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模式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应用比较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il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与研究两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到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 口腔颌面部骨折 应用效果
  口腔颌面部骨折在头面部外伤中较为常见,多发生在各类交通事故中,发生率高达57%-60%[1]。由于口腔颌面部骨折部位特殊,手术后的恢复效果对患者的咬合关系、面部外形、开口度、吞咽功能及视力等均具有直接影响,部分患者由于面部外形的改变会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合适有效的护理在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中显得特别重要[2]。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常规必要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更为精细的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恢复,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本次研究我院采用两种护理方式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分析护理干预应用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5-57岁,平均年龄(37.3±2.1)岁,面部单处骨折22例,多处骨折17例;新鲜骨折25例,陈旧性骨折14例;开放性骨折27例,闭合性骨折12例。研究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14-59岁,平均年龄(35.4±1.7)岁,面部单处骨折20例,多处骨折19例;新鲜骨折26例,陈旧性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24例,闭合性骨折15例。两组在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手术方法、手术医师、使用工具、药品均无差别。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必要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术前护理:清洁患者伤口,对口腔进行清洗,叮嘱患者禁止饮水,确认患者是否对抗生素和麻醉剂过敏;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给予患者心理辅助开导,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术中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了解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并给予解决,对患者的情绪予以安抚,引导患者配合医师完成手术。③术后护理: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去枕平卧,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和血氧监护,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呼吸道的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观察并记录创口渗血和引流液情况,防止引流管弯折;对术后疼痛的患者给予心理安慰,严重者给予止痛处理;指导患者饮食,引导患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积极与患者交流,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
  1.3 观察指标 临床效果:依据术后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面部外形、咬合关系及复视情况将效果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优:骨折对位准确,愈合良好,面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张口度≥3.5cm,良:骨折对位一般,愈合较好,面部外形和功能恢复较满意,张口度≥2.0cm,差:骨折对位有错位现象,面部外形有改善但功能恢复不理想,张口度<2.0cm。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评分制,分三个等级,满分为100分,满意为评分>90分,比较满意为评分在60-90之间,不满意为评分<60分,总满意率包括满意和比较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n)、百分数(%)表示,配对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优13例,良19例,差7例,总有效率82.05%,研究组患者优21例,良18例,差0例,总有效率1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92.3%,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71.7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多为下颌骨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面骨骨折损伤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创伤,同时对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的心理也产生极大影响[3]。面部骨折使患者的面部外形、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和视力等基本生理功能产生巨大改变,患者咬合错乱、面部变形,极大的影响患者的外观和正常工作生活,患者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因此在医师熟练的治疗技术之外,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在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方面作用极其重要。
  护理干预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情绪进行适当必要的护理,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够起到很好地作用,临床上应用已取得了很好地效果。本次我院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表明护理干预应用到临床上具有优越性。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到口腔颌面部骨折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看文献
  [1]陈少英.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69-1871.
  [2]牛彦彦,姚志清,刘苒.心理护理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心理抑郁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6):97-98.
  [3]霍秀英,程燕波.两种护理模式对口腔颌面部骨折病人围术期护理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8):2633-263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的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程度、患者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分析和调查。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
近年来酒精性肝病发病及死亡情况在我国呈迅速增长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病种。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4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ALD)20例,
【摘 要】 目的:对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我中心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4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研究组的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結论:在治疗锁骨骨折的过程中,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各有其优点,应
【摘 要】 目的 了解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2.44±0.42,4.30±0.68,1.57±0.68)mmol/L均优于对照组(2.96±0.44,4
【摘 要】 目的:探寻护理干预对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130例,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结果:在入院的时候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积分以及>7比例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一周以及出院以后,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积分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