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8抗体对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k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抗体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经典主动免疫方法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给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免疫第70天,采用双盲法利用标准的Lennon等的分级法对实验小鼠进行临床评分,取评分在1~2之间的小鼠模型36只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单纯造模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IL-18抗体治疗组和醋酸泼尼松治疗组(治疗对照)。在第70~90天坚持测定模型小鼠的体重,进行临床评分记录。并在第90天采血,利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IgG和各亚型分析,以及IL-4等细胞因子含量检测。

结果

实验后第60天的体重,对照组为(20.28±0.93)g,造模组为(17.58±1.11)g,IL-18抗体治疗组为(17.28±0.98)g,醋酸泼尼松治疗组为(17.53±0.92)g,均比对照组明显减轻;实验后第90天的体重,对照组为(21.3±1.36)g,造模组为(16.67±0.97)g,IL-18抗体治疗组为(19.25±0.82)g,醋酸泼尼松治疗组为(19.33±0.72)g,造模组仍然比对照组低(t=4.331,P=0.000 8),但给予IL-18抗体(t=2.943,P=0.007 5)或醋酸泼尼松(t=2.901,P=0.008 3)治疗后体重有所恢复。在临床评分方面,实验终止当天对照组评分为0分,造模组为(2.66±0.47)分,造模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t=5.389,P=0.000 5),而IL-18抗体治疗组评分为(0.54±0.51)分,醋酸泼尼松治疗组为(0.66±0.42)分。对照组的血清抗AchR IgG及IgG1、IgG2b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72±0.12、0.60±0.10、0.49±0.09,造模组分别为3.85±0.29、1.81±0.12、0.99±0.07,造模组均比对照组高(总IgG,t=4.212,P=0.000 8;IgG1,t=4.105,P=0.000 9;IgG2b,t=3.798,P=0.0011);IL-18抗体治疗组分别为0.90±0.14、0.65±0.13、0.57±0.06,醋酸泼尼松治疗组分别为0.86±0.16、0.69±0.12、0.58±0.11,均回落至正常水平,且与造模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18抗体组:总IgG,t=4.322,P=0.000 7;IgG1,t=4.423,P=0.000 6;IgG2b,t=3.879,P=0.001 2。醋酸泼尼松组:总IgG,t=4.321,P=0.000 7;IgG1,t=4.012,P=0.000 9;IgG2b,t=3.654,P=0.001 4)。对照组的IL-4、IL-10、IL-17和IFN-γ的吸光度值分别为49.81±4.61、84.42±7.34、21.71±4.41、116.32±10.11,造模组分别为12.66±3.10、22.23±6.03、112.74±7.70、307.82±18.10,IL-18抗体治疗组分别为46.41±5.59、75.07±18.97、21.38±2.45、124.84±17.65,醋酸泼尼松治疗组分别为44.60±5.46、77.41±18.58、19.63±4.48、118.96±14.85,说明造模组IL-4(t=4.331,P=0.000 7)、IL-10(t=4.108,P=0.000 9)的含量明显降低,而IL-17(t=4.678, P=0.000 5)和IFN-γ(t=4.022,P=0.001 2)的水平明显升高,在给予IL-18或醋酸泼尼松进行治疗后这些指标均恢复到正常水平。

结论

IL-18抗体能有效地降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小鼠的临床症状评分,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模型小鼠的免疫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血小板功能与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发病72 h内入住威海市立医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0例。入院当日即服用阿司匹林,服用7~10 d后使用PL系列多参数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L-11)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并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缺血性血管事件的复发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危险因素和
目的明确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和Chacot-Marie-Tooth 1型(CMT1)神经超声改变的特点,确定神经超声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临床诊断为CIDP的患者18例、CMT1患者13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对照组16名。分别对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进行神经超声测定,测定时沿着神经走行,由远端向近端移动高频超声探头,
期刊
目的应用国际头痛协会头痛分类第三版-beta标准对头痛门诊患者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分型和特点。方法从2014年4月1日到2015年2月28日对所有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头痛门诊的头痛患者进行前瞻性横断面调查。结果593例患者平均年龄(42.1±15.6)岁,女∶男为1.89∶1。共有原发性头痛483例(81.5%),其中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分别为264例(44.5%)和168例(28.3%)。慢性天天头痛
期刊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共济失调患者血浆维生素E和辅酶Q10水平,为病因学研究和治疗探索提供依据。方法基于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建立维生素E和辅酶Q10标准曲线,对123例临床拟诊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共济失调家系的先证者和146名健康成人进行血浆维生素E和辅酶Q10水平的检测,结合患者的临床表型进行分析。结果146名健康成人的血浆维生素E和辅酶Q10水平分别为(8
目的分析我国成年人抗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2例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总结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脑电图检查、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2例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12例,认知障碍10例,精神行为异常10例,睡眠障碍3例,视幻觉2例,不自主运动2例,意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