土认同感较低,对城市的认同感较高。数据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留城意愿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见表10。
  表10 两代农民工留在城市社会的意愿情况(单位:%)
  三、基本结论
  自1989年民工潮以来,农民进城务工的历史已有20余年,这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综上所述,两代农民工在经济和心理融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社会融入方面无明显差异。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一代农民工融入社会的欲望强、程度深。由于成长背景和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经济收入和消费情况势必比老一代要高。由于新一代农民工基本上没有务农经验,他们对乡土的认同感较弱,而对城市的归属感比较强烈,渴望留在城市。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农民工对自身的教育培训意识也比老一代农民工强烈,说明他们对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欲望强烈,希望尽快融入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镇化的发展,新一代农民工的比重会逐年增大,同时他们的就业和定居在城市的机会也会增加。可以预见,随着农民工与城市发展并存下去并且向市民转变的比例逐步增大,未来如何应对新一代农民工这一新群体,已经成为城镇化无法避免、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莹.青年与老一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代际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3).
  [2] 杨聪敏.农民工权利平等与社会融合[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4] 刘建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2011,(10).
  [5] 刘彩云,黄国清.农民工市民化代际差异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科技,2012,(9).[责任编辑 王 莉]
其他文献
胰腺作为一个位于腹部深处的不显眼的小器官,主要负责人体复杂的内分泌和外分泌系统,其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与生命息息相关。然而,胰腺却非常容易受到各种病变的侵害,特别是胰腺癌。根据临床诊断,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且其发病率几乎等于致死率。在临床上,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胰腺癌的确诊和判断能否进行手术切除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医学图像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医学图像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快速且准确地对胰腺定位和分析俨然已经成为了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
核方法是机器学习领域的经典模型之一,其原理是将输入的原始空间的特征映射到高维甚至无穷维空间中,并在高维空间学习得到对应的线性模型,使模型具有极强的非线性表达能力。核方法在回归、分类等任务上都有广泛的应用。作为理论较为完备的机器学习算法,其在不同场景下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在多输出回归应用中,核方法极大提升了模型的非线性表达能力,但同时导致模型的灵活性受限,尤其在处理多个输出相关性问题上,显得能力不足;(2)通常基于核方法的判别模型处理样本个体为单个样例,当处理单个样本为一个集合数据的学习任务时,现
随着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各样的商品迅速出现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快,顾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找到自己想买的商品。这种浏览大量无关的信息和产品过程无疑会使淹没在信息过载问题中的消费者不断流失,一个好的推荐系统对于用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冷启动问题在推荐系统中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冷启动问题是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中被广泛关注的一个经典问题,该问题一直影响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的健康发展,它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对于电子商务推荐系统,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用户访问系统,每天都有相当数量的新项目添加到
视觉对人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图像在人类生活中广泛分布。因此,图像处理被广泛应用于遥感,军事,医疗等领域。如今,人们很容易通过数字技术获取大量图像。图像处理需要能够解决更复杂的问题,适应人类视觉。机器学习技术是图像处理开发的重要部分。因为数据集的发展,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处理有很多优势,能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图像。本文研究了三个方面问题:多光谱和全色图像的锐化、多焦点图像融合和高光谱图像分类。
  首先,图像锐化前进行图像增强,它是一个预处理的过程。图像增强包括同域增
在数据交易市场中,各种在线应用程序(社交网络)和数据库收集了越来越多的用户数据。在线社交网络的应用程序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用户或客户的数据。在共享用户数据期间,它可能涉及到用户的隐私信息,这是保护用户的隐私带来了挑战。因此,在数据共享期间确保用户的隐私保护是有必要的。加密通过使用访问控制技术来保护社交网络隐私。在数据共享中,隐私保护方案主要有三种架构,包括中心化架构、半中心化架构和去中心化架构。
  中心化体系结构:在中心化数据共享中,通常对集中式的数据使用降维和基于数据相似性的表示形式。数据保护要
摘 要: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的划分促进了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促进经济的区域发展该省对职业教育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仍然还存在着问题。因此,致力于研究职业教育的深度改革,在借鉴德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以促进该省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改革措施,希望可以为该省的职业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德国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基于金融转移视角,在探讨金融转移下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研究了我国1986—2009年期间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非正规金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非正规金融明显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这一实证研究对中国通过正确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期刊
摘 要:中国和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在国际形势经历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合作深度与宽度都在逐步扩大,这就使我国俄语专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但我国俄语专业的培养模式还是单一“俄语语言文学”培养模式,亟须解决俄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的问题,使俄语专业人才更能适应中俄两国的合作发展,这些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以东北石油大
期刊
摘 要:以辽宁省普兰店市为对象,在确立乡镇发展目标和影响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市各乡镇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水平、各乡镇区域发展的差异。与此同时,研究了中心镇的发展情况、主导产业以及中心镇的建设。结果表明,丰荣街道、铁西街道、太平街道、开发区、三十里街道和石河街道由于其各项指标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故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进行城市发展;复州湾街道、炮台街道、皮杨街道、城子坦街道、大刘家街道、莲山街
期刊
摘 要:从金融支持江西省实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江西省1998—2012年的数据,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的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存在金融抑制现象;金融体系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江西省金融发展的潜力较大。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