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自然保护区观赏性种子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野外调查收集资料,研究了佛坪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区类型,以期为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和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基础参考。
  关键词 观赏植物;多样性;地理成分;佛坪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65-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人追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美观、舒适,然而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严峻。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维持自然秩序成为现阶段乃至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更多人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聚集在具有改善环境、增添美感的野生观赏植物[1]。一般认为,野生观赏植物是指天然自生状态下,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资源,且能应用于园林造景[2]。我国广阔的地域和多样的自然条件,成就了种质资源丰富、观赏形式多样的野生观赏植物,可以满足景观的美学要求,在园林、景观营造方面有广阔的前景[3]。野生观赏植物的科学引种驯化和合理开发利用,能够极大地改善目前园林建设中观赏植物品种单调、缺乏新意的现状,且在森林体验教育活动中发挥积极意义,能够满足人们对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的精神需求,并进一步提高认识和保护自然的意识[4]。本研究对区域内野生观赏性种子植物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保护和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基础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佛坪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陕西佛坪县境内(东经107°40′~107°55′,北纬33°33′~33°46′),总面积292.40 km2。最高点鲁班寨海拔2 904 m,最低点泡桐沟海拔980 m,相差1 924 m,垂直高差明显,气候和植被垂直带谱显著。该区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植被类型以森林为主,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多种区系汇集,具有明显的古老性资源种类丰富。
  2 研究方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5]和保护区综合考察,进行实地调查、访问调查。对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野生观赏植物种类多样性
  3.1.1 野生观赏植物种类组成。通过查阅文献[5-6]和调查统计,发现保护区内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种子植物共88科219属410种,分别占该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 66.7%、39.1%、28.4%。该区观赏植物包括裸子植物3科8属10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5科39属62种,双子叶植物80科172属338种。
  3.1.2 野生观赏植物科内属的组成。在本区野生观赏植物88科,含10属以上的科有兰科(23属)、蔷薇科(16属)、豆科(10属)、毛茛科(10属),共4科59属,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的4.55%和26.94%;含6~9属的科只有百合科(7属)和禾本科(7属)共14属,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的2.27%和6.39%;含2~5属的科有40科,含属数最多,共104属,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的45.45%和47.49%;只含1属的科数量居首,共42科42属,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的47.73%和19.18%。
  3.1.3 野生观赏植物属内种的组成。通过对属内种的组成的统计分析,含10种以上的属只有铁线莲属(Clematis L.)(14种)、蔷薇属(Rose L.)(13种)、景天属(Sedum L.)(10种),共3属37种,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1.37%和9.02%;含5~9种的属有杜鹃花属(Rhododendron)(9种)、小檗属(Ber-beris Linn.)(9种)、绣线菊属(Spiraea chinensis)(8属)、李属(Prunus L.)(7种)、乌头属(Aconitum L.)(7种)、槭属(Acer Linn.)(6种)、木兰属(Magnolia L.)(5属)、花楸属(Sorbus L.)(5种)、百合属(Lilium)(5种)、鸢尾属(Iris L.)(5种)10属,共66种,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4.57%和16.10%;含2~4 种的属有朴属(Celtis L.)(4种)、栎属(Quercus L.)(4种)、女贞属(Ligustrum Linn.)(4种)、苹果属(Malus Mill.)(4种)、荚蒾属(Viburnum Linn.)(4种)、翠雀花属(Delphinium)(4种)、报春花属(Primula)(4种)、白蜡树属(Fraxinus L.)(3种)、丁香属(Syringa Linn.)(3种)、络石属(Trachelospe-rmum Lem.)(3種)等65属,占总属数的29.68%,总计166 种,占总种数的40.49%,占比最高;单种属共141属,如杜仲属(Euco-mmia)、八角枫属(Alangium)、冬青属(Ilex L.)、棣棠花属(Kerria DC.)、香果树属(Emmenopterys Oliv.)、玉簪属(Hosta Tratt.)等,含属数最多,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64.38%和34.39%。
  3.2 野生观赏植物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的多样性
  按照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划分[7],将佛坪自然保护区219属野生观赏植物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得出15个属的地理成分。
  在分布区类型中,温带分布区类型有80个属(包括北温带分布属、旧世界温带分布属、温带亚洲分布属),占总属数(不含世界分布属,下同)的38.64%。北温带分布区类型含有最多的63个属,占总属数的30.43%,如冷杉属(Abies Mill.)、柳属(Salix)、小檗属、槭属、杨属(Populus)等;旧世界温带分布的榉属(Zelkova Spach,nom.gen.cons.)、丁香属、火棘属(Pyracantha)、石竹属(Dianthus L.)、锦葵属(Malva Linn.)等14个属,占总属数的6.76%;温带亚洲分布区有枫杨   属(Pterocarya)等3属,占1.45%。热带分布区、亚热带分布区(不含东亚特有和中国特有属中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共有57属,占总属数的27.53%。泛热带分布区类型有46属,占总属数的22.22%,如合欢属(Albizia Durazz.)、乌桕属(Sa-pium P.Br.)、冬青属、朴属、商陆属(Phytolacca L.)等;旧世界热带分布区有八角枫属、雨久花属(Monochoria)等4属,占总属数的1.9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区只有野茉莉属(Styrax),占0.48%;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区有香椿属等3属,占1.45%;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区有青藤属(Illigera BI.)等2属,占0.97%;热带亚洲分布区只有野扇花属(Sarcococca Lindl.),占0.48%;东亚分布区类型有39 属,占总属数的18.84%,如木通属(Akebia Decne.)、刺楸属(Kalopanax Miq.)、白辛树属(Pterostyrax)、木瓜属(Chaen-omeles)、双蝴蝶属(Tripterospermum Blume)等,若加上中国特有分布区的杜仲属、青檀属(Pteroceltis Maxim.)、金钱槭属(Diteronia Oliv.)、瘿椒树属(Tapiscia Oliv.)、香果树属等12 属,占总属数的比例为25.64%;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区有14属,如铁杉属(Tsuga Carr.)、木兰属、山胡椒属(Lindera Thunb.)、石楠属(Photinia Lindl.)、爬山虎属(Parthenocissus Planch.)等,占总属数的6.76%;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区有黄连木属(Pistacia L.)等3属,占1.45%;欧亚和南非(澳洲)间断分布区有百脉根属(Lotus corniculatus L.)等2 属,占0.97%。
  4 结论与讨论
  (1)佛坪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有410种,隶属于88科219属,分别占本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6.7%、39.1%和28.4%,其中裸子植物3科8属10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5科39属62种,双子叶植物80科172属338种。
