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英语教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抓住语言学科的特点,激活英语课堂,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本文从解读教材入手,精心预设,促进学生有效的英语对话;情境模拟,创设交流氛围;整合信息技术,增加“兴趣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解读教材 有效对话 情境模拟 信息技术
初中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交流对学好英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面对缺少语言环境的英语课堂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难,英语学习变成了“哑巴英语”,好多学生会写不会说。英语教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抓住语言学科的特点,激活英语课堂,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促进语言交流?我结合课堂教学,阐述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解读教材,精心预设,促进有效对话
初中英语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插图,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些是教师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载体。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环境非常重要,英语教师必须挖掘教材,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引导学生快乐学习英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英语教师要教会学生基本的预习方法,如查阅词典,借助互联网查找相关背景知识的资料,借助英语磁带自学单词和课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课前预习等。如在学习牛津7A unit3 Let’s celebrate(Reading)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教师布置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就有关“个人对节日的喜好”情况相互进行简单询问及回答。需要用上这些表示节日的词汇: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 ,Christmas,Halloween,等等。在学生的对话中,就会用上“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Her / His favourite festival is… I like Spring Festival best.”这些句型,学生在询问的过程就是英语交流的过程,这些交流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贴近,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当学生初步预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5分钟左右的英语情境表演,通过情境表演创设良好的英语交流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课前表演一般的形式有:英语对话、英语小故事,生活情境模拟等,通过课前预演,有利于学生快速、轻松走进新课文,并对英语学习保持兴趣。
最后以Do you know how to celebrate Halloween?为悬念,引出课文部分Getting ready for Halloween,通过对西方节日的介绍和对比中西方的节日,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能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手段,自主学习一些相关知识。
二、情境模拟,创设英语交流氛围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语言环境特别重要,我们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在缺少语言环境下,很多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会写不会说,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效的语言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如何挖掘教材,创设语言交流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与老师同学快乐地交流?英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点,挖掘教材,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的交流。
牛津教材每个单元都有“Integrated skills”,教学时,教师要设置多种学习情境。上课开始,教师通过“Warming-up”,调动学生兴趣,创设了“Ask students to listen to music.”和“Ask students to say some words in the song.”活动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并由歌词导入新课。接下来“Check the preview”,以“Ask students to check the preview and read the new words in groups.”和“Ask students to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这两个环节,让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在活动中,营造听力氛围,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经过前面的有效铺垫,学生交流的欲望被激发了,接下来,教师以百宝箱游戏入手,层层递进,渗透听力技巧,为了促进学生的英语交流,教师设置游戏情境,让学生用英语说图上标记,训练的听说能力,通过“Ask groups to choose one place to give directions and let others listen and guess.”等这些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快乐的交流,语言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情境教学是英语语境创设的重要渠道,带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到其中,课堂气氛活跃,有效地訓练了语言技能。
三、整合信息技术,增加“兴趣点”
随着科技地发展,新兴的教学手段层层不穷,并大量地被应用到教学中,让很多不可能实现的教学手段得以实现,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视听冲突,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渠道。多媒体集声、形、音、像为一体,为英语学科的听、说、读、写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描绘的生动,容易激发学生深厚的兴趣和欲望,将原本枯燥、机械的单词教学演变为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如在学习牛津8Aunit3 A day out第一课Welcome to the Unit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展示了国内外著名城市和景点的图片,有效地导入了话题,引出词汇:the White House (a beautiful building with a big garden and many trees) ,Sydney Opera House,the Palace Museum ,the Summer Palace ,Tian’anmen Square等等,还自然的输出了本单元语法知识点,动词不定式need to exercise,take sb to swh,plan to do sth.和反身代词enjoy oneself的用法,为学生的口语,听力,语法练习打下了很好的语言基础,但在利用信息技术时,要有针对性地使用,像本节课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风景区图片时,要结合本课的一些教学,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出现风景区图片,表面课件做得很精美,但是对课堂教学来说,毫无帮助。又如在做听力练习时,教师让学生根据图片信息进行听力前,先让同学们认真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然后出示听力技巧,再进行听力训练。当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听力后,可以播放一些学生们喜爱的电影精彩镜头、游戏等图片缓解学生的疲劳,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英语教师要为学生和教材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为学生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整合信息技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解读教材 有效对话 情境模拟 信息技术
