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油库是储存油料的基地, 油料具有流动性、易挥发、易爆和易燃等特点, 一旦出现安全事故, 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只有及时处理油库安全隐患, 做好安全评价、决策的准备, 才可以有效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油库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油库 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方法
一、引言
油库是储存油料的基地, 油料具有流动性、易挥发、易爆和易燃等特点, 属于危险化学品集中区域, 一旦出现安全事故, 后果不堪设想, 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 加强油库安全管理, 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现油库管理中存在不安全因素, 应及时予以消除。
二、油库的主要设施安全分析
油罐是油库的核心设施。按照使用的材料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按照构造可分为浮顶罐、拱顶罐、架顶罐、无力矩顶罐以及梁柱式顶罐等。我国绝大部分油库使用的储油设备为储油罐;一个油库中少则有几座油罐,多则有几十座油罐,根据油库的使用功能,油库中油罐的大小也差别很大。小的油罐一般只有几立方米。大的油罐则有几十万立方米,差别几十万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油库容量的增大,和施工技术上的提高,目前大容积的储罐也越来越多。另外由于油罐存储油品的性质和使用功能上不同需要,油罐在结构上又分为立式圆柱形油罐、卧式圆柱形油罐、卧式椭圆形油罐、球形油罐、矩形油罐等。为了安全和管理方便,一般油库都是将油罐集中建在一组或几组罐区内,建设油罐区的部位一般要求地势要稍高一点、地下水位要低、土壤的腐蚀性要小、地层的耐压力应不小于0.015MPa,休止角(土壤自然堆放后的坍塌度)应不小于300,基层要密实、均匀。此外在施工勘测时还要注意同一座油罐的地基要放在同一地层上,若地基要用外运土时,同一座油罐要用同一种性质土壤作基层,以避免投产后产生不均匀沉陷。最好是亚沙土或亚黏土层上建罐。
三、科学运用油库安全评价方法
对于加强油库安全管理而言, 科学运用油库安全评价方法是较为关键的。常用的油库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以定量评价来看, 它也分为两类, 一类是指数法, 这类方法结合工艺过程危险性, 以爆炸危险性、单元物质潜在火灾为前提条件, 有效地计算单元毒性指数、爆炸指数、火灾指数, 通过这些指数来对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从而得出油库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最大程度地降低系统的危险率。另外, 有一种评价方法是以可靠性为基础, 用长期积累的故障数据来计算出事故概率或故障概率, 进而计算出风险率。以定性评价来看,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有效地识别和分析出油库系统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和安全隐患, 然后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 对不同等级采用不同的安全措施加以控制。
四、油库安全管理思路和方法探讨
1.对油库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维护和防范
安全管理工作是油库管理的重中之重, 也是油库各项工作的前提, 安全工作抓不好, 其他各项工作再好也等于零, 油库作为一个高危单位, 要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和直线责任,要把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其设备安全和防火工作历来都被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认真抓好加油站和油库的隐患治理工作。要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切实加大油库的安全生产投入, 确保各类事故隐患能在第一时间得以消除。油库内部必须抓紧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对存在的事故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防火距离不符合规定的储罐, 应当采取搬迁或按国家规范要求采用阻隔防爆技术等措施加以整改。
2.加强油库职工安全思想教育
经常组织员工学习, 加强安全思想教育, 进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全员动手, 综合治理和十项禁令的学习, 教育员工按各岗位规章制度规范操作, 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 增强职工的安全感和责任感。石油产品易燃易爆, 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直接受害者是我们自己, 违章作业等于自我伤害, 违章指挥是间接伤害别人。
3.完善工作制度, 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3.1 应急预案
组织消防演习, 检验员工处置应急预案的能力。每月不少于一次, 重大节假日必须进实战消防演习, 检查消防设备灭火技术状况以及消防设备是否完好有效, 检验管理人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员工的快速反应能力。
3.2 检查制度
