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类专业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fi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综述研究性教学的基础上,以基于课堂的和基于数学实验的研究性教学为例探讨数学类专业研究性教学模式,指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多元的,应根据课程内容而定。这将为数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模型 数学实验 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7-0123-03
  一、引言
  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目标,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特别是明确了“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求高等院校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
  温州大学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根据国家及浙江省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精神,温州大学制定了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学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特色本科战略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特别指出“围绕特色专业建设与个性化人才培养,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为目标,根据不同的专业定位与学科背景,构建分类、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行之有效的特色人才培养环境与培养机制”。[2]
  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承担着为浙南地区乃至浙江省培养数学师资及应用数学人才的使命,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浙江省重点专业,“应用数学”是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数学”学科是校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数学类专业如何培养“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本文将以温州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数学模型与实验》为例,探讨数学类专业研究性教学(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 Learning)模式,以期为数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研究性教学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质量保证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数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大学数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大学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3]实践证明,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和创新型的高质量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4]
  教学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系统学习”与“问题解决学习”两种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形态。[5] [6] [7] [8] [9] [10]“研究性学习”也称“探究性学习”。对学生而言,这种学习方式称为“研究性学习”,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即为“研究性教学”。[8]
  事实上,“教学”是通过教与学,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研究”是运用已有知识,发展新思想、提出新理论。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用研究的观点、方法和过程,改造传统的教学,从而形成“研究性教学”。[6]
  研究性教学的实质与灵魂是知识的自主建构,教学的目标不再是教师知识独白地传递信息过程,而是创造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解释信息,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创造性的过程。[5]
  研究性教学强调知识的创造,从学生角度要求“知其所以然”,从教师角度要求“授之以渔”。[9]研究性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探索精神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互动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8]这种教学方式表现为学生课后自学大量与课题相关的材料,课堂上则侧重师生间的讨论。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
  《数学模型与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以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实践表明,在大学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大有裨益。同时,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起到了积累和探索作用。[3] [11] [12] [13] [14] [15]从这个意义说,数学建模是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它是研究性学习与数学学科一种十分典型的整合模式。[16] [17] [18]
  三、研究性教学案例
  《数学模型与实验》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这里,我们主要举例说明我们在《数学模型与实验》课程中开展的基于课堂和基于数学实验的研究性教学过程。
  (一)基于课堂的研究性教学—传染病动力学建模
  1.提出问题
  第一步:由最近流行的禽流感H7N9引入传染病问题,并简要介绍传染病的传播过程,指出对传染病传播规律的定量研究是防控工作的重要依据;第二步:回顾 “人口模型”的案例,从而引出能否用常微分方程刻画传染病传播规律的问题,并引导同学给出肯定的回答;第三步:给出中心问题“如何应用常微分方程建立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并研究疾病的传播规律?”
  2.相关概念及预备知识
  第一步:介绍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中的基本概念,包括易感者(Susceptible)和感染者(Infectious)、Kermack-McKendrick仓室模型、发生率、基本再生数等,并给出经典SIS仓室模型;第二步:简单介绍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并详细介绍SIS模型的基本再生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3.渐进式解决问题
  第一步:考虑病人经过治疗恢复健康(Recover)但无免疫力,建立SIRS模型,计算基本再生数,并给出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稳定性分析,据此刻画疾病的传播规律;第二步:在第一步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讨论疾病有潜伏期(Exposed)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第三步:在第一、二步的基础上,考虑有垂直传染,即母亲的疾病能传染给新生儿时传染病模型的建立,并分析其流行趋势。
  4.归纳总结
  对于传染病模型建立而言,考虑的仓室不同(即模型假设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动力学模型。运用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能够给出传染病模型的长时间动力学行为的刻画,以此预测传染病的传播规律,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课后思考题:对于某一传染病(例如手足口病、肺结核、AIDS病等),如何利用已有的统计数据建立动力学模型,并研究其传播规律(下节课再和学生讨论并讲解)。
  (二)基于数学实验的研究性教学——定积分计算
  1.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蒙特卡洛(Monte-Carlo)法,或称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是一种基于“随机数”的、以概率和统计理论方法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方法,是使用随机数(或更常见的伪随机数)来解决很多计算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求解问题是某种随机事件的概率,或某随机变量的期望时,通过“实验”手段,用该事件的频率估计这一随机事件的概率,或者是该随机变量的某些数字特征,并将其作为问题的解。蒙特卡洛法在金融工程学、宏观经济学、计算物理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问题:基于数学软件Maple,如何利用蒙特卡洛法计算定积分 f(x)dx?
