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中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疏漏与完善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ku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法律在校园暴力中软暴力方面存在着法律疏漏。根据现存的法律疏漏,制定或修改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对策。
  关键词:软暴力法律疏漏;软暴力完善措施
  一、校园暴力中软暴力的法律疏漏
  相对于浮于表面而广受关注的行为暴力,软暴力就像黑暗潮湿的地底沟渠,有时其潜藏的危害性更大。所以笔者认为校园暴力中使用软暴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是应当要承擔法律责任的。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是未成年人,而未成年人的心理很容易受到软暴力的侵害,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害结果。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些在未成年时遭受过软暴力的学生,即使在他们成年后,校园暴力造成的阴影也始终挥之不去,并很可能伴随并影响其一生。其损害的结果,可想而知。
  软暴力主要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而在我国的法律中相比与其他规定,软暴力的法律规范比较稀缺。对于软暴力的相关规定有《刑法》中第二百四十六条;《民法总则》中对于精神赔偿的规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规定的对网络上不良信息进行的管理等。但是在实际中,以上法律规定针对的主体,更多是对于成年人而言,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的软暴力行为,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所以当损害结果发生后,受害者也只能通过《民法总则》来寻求救济,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由于举证难度大,法律规定不完善,而导致实际上能成功获得救济与赔偿的案例并不多。再者,对于施暴者来说,惩罚仅仅只是采取言语上的警告,并不能让施暴者充分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也不利于校园暴力的预防与治理。
  因此,我们应当对校园软暴力予以足够的重视,加深对于校园软暴力的研究,从而完善其行为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的内容。在让更多人认识到校园软暴力的危害,并在教育未成年人认清软暴力实质的同时,也引导家长和教师群体重视软暴力,对社会也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借此还能有助于引导举证的方向,减低举证难度,让受害者的权益更好的得到保障。
  二、校园暴力中软暴力的完善对策
  (一)完善校园暴力中软暴力的行为构成要件
  软暴力的行为是有一定的共性的,例如起有侮辱性的称呼,全班都默认某一同学侮辱性的称呼。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软暴力的行为要件是可见的,但是却容易与玩闹混淆。由于我们应当着重于保护受害者的权益,所以笔者觉得应当从受害者的心理上出发进行研究,从而反向规定达到何种程度的行为是属于软暴力。例如,当受害者严声禁止这种带有侮辱性的称呼后,他们漠视受害者的意愿,继续实施行为。
  完善校园暴力软暴力的行为构成要件能够有效地抑制校园暴力的发生。一方面,其不但能减轻举证难度,从而帮助受害者获得救济,而且还能通过判例产生震慑力。另一方面,其能够帮助施暴者辨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在很多时候未成年人并不能明确的意识到自己行为是属于软暴力,他们并不是主观恶意的,所以当他们认识自己的行为是属于违法的行为时或许能抑制自己行使软暴力了。
  (二)完善校园暴力软暴力的处罚种类
  对于情况较轻的软暴力行为,警告、责令监护人教育这样的处理比较适当,但在情节严重时,则不适用,应当制定一种新的处罚方式,例如与受害者隔离开来。因为软暴力性质和行为暴力不一样,它的隐蔽性很强,我们无法随时监控到软暴力的发生,我们只能通过听取当事人的描述来得知已发生的事件。所以隔离是一种好的方法来阻绝伤害。
  对于软暴力,在设立相关行为构成要件和具体处罚种类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就能达到很好的立法目的。因为实际上施暴者其实很难从软暴力中直接获得利益,更多地只是图一时一快,如果在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后就很难再冒着风险去实施软暴力了。
其他文献
摘 要:“不准原告与被告离婚”,在司法实践中,因证据不足,对查不清或无法查清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的离婚案件,笼统认定为“夫妻感情没有破裂”而判决不准予离婚。这样的判决模式,忽视了用证据规则审理离婚案件,忽视了用证据证明夫妻感情是否破裂这一法律事实,同时,也不能反映案件客观事实。  关键词:调解离婚;判决离婚;准予离婚;不准予离婚  一、现行离婚案件的判决模式  我国现行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
近些年,夫妻共同财产结构实现了多元化的大变革,特别是房屋这种价值较大的财产,并且这种财产占据了夫妻共同财产很大的比例。因此,在离婚诉讼案件中,主要矛盾不再是解除婚姻
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犯罪分子的作案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公安机关侦破案件的难度也在增加。因此,公安在案件侦查过程中积极引入了许多高科技手段,例如:犯罪现场的手印的
专利保护,是对于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以及社会良性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国家之所以制定专利法,最原始的本意即为鼓励、保护以及利用创作,用以促进科学文化的各项产业平稳有
摘 要:危险驾驶罪入刑后,在司法实务中,如何认定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关系以及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等三个问题是必须理清的,本文致力于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以期对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本罪与相关犯罪有所裨益。  关键词:追逐竞驶;醉酒驾驶;相关犯罪  一、追逐竞驶的构成要件  所谓追逐竞驶,是指行为人在道路上高速或者超速行驶,随意追逐、超越、频繁、突然的并线等行为,然刑法
本文主要针对多重买卖情形下船舶所有权归属的问题展开研究,结合现行法律和新的司法解释具体分析船舶的多重买卖下交付与登记在其物权变动中的地位.研究表明,多重买卖数个船
一、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背景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三明地区作为福建省典型的山区城市,是具有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典型代表性地区之一,三明检察
在刑事诉讼审判过程中,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问题一直存在,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刑事诉证人的出庭作证率偏低这一问题.我国虽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之时对证人出庭作证问题进行了一
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近年来逐渐增多,根据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实施“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未央区人民检察院未检办一直探寻更为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去引导涉罪未成年人,其
犯罪现场勘察能力是各国刑侦人员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刑侦人员经常需要对犯罪现场进行识别和勘察,这不仅关系到打击犯罪的整体效果,也反映了整个刑侦系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