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环节,要求管理人员树立科学、创新的管理理念,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文章结合笔者园林工程实践体会,对当前园林施工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快速地发展,城市各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城市公共事业。园林工程施工阶段是园林项目工程质量的核心形成阶段,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施工管理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成败。因此,在园绿化施工中,我们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的优化,确保园林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一、园林施工技术的现状
(一)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工程施工都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在园林施工技术上的管理制度还很不完善,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投资,谋取很大的经济效益,施工材料不符合工程标准,存在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园林工作的最后质量,影响企业的企业形象。在施工技术上,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得园林施工技术不成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准不高,职业素质欠缺,对园林工程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园林工程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不高,不同于建筑工程,在工作过程中,缺少与设计人员的招标企业的沟通,使得园林的施工不符合设计标准,还会出现资源浪费严重,延误工期的情况。
(二)施工单位与招标单位缺乏有效的沟通
由于施工单位与招标单位之间没有专门的机构和有效的途径,供两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造成园林的实际施工与招标单位的要求之间出现偏差,不能完全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当两者之间出现不同意见时,施工人员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继续作业,出现很大的问题。
(三)园林的绿化施工与土建工程存在一定的冲突
园林工程是由很多工程组成的,包括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绿化工程等,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工程的统筹兼顾,有专业的工程人员针对园林工程涉及到的所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但是,在实际的园林工程中,存在对某项工程过于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园林的绿化工程,很多技术人員由于缺乏对园林工程的正确认识,认为绿化工程就是简单的移植一些绿色植物,对绿化植物的选择、植物的生长环境、移植的适宜时间、植物的养护都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
在选择绿化植物时,由于所选植物不适于当地的自然条件,造成移植不成功、资源浪费的现象,在选苗过程中,工作人员疏于管理,使得幼苗的大小不符合园林的设计规划;幼苗的长势不旺,影响移植的成活率;在幼苗的病虫害检查中,不够认真,造成病虫害在其他植物中的传播。
(四)施工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由于国家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要求,园林绿化市场蓬勃发展,园林绿化施工队伍急剧增加,导致施工队伍人员技术水准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施工资质,队伍结构极其不合理。园林工程有别于正常的工程建筑施工,园林施工的工程特点决定了其在具体施工中所需要的不单单是工程建设,更需要用以美学的角度、艺术的眼光去设计、施工。然而,当前的很多园林工程施工队伍根本不懂得植物的搭配、摆放;缺乏专业基础知识,很多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时,不能够完全领会设计图纸的意图,看不懂设计图,以致在具体的施工现场,施工秩序混乱,管理效率低下。
(五)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
通过养护使植物健康生长,才能真正体现出设计者的创作意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另外,现今的园林绿化工程注重栽培而忽视养护的现象突出,为巩固和发展绿化成果,必须加强对树木、花草的养护管理。大多数绿地刚完工时效果好,由于缺乏后期管理,草坪逐渐杂草丛生,树木杂乱无章,病虫侵蚀现象严重,观赏效果大大降低。
二、园林施工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制定标准的管理制度
制定标准的管理制度,必须在园林施工的整个过程和每个环节贯彻实施。在工程施工前,要制定标准的招标制度,竞标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竞标价格,更要注意竞选单位的施工水平和企业信誉,做好两项标准之间的利益权衡。还有注意施工单位和设计人员以及招标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施工单位完全理解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明确了招标单位的工程要求,避免施工后出现因工程偏离了设计理念或不符合标准而出现的返工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各项施工环节的制度管理,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标准的施工要求和设计图进行施工,当存在异议的时候,及时与设计人员商量,不得自己做主。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你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整个施工过程要严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程的竣工阶段,也要有标准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手续和档的签订、移交都按照一定的制度规定进行,保证工程的顺利交付。在整个园林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无视制度的情况,不许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适当的惩治,杜绝不良之风
(二)加强工程后续工作的管理
工程的后续工作包括工程的验收和工程竣工后的一系列手续和文件的办理和签订,一定要做好施工企业和招标企业之间的交流,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文件的办理和工程的交付必须按照工程标准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后续工作还包括后期管理和养护,特别是对园林绿色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因为植物刚刚移植时,需要定期的养护,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让有一定的植物养护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负责对园林植物的养护,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来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三)规范施工要求
1、选苗。园林绿化开始施工后,往往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幼苗采购回来,这就要求采购人员选择幼苗上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动用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专业知识来甄别有病虫害的幼苗。其次,在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能侵伤植物的根系,严格避免运输过程人为伤害幼苗,对植株采取保护措施。
