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概念说了好几年了,但真正实现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不但其操作复杂,而且成本也不低。不过,近来自动分层存储技术开始出现,使ILM得以方便地实现,尤其是SSD大量应用,使分层存储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年年底,EMC发布了自动分层存储技术(FAST),2010年3月,3PAR公司也推出了以子卷级的自动分层存储技术。其实,在自动分层存储领域,美国Compellent公司可以说是最早实现这一技术的厂商,日前,记者采访了Compellent销售副总裁Brian Bell和其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杰。
自动分层存储是通过策略或者数据的访问频率,动态地将数据进行迁移,使被频繁访问的数据存储在速度较快、成本较高的存储介质上,而访问频率较低的数据则被迁移到速度较慢、成本较低的存储介质上。Brian Bell认为,Compellent实现的自动分层存储是把活动数据直接存入高速盘(如SSD或FC盘),非活动数据被逐步自动挪入低成本磁盘(如中端FC盘或SATA盘),而且各个分层磁盘区融为一体,透明地共存于同一逻辑卷中。他认为,对于传统存储中占80%数据量的非活动数据(或历史数据),实际上没必要占用昂贵的高速光纤盘。Compellent通过把非活动数据自动挪入低端存储区来提升高速磁盘区的性能、降低系统成本,而且实现大量非活动数据的实时在线。
陈杰说,通过自动分层存储,对于用户来说,系统的数据访问速度就是系统中最高速存储介质(SSD或FC盘)的速度,这将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同时降低成本,因为用户可以为占系统80%的非活动数据准备低成本的SATA盘。陈杰介绍说,目前,Compellent的单系统可实现双控制器,最多可扩展至1008块硬盘。同时,Compellent系统中还内置了CDP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广泛的数据保护。
Brian Bell说,“流动数据(Fluid Data)”是Compellent的战略目标,而自动分层存储技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陈杰表示,Compellent公司进入中国时间不长,但其业务已经获得了快速启动,并与合作伙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拓中国市场。
2009年年底,EMC发布了自动分层存储技术(FAST),2010年3月,3PAR公司也推出了以子卷级的自动分层存储技术。其实,在自动分层存储领域,美国Compellent公司可以说是最早实现这一技术的厂商,日前,记者采访了Compellent销售副总裁Brian Bell和其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杰。
自动分层存储是通过策略或者数据的访问频率,动态地将数据进行迁移,使被频繁访问的数据存储在速度较快、成本较高的存储介质上,而访问频率较低的数据则被迁移到速度较慢、成本较低的存储介质上。Brian Bell认为,Compellent实现的自动分层存储是把活动数据直接存入高速盘(如SSD或FC盘),非活动数据被逐步自动挪入低成本磁盘(如中端FC盘或SATA盘),而且各个分层磁盘区融为一体,透明地共存于同一逻辑卷中。他认为,对于传统存储中占80%数据量的非活动数据(或历史数据),实际上没必要占用昂贵的高速光纤盘。Compellent通过把非活动数据自动挪入低端存储区来提升高速磁盘区的性能、降低系统成本,而且实现大量非活动数据的实时在线。
陈杰说,通过自动分层存储,对于用户来说,系统的数据访问速度就是系统中最高速存储介质(SSD或FC盘)的速度,这将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同时降低成本,因为用户可以为占系统80%的非活动数据准备低成本的SATA盘。陈杰介绍说,目前,Compellent的单系统可实现双控制器,最多可扩展至1008块硬盘。同时,Compellent系统中还内置了CDP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广泛的数据保护。
Brian Bell说,“流动数据(Fluid Data)”是Compellent的战略目标,而自动分层存储技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陈杰表示,Compellent公司进入中国时间不长,但其业务已经获得了快速启动,并与合作伙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拓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