初中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交流对学好英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面对缺少语言环境的英语课堂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难,英语学习变成了“哑巴英语”,好多学生会写不会说。英语教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抓住语言学科的特点,激活英语课堂,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促进语言交流?我结合课堂教学,阐述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解读教材,精心预设,促进有效对话
初中英语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插图,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些是教师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载体。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环境非常重要,英语教师必须挖掘教材,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引导学生快乐学习英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英语教师要教会学生基本的预习方法,如查阅词典,借助互联网查找相关背景知识的资料,借助英语磁带自学单词和课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课前预习等。如在学习牛津7A unit3 Let’s celebrate(Reading)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教师布置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就有关“个人对节日的喜好”情况相互进行简单询问及回答。需要用上这些表示节日的词汇: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 ,Christmas,Halloween,等等。在学生的对话中,就会用上“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Her / His favourite festival is… I like Spring Festival best.”这些句型,学生在询问的过程就是英语交流的过程,这些交流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贴近,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当学生初步预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5分钟左右的英语情境表演,通过情境表演创设良好的英语交流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课前表演一般的形式有:英语对话、英语小故事,生活情境模拟等,通过课前预演,有利于学生快速、轻松走进新课文,并对英语学习保持兴趣。
最后以Do you know how to celebrate Halloween?为悬念,引出课文部分Getting ready for Halloween,通过对西方节日的介绍和对比中西方的节日,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能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手段,自主学习一些相关知识。
二、情境模拟,创设英语交流氛围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语言环境特别重要,我们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在缺少语言环境下,很多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会写不会说,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效的语言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如何挖掘教材,创设语言交流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与老师同学快乐地交流?英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点,挖掘教材,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的交流。
牛津教材每个单元都有“Integrated skills”,教学时,教师要设置多种学习情境。上课开始,教师通过“Warming-up”,调动学生兴趣,创设了“Ask students to listen to music.”和“Ask students to say some words in the song.”活动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并由歌词导入新课。接下来“Check the preview”,以“Ask students to check the preview and read the new words in groups.”和“Ask students to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这两个环节,让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在活动中,营造听力氛围,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经过前面的有效铺垫,学生交流的欲望被激发了,接下来,教师以百宝箱游戏入手,层层递进,渗透听力技巧,为了促进学生的英语交流,教师设置游戏情境,让学生用英语说图上标记,训练的听说能力,通过“Ask groups to choose one place to give directions and let others listen and guess.”等这些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快乐的交流,语言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情境教学是英语语境创设的重要渠道,带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到其中,课堂气氛活跃,有效地訓练了语言技能。
三、整合信息技术,增加“兴趣点”
随着科技地发展,新兴的教学手段层层不穷,并大量地被应用到教学中,让很多不可能实现的教学手段得以实现,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视听冲突,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渠道。多媒体集声、形、音、像为一体,为英语学科的听、说、读、写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描绘的生动,容易激发学生深厚的兴趣和欲望,将原本枯燥、机械的单词教学演变为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如在学习牛津8Aunit3 A day out第一课Welcome to the Unit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展示了国内外著名城市和景点的图片,有效地导入了话题,引出词汇:the White House (a beautiful building with a big garden and many trees) ,Sydney Opera House,the Palace Museum ,the Summer Palace ,Tian’anmen Square等等,还自然的输出了本单元语法知识点,动词不定式need to exercise,take sb to swh,plan to do sth.和反身代词enjoy oneself的用法,为学生的口语,听力,语法练习打下了很好的语言基础,但在利用信息技术时,要有针对性地使用,像本节课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风景区图片时,要结合本课的一些教学,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出现风景区图片,表面课件做得很精美,但是对课堂教学来说,毫无帮助。又如在做听力练习时,教师让学生根据图片信息进行听力前,先让同学们认真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然后出示听力技巧,再进行听力训练。当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听力后,可以播放一些学生们喜爱的电影精彩镜头、游戏等图片缓解学生的疲劳,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英语教师要为学生和教材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为学生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整合信息技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