根据季节变化, 及时整改隐患, 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安全员每日按照规定的巡察路线、任务、时间进行巡察,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报告; 班、组每周对储油区, 收、发作业区, 辅助作业区进行安全检查, 及时整改存在的隐患; 部门每半月组织班、组人员进行检查, 公司安委会牵头组织各部门管理人员每月对安全工作进行一次HSE 大检查, 主要检查各关键要害部位的安全、卫生、设备管理、设备完好标准、环境保护、各岗位操作流程、应急方案和响应以及油品质量; 检查的部位: 发油作业区、收油作业区、储油区、加热炉区、中心控制室、化验室、自动化控制室、泵房、管线和储油罐基础、焊缝及法兰盘连接、跨接部位, 设备的使用、完好、安全、卫生状况。检查防雷、防静电接地是否完好有效, 每年春、秋季节组织电工进行检测, 邀请具有检测资质的防雷检测职能部门进行防雷、防静电检测, 确保防雷、防静电接地安全可靠有效。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 在现场提出要求, 制定整改措施, 限时进行整改, 出示检查通报。并通过回头复查,确认整改落实, 真正做到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3.3 明确职责,狠抓各级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
加大各要害部位的监管力度,严防死守,强化安全巡检制度,制订防范措施,演练应急预案。使职工掌握巡检线路,明确重点区域,做到重点部位经常查,一般部位巡回查,查隐患、查漏洞,力争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3.4 抓好作业环节的现场安全监督,落实岗位复核制度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作业许可制度,严密检查油料作业和设备运行、使用情况,警钟常鸣、警示高悬,随时掌握现场安全动态,严肃处理各种违章、违规行为,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3.5 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各项安全隐患整改
严格制定具体、细致的隐患治理方案,严格特种作业报告审批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对施工单位进行资质认证,签订安全协议书,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签订安全承诺书,发放油库出入证,确保隐患治理安全、高效地完成。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隐患,制订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油库各项工作的安全运转。
五、结论与认识
毋庸置疑,安全管理工作是油库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油库各项工作的前提,安全重于泰山, 防范胜于救灾, 隐患险于明火, 只有本着对自己、对家庭、对公司、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将油库安全管理工作踏踏实实地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 才可以有效确保油库安全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 孔世希. 油库安全文化与基础建设[J] . 中国储运, 2011(9) .
关键词:油库 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方法
一、引言
油库是储存油料的基地, 油料具有流动性、易挥发、易爆和易燃等特点, 属于危险化学品集中区域, 一旦出现安全事故, 后果不堪设想, 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 加强油库安全管理, 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现油库管理中存在不安全因素, 应及时予以消除。
二、油库的主要设施安全分析
油罐是油库的核心设施。按照使用的材料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按照构造可分为浮顶罐、拱顶罐、架顶罐、无力矩顶罐以及梁柱式顶罐等。我国绝大部分油库使用的储油设备为储油罐;一个油库中少则有几座油罐,多则有几十座油罐,根据油库的使用功能,油库中油罐的大小也差别很大。小的油罐一般只有几立方米。大的油罐则有几十万立方米,差别几十万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油库容量的增大,和施工技术上的提高,目前大容积的储罐也越来越多。另外由于油罐存储油品的性质和使用功能上不同需要,油罐在结构上又分为立式圆柱形油罐、卧式圆柱形油罐、卧式椭圆形油罐、球形油罐、矩形油罐等。为了安全和管理方便,一般油库都是将油罐集中建在一组或几组罐区内,建设油罐区的部位一般要求地势要稍高一点、地下水位要低、土壤的腐蚀性要小、地层的耐压力应不小于0.015MPa,休止角(土壤自然堆放后的坍塌度)应不小于300,基层要密实、均匀。此外在施工勘测时还要注意同一座油罐的地基要放在同一地层上,若地基要用外运土时,同一座油罐要用同一种性质土壤作基层,以避免投产后产生不均匀沉陷。最好是亚沙土或亚黏土层上建罐。
三、科学运用油库安全评价方法
对于加强油库安全管理而言, 科学运用油库安全评价方法是较为关键的。常用的油库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以定量评价来看, 它也分为两类, 一类是指数法, 这类方法结合工艺过程危险性, 以爆炸危险性、单元物质潜在火灾为前提条件, 有效地计算单元毒性指数、爆炸指数、火灾指数, 通过这些指数来对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从而得出油库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最大程度地降低系统的危险率。另外, 有一种评价方法是以可靠性为基础, 用长期积累的故障数据来计算出事故概率或故障概率, 进而计算出风险率。以定性评价来看,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有效地识别和分析出油库系统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和安全隐患, 然后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 对不同等级采用不同的安全措施加以控制。