2、土壤优化处理。由于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幼苗的成长,所以首先应将土壤颗粒大小,水分含量,渗透,酸碱值,包括肥料状况进行仔细分析,对不合格的进行处理。
(四)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关键是园林工程建设的关键。作为施工方,施工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基本的职业操守,才能为园林绿化工程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奠定基础。
园林树木的栽种离不开人。在园林绿化行业,施工技术作为园林建设的关键,施工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在施工前对栽种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使施工人员熟悉掌握树木的栽种技术并能运用自如,增强他们的耐心和责任心。其次,在管理上要加以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安排制度、健全完善的考核制度,使栽种人员各司其职,有效分工,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完成。
(五)落实绿化养护工作
1、树立生态理念,改变养护观念。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长期以来存在草坪草种要纯洁,林下无杂草丛生,没有一点病虫害,植物枝叶百分之百完整的观念。而实际上一个城市的除了在中心重点区域需要设置观赏性草坪外,乡镇道路旁、郊野绿地等均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杂草,而林下杂草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在不会导致重大危害的情况下允许一定的虫害发生。由于草种的单一可能是草坪虫害大量发生的重要原因,然而大量使用农药杀死了害虫的同时也消灭了益虫,害虫有了抗药性,没有了天敌,危害就会逐步严重,由此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恶性循环。因此真正生态的绿地可能不是没有杂草的绿地,而是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平衡的绿地。
2、科学养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合理利用园林废弃物。如通过堆肥,有机物质深加工处理将树叶、草屑等修剪物等转化成肥料,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对修剪的树枝、树段进行切割后覆盖到树穴等处可以减少蒸发,保持水土。园林废弃物也可以作为农业生产如培育菌类植物的基质使用等。通过这些工作实现垃圾减量、节约成本、循环利用。
结语:总之,城市建设已经逐渐进入到了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如何更好的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已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园林绿化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由于园林施工受地形、植被等多种因素影响,常会遇到技术难点。因此,园林施工企业需要从自身技术力量的强化出发,以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时解决相应困难与问题,保障工程施工工期的同时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今后园林绿化施工中将会不断出现新要求、新变化、新问题。对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园林建设知识和技术水平,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规范绿化市场,建设发展生态化园林城市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赵启明.阐述园林施工技术现状及有效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
[2]方庆勇.园林施工技术现状与对策[J].农技服务,2013,(7).
[3]张怀宇.城市园林施工存在的问题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5).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快速地发展,城市各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城市公共事业。园林工程施工阶段是园林项目工程质量的核心形成阶段,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施工管理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成败。因此,在园绿化施工中,我们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的优化,确保园林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一、园林施工技术的现状
(一)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工程施工都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在园林施工技术上的管理制度还很不完善,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投资,谋取很大的经济效益,施工材料不符合工程标准,存在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园林工作的最后质量,影响企业的企业形象。在施工技术上,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得园林施工技术不成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准不高,职业素质欠缺,对园林工程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园林工程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不高,不同于建筑工程,在工作过程中,缺少与设计人员的招标企业的沟通,使得园林的施工不符合设计标准,还会出现资源浪费严重,延误工期的情况。
(二)施工单位与招标单位缺乏有效的沟通
由于施工单位与招标单位之间没有专门的机构和有效的途径,供两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造成园林的实际施工与招标单位的要求之间出现偏差,不能完全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当两者之间出现不同意见时,施工人员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继续作业,出现很大的问题。
(三)园林的绿化施工与土建工程存在一定的冲突
园林工程是由很多工程组成的,包括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绿化工程等,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工程的统筹兼顾,有专业的工程人员针对园林工程涉及到的所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但是,在实际的园林工程中,存在对某项工程过于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园林的绿化工程,很多技术人員由于缺乏对园林工程的正确认识,认为绿化工程就是简单的移植一些绿色植物,对绿化植物的选择、植物的生长环境、移植的适宜时间、植物的养护都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
在选择绿化植物时,由于所选植物不适于当地的自然条件,造成移植不成功、资源浪费的现象,在选苗过程中,工作人员疏于管理,使得幼苗的大小不符合园林的设计规划;幼苗的长势不旺,影响移植的成活率;在幼苗的病虫害检查中,不够认真,造成病虫害在其他植物中的传播。
(四)施工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由于国家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要求,园林绿化市场蓬勃发展,园林绿化施工队伍急剧增加,导致施工队伍人员技术水准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施工资质,队伍结构极其不合理。园林工程有别于正常的工程建筑施工,园林施工的工程特点决定了其在具体施工中所需要的不单单是工程建设,更需要用以美学的角度、艺术的眼光去设计、施工。然而,当前的很多园林工程施工队伍根本不懂得植物的搭配、摆放;缺乏专业基础知识,很多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时,不能够完全领会设计图纸的意图,看不懂设计图,以致在具体的施工现场,施工秩序混乱,管理效率低下。
