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ialaog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进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324例需要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将低分子肝素钠每日2次注射分为两组,早上8:30注射左侧腹部为对照组,晚上20:30注射右侧腹部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皮下注射方法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皮下出血的严重程度,旨在寻求安全有效的方法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注射部位出血发生率(48.1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8.83%),两组患者注射部位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注射部位轻度出血及中度出血发生率也高于观察组的(P<0.05).结论 综合改进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且避免出现较大面积出血,提高了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而且增加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患者住院的舒适感.
其他文献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远比线性系统为复杂,缺乏能统一处理的有效数学工具。在许多工程应用中,由于难以求解出系统的精确输出过程。应用Matlab的GUI开发的典型非线性对系统性能分析仿真软件所设计的程序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用此软件可使典型非线性对系统性能的仿真分析变得非常快捷、方便,是工程分析和教学中的一个有效的辅助工具。
如何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困难,是我国各级政府积极探索的课题.文[1]中以湖南省保靖民族贫困山区县为例,对其财政困难现状及成因进行了浅析,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困措施,
目的 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 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梗死灶大小分为三组:大病灶26例,中病灶18例,小病灶16例,同时选取健康体
5S管理理论起源于日本,是长期盛行于企业界的一种优秀的质量管理方法,指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员工的品质."5
目的研究用人骨髓诱导培养内皮祖细胞(EPCs)并以其作为免疫性基因载体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诱导
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draining lymph node,TDLN)是肿瘤细胞沿淋巴管所能到达的淋巴结,是肿瘤免疫发生的部位,也是肿瘤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首先迁移到的地方
有效地评价心肌存活性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状态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新的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出现,超声心动图在识别存活心肌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于抗凝、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细胞及促进
目的 总结宫外孕腹腔镜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6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护理资料.结果 66例患者术后平均住院(5.6±1.3)d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引流管周围渗液患者皮肤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腹腔引流管周围渗液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以普通纱布作为换药敷料,观察组32例采用特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