四、油库安全管理思路和方法探讨
1.对油库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维护和防范
安全管理工作是油库管理的重中之重, 也是油库各项工作的前提, 安全工作抓不好, 其他各项工作再好也等于零, 油库作为一个高危单位, 要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和直线责任,要把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其设备安全和防火工作历来都被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认真抓好加油站和油库的隐患治理工作。要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切实加大油库的安全生产投入, 确保各类事故隐患能在第一时间得以消除。油库内部必须抓紧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对存在的事故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防火距离不符合规定的储罐, 应当采取搬迁或按国家规范要求采用阻隔防爆技术等措施加以整改。
2.加强油库职工安全思想教育
经常组织员工学习, 加强安全思想教育, 进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全员动手, 综合治理和十项禁令的学习, 教育员工按各岗位规章制度规范操作, 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 增强职工的安全感和责任感。石油产品易燃易爆, 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直接受害者是我们自己, 违章作业等于自我伤害, 违章指挥是间接伤害别人。
3.完善工作制度, 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3.1 应急预案
组织消防演习, 检验员工处置应急预案的能力。每月不少于一次, 重大节假日必须进实战消防演习, 检查消防设备灭火技术状况以及消防设备是否完好有效, 检验管理人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员工的快速反应能力。
3.2 检查制度
根据季节变化, 及时整改隐患, 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安全员每日按照规定的巡察路线、任务、时间进行巡察,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报告; 班、组每周对储油区, 收、发作业区, 辅助作业区进行安全检查, 及时整改存在的隐患; 部门每半月组织班、组人员进行检查, 公司安委会牵头组织各部门管理人员每月对安全工作进行一次HSE 大检查, 主要检查各关键要害部位的安全、卫生、设备管理、设备完好标准、环境保护、各岗位操作流程、应急方案和响应以及油品质量; 检查的部位: 发油作业区、收油作业区、储油区、加热炉区、中心控制室、化验室、自动化控制室、泵房、管线和储油罐基础、焊缝及法兰盘连接、跨接部位, 设备的使用、完好、安全、卫生状况。检查防雷、防静电接地是否完好有效, 每年春、秋季节组织电工进行检测, 邀请具有检测资质的防雷检测职能部门进行防雷、防静电检测, 确保防雷、防静电接地安全可靠有效。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 在现场提出要求, 制定整改措施, 限时进行整改, 出示检查通报。并通过回头复查,确认整改落实, 真正做到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3.3 明确职责,狠抓各级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
加大各要害部位的监管力度,严防死守,强化安全巡检制度,制订防范措施,演练应急预案。使职工掌握巡检线路,明确重点区域,做到重点部位经常查,一般部位巡回查,查隐患、查漏洞,力争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3.4 抓好作业环节的现场安全监督,落实岗位复核制度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作业许可制度,严密检查油料作业和设备运行、使用情况,警钟常鸣、警示高悬,随时掌握现场安全动态,严肃处理各种违章、违规行为,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3.5 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各项安全隐患整改
严格制定具体、细致的隐患治理方案,严格特种作业报告审批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对施工单位进行资质认证,签订安全协议书,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签订安全承诺书,发放油库出入证,确保隐患治理安全、高效地完成。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隐患,制订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油库各项工作的安全运转。
五、结论与认识
毋庸置疑,安全管理工作是油库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油库各项工作的前提,安全重于泰山, 防范胜于救灾, 隐患险于明火, 只有本着对自己、对家庭、对公司、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将油库安全管理工作踏踏实实地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 才可以有效确保油库安全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 孔世希. 油库安全文化与基础建设[J] . 中国储运, 2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