(五)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
通过养护使植物健康生长,才能真正体现出设计者的创作意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另外,现今的园林绿化工程注重栽培而忽视养护的现象突出,为巩固和发展绿化成果,必须加强对树木、花草的养护管理。大多数绿地刚完工时效果好,由于缺乏后期管理,草坪逐渐杂草丛生,树木杂乱无章,病虫侵蚀现象严重,观赏效果大大降低。
二、园林施工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制定标准的管理制度
制定标准的管理制度,必须在园林施工的整个过程和每个环节贯彻实施。在工程施工前,要制定标准的招标制度,竞标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竞标价格,更要注意竞选单位的施工水平和企业信誉,做好两项标准之间的利益权衡。还有注意施工单位和设计人员以及招标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施工单位完全理解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明确了招标单位的工程要求,避免施工后出现因工程偏离了设计理念或不符合标准而出现的返工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各项施工环节的制度管理,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标准的施工要求和设计图进行施工,当存在异议的时候,及时与设计人员商量,不得自己做主。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你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整个施工过程要严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程的竣工阶段,也要有标准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手续和档的签订、移交都按照一定的制度规定进行,保证工程的顺利交付。在整个园林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无视制度的情况,不许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适当的惩治,杜绝不良之风
(二)加强工程后续工作的管理
工程的后续工作包括工程的验收和工程竣工后的一系列手续和文件的办理和签订,一定要做好施工企业和招标企业之间的交流,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文件的办理和工程的交付必须按照工程标准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后续工作还包括后期管理和养护,特别是对园林绿色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因为植物刚刚移植时,需要定期的养护,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让有一定的植物养护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负责对园林植物的养护,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来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三)规范施工要求
1、选苗。园林绿化开始施工后,往往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幼苗采购回来,这就要求采购人员选择幼苗上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动用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专业知识来甄别有病虫害的幼苗。其次,在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能侵伤植物的根系,严格避免运输过程人为伤害幼苗,对植株采取保护措施。
2、土壤优化处理。由于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幼苗的成长,所以首先应将土壤颗粒大小,水分含量,渗透,酸碱值,包括肥料状况进行仔细分析,对不合格的进行处理。
(四)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关键是园林工程建设的关键。作为施工方,施工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基本的职业操守,才能为园林绿化工程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奠定基础。
园林树木的栽种离不开人。在园林绿化行业,施工技术作为园林建设的关键,施工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在施工前对栽种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使施工人员熟悉掌握树木的栽种技术并能运用自如,增强他们的耐心和责任心。其次,在管理上要加以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安排制度、健全完善的考核制度,使栽种人员各司其职,有效分工,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完成。
(五)落实绿化养护工作
1、树立生态理念,改变养护观念。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长期以来存在草坪草种要纯洁,林下无杂草丛生,没有一点病虫害,植物枝叶百分之百完整的观念。而实际上一个城市的除了在中心重点区域需要设置观赏性草坪外,乡镇道路旁、郊野绿地等均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杂草,而林下杂草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在不会导致重大危害的情况下允许一定的虫害发生。由于草种的单一可能是草坪虫害大量发生的重要原因,然而大量使用农药杀死了害虫的同时也消灭了益虫,害虫有了抗药性,没有了天敌,危害就会逐步严重,由此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恶性循环。因此真正生态的绿地可能不是没有杂草的绿地,而是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平衡的绿地。
2、科学养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合理利用园林废弃物。如通过堆肥,有机物质深加工处理将树叶、草屑等修剪物等转化成肥料,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对修剪的树枝、树段进行切割后覆盖到树穴等处可以减少蒸发,保持水土。园林废弃物也可以作为农业生产如培育菌类植物的基质使用等。通过这些工作实现垃圾减量、节约成本、循环利用。
结语:总之,城市建设已经逐渐进入到了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如何更好的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已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园林绿化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由于园林施工受地形、植被等多种因素影响,常会遇到技术难点。因此,园林施工企业需要从自身技术力量的强化出发,以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时解决相应困难与问题,保障工程施工工期的同时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今后园林绿化施工中将会不断出现新要求、新变化、新问题。对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园林建设知识和技术水平,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规范绿化市场,建设发展生态化园林城市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赵启明.阐述园林施工技术现状及有效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
[2]方庆勇.园林施工技术现状与对策[J].农技服务,2013,(7).
[3]张怀宇.城市园林施工存在的问题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