  (2)本区野生观赏植物组成以小型科、单属科、小型属、单种属为主。单属科有42科,占总科数的47.73%;含6属以下的有82科,占总科数的93.18%。单种科有32科,占总科数的36.36%;含10种以下的有80科,占总科数的90.91%。单种属有141属,占总属数的64.38%;含少于5种的属有206属,占总属数的94.06%。说明本区观赏植物种涉及科、属较多,集中分布不明显。
  (3)本區野生观赏植物分布区类型有15个,地理成分多、区系联系广。温带分布区有80个属,占总属数的 38.64%,其中北温带分布区类型含有最多的63个属,占总属数的30.43%;热带分布区、亚热带分布区(不含东亚特有和中国特有属中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共有57属,占总属数的27.53%。说明属的地理分布温带成分突出,以北温带分布为主,并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4)本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能够满足改善、美化环境的更深层的需求,应该切实贯彻相关政策、法律法规[8],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5 参考文献
  [1] 任学敏,李思峰,黎斌,等.秦岭山地主要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5):71-78.
  [2] 李景侠,康永祥.观赏植物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 丁一巨,赵奇僧,周本琳.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评价及其应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7(1):21-26.
  [4] 王月清,张延龙,司国臣,等.秦巴山区主要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调查及观赏性状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5):66-70.
  [5] 刘诗峰,张坚.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第一卷:第1-5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7] 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13(增刊4):1-13.
  [8] 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第1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566-567.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阐述了糯高粱新品种兴湘粱2号和红茅糯2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天津市发展糯高粱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糯高粱;兴湘粱2号;红茅糯2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44-01  发展糯高粱种植是目前天津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糯高粱作为普通高粱的一个变种,具有强大的生物学优势和经济
摘要 介绍了芝麻栽培中因不利气候因素、生态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渍害、草害、药害、肥害等灾情的危害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以期为芝麻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芝麻;渍害;草害;药害;肥害;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6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053-02  芝麻生产过程中,因不利气候因素、生态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渍害、草害、药害、
摘要 对三明市烤烟主栽品种翠碧一号、K326和云烟87进行灰霉病感病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主栽品种以翠碧一号感病严重,K326和云烟87表现抗病;K326和云烟87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翠碧一号差异极显著。翠碧一号的产量和产值较低,分别为1 203.30 kg/hm2和37 938.15元/hm2;K326和云烟87产量相近,与翠碧一号差异极显著。  關键词 烤烟;灰霉病;感病性;福建三明  中图
摘要 本文对鲟鱼的生态习性、经济价值、繁育技术和人工养殖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鲟鱼工厂化养殖面临的问题,指出了鲟鱼工厂化生态养殖发展的方向,以期为鲟鱼的人工养殖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鲟鱼;生态习性;繁育;人工养殖  中图分类号 S965.2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248-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ecologic
摘要 本文构建了“壅菜—鸭—鱼”“池塘—净化池—水湿生植物”和“池塘—‘四水’(水禽、水产、水生蔬菜、水稻)生态种养”3种类型的人工湿地,明确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了各人工湿地模式治理养殖池塘富营养化水的效能;建立了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养殖池塘富营养化水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和避免随意排放造成水污染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示范样板。  关键词 人工湿地;构建;养殖池塘;富营养化水;治理;资源配置  中图分
摘要 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对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熊猫蜂蜜质量标准进行研究。熊猫蜂蜜在坚持蜂蜜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更严格的内部常规质量指标和附加指标,并从人、事和物3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保证熊猫蜂蜜成为一个著名的生态公平产品。  关键词 熊猫蜂蜜;质量标准;控制措施;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257
摘要 通过对建场38年的生态建设经验的回顾总结,结合分场现有森林资源现状,提出林分改造修复的新途径,争取生态工程项目,搞好生态修复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扩大生态建设成果。从服务林业的角度出发阐述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以期为林业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生态建设;森林经营;生态修复;经验;措施;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  中图分类号 S7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
摘要 在对山阳县茶叶种植区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种植和生产现状进行考察的条件下,依照茶叶的生物学习性,对山阳县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总结了山阳县茶叶种植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茶叶;生产现状;问题;发展对策;陕西山阳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035-01  山阳县位于秦岭南麓,鄂、陕两省的结合
摘要 稻纵卷叶螟是南方稻区水稻上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探讨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于2015年9月和2016年6月在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采用450、600、750 g/hm2 3种不同浓度处理进行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015年,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450、600、75
摘要 充分利用连山县山地资源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山苍子丰产造林是很好的发展方向。经多年的试验研究,连山县在山苍子苗木培育、丰产栽培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二年生林分平均树高2.1 m,平均地径2.5 cm,开花结果枝条生长健壮而均匀。通过“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模式规模化发展山苍子种植,探索带动少数民族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新途径。  关键词 山苍子;丰产;造林;广东连山  中图分类号 S793.9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