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渊源、内涵与属性

来源 :开封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_h0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所谓“公共财政”与我国所谓“公共财政”产生于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在渊源、定义、职能上有着显著的不同。从本质上说,我国的公共财政既不是市场经济的内生物,更不是计划经济的内生物,它只能是转轨经济的内生物,即财政在适应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解释财政转轨的理论,它具有公共性、民主性、公平性和法制性四重属性。因此中国的财政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决不能照搬西方财政模式来解决中国的财政问题。建设公共财政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公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
其他文献
在2008年北京奥运报道的媒体盛会中,以手机报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凸显了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成为科学传播奥运文化的新平台,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关注。但是,手机报的发展也存
缩小贫富差距,除了从收入角度考虑问题外,还必须从消费角度考虑问题。社会成员的共同消费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换言之,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空间越大、内容越多,社会和谐的程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