  2.实验目的
  运用概率论相关理论和方法,并借助计算机数学软件,进一步理解定积分的定义及计算。
  3.实验过程
  (1)输入被积函数、积分区间[a,b]、抽样数N;
  (2)计算能覆盖曲边梯形S的矩形区间[a,b]×[0,d];
  (3)构造矩形区间内随机点;
  (4)计算随机点落在S内的数量n;
  (5)利用公式计算定积分: f(x)dx=n(b-a)d / N·
  4.归纳总结
  将利用蒙特卡洛法计算定积分的结果与Maple中原有的定积分计算结果int(f(x),x=a..b)比对分析,可以发现,蒙特卡洛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计算方法。虽然Maple中的int函数是功能十分强大的积分计算方法,但此命令只能适用于原函数是初等函数的积分计算。当被积函数的原函数不是初函数时,int函数便无能为力。但蒙特卡洛法是一种基于随机数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被积函数的原函数的类型无关,因而适用范围更大。
  四、结束语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研究性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18]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其实质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16] [17]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多元的。在“传染病动力学建模”教学案例中,就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法以及问题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除此之外,还有项目教学法[10]、案例教学法[8]等等。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应根据课程内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好课可以是千姿百态的[6],不可拘泥于某一种单一教学法。这就是所谓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鼓励者和促进者[6]。在选择研究性教学的问题时,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并结合学生兴趣点确定,或者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内容与自身兴趣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而言,要以问题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研究性教学过程中会衍生出一些新的、教师自身也未曾关注过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练就更加过硬的本领,以期更好地开展研究性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 / jrzg /
  [2] 温州大学,温州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http://fzghc.wzu.edu.cn / Art / Art_10 / rt_10_432.aspx
  [3] 谢金星.科学组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和数学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9 (2):8-11.
  [4] 张富生.解读卢德馨研究性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41-45.
  [5]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2003(5).
  [6] 顾沛.试论研究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数学教育学报,2006(3):4-7.
  [7] 钱宏达.谈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1(2):48-49.
  [8] 路慧.理工类研究型大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与模式建构[D].大连理工大学,2013.
  [9] 王朝坤.编译原理课程研究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3(17):10.
  [10] 姜伟.大学代数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12):107-109.
  [11] 姜启源.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5):613-617.
  [12] 高成修,羿旭明,刘国,等.数学建模的教学,竞赛与创新教育[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5):623-624.
  [13] 姬春秋,赵宝江.高师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途径与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73-74.
  [14] 但琦,赵静,付诗禄.数学建模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讨[J].工科数学,2002(6):21-24.
  [15] 乐励华,戴立辉,刘龙章.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工科数学,2002(6):9-12.
  [16] 吕林海,王智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实施模式初探[J].数学教育学报,2004(2):85-88.
  [17] 刘冬梅.数学建模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理论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27-128.
  [18] 王平祥,陈晓琳.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4):67-68.
  [责任编辑:林志恒]
其他文献
[摘 要]《资产评估学》现有教材在专业硕士的培养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结合对现有教材薄弱环节的分析,建议强化理论教学内容与实务的结合,增强对知识综合性应用的引导,增加对学科前沿研究的拓展性介绍,注重教材语言、内容与国际的接轨。现有教材内容相似、各具特色,重视经典理论方法的介绍,能够较好满足本科教学需要。对于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来说,教材在评估实务与前沿问题等方面有待提升,建议在夯实理论知
期刊
[摘 要]民族培训生的管理工作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民族培训生的管理工作方面,江苏省积累了很多经验,主要体现在加强组织建设、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制订考核体系以及推进文化适应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民族培训生 管理 江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7-0181-02  当前,为了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一些
期刊
[摘 要]根据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离基本原理以及分子结构相似的有机物在反相色谱柱的保留时间与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直接的对数线性相关关系,可以设计一套液相色谱实验教学方案。与传统的HPLC教学实验方案设计不同,本方案重点在于让学习者从本质上掌握液相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有机物的保留规律。  [关键词]高压液相色谱(HPLC)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 相关性分析 实验设计  [中图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大学生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党支部活动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当前很多学生党支部活动普遍存在着为搞活动而搞活动、形式呆板、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等问题。高校学生支部活动的内容、形式都需要创新。“三性三型”中的“三性”即时效性、实效性和社会影响性,“三型”即开放型、多样型和主动型。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党支部活动 内容 形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67
期刊
[摘 要]“支援意识”在人们学习与创新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个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博而专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的发展。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应当针对成人特点,借助通识教育改良学生的知识和素质结构,起到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提升就业质量的作用。构建开放大学通识教育教学体系,利用教学平台,发挥中央和地方电大优势,整合教学资源,采用超市式学习方式,全面实行通识教育,对于学生素质的改善和提升具有积极
期刊
[摘 要]入党联系人是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的直接责任人,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进步,进而决定所培养党员质量的高低。党的十八大指出,党员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健康状况好与坏。党员质量低、结构单一,必定不利于党的和谐健康,也不利于党的发展进步。因此如何切实做好入党联系人工作,充分发挥其地位和作用对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入党联系人制度 学
期刊
[摘 要]根据社会、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把学生培养成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宁波大红鹰学院汽车专业进行了体验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体验式教学法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方式也多元化,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了学生的肯定。体验式教学法,与岗位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与动手能力,做到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吻合,汽车专业的学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肯定,汽车专业
期刊
[摘 要]数字资源的创建、加工和应用是一项艰巨、复杂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其原因在于数字资源本身以及应用环境与需求的多样性。CADAL项目为全世界用户提供服务,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也为学术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权威的信息检索平台。从其官方网站可以看出,至今已有10年之久的CADAL项目,数字资源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内容和服务也日臻完善。同时,中国、美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参建单位将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数字化资源
期刊
[摘 要]林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为例,对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论述林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取得的成果以及实践教学模式展望,为林学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林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C961
期刊
[摘 要]园林建筑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在不同学科背景的院校中均必须开设。在园林建筑课程设计中对空间逻辑、功能逻辑、结构逻辑等的训练,对不同材料与建构关系的把握,在系统、科学的建筑设计引导下,均能指向外部环境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风景园林专业 建筑设计 教学改革 课程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