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收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自我概念和集体自尊的作用

来源 :心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s8013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机选取37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考察家庭收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自我概念及集体自尊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 显示:(1)家庭收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在两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2)集体自尊调节家庭收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低集体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易受到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 表明,提高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集体自尊水平,可有效地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其他文献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建立健全“三全育人”长效机制,不断整合各类资源,做好思想引领顶层设计,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创新,将极大丰富思政工作内容与形式,从而有利于思政德育的入心入脑.高校行政、教辅人员作为管理枢纽,是与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其思政德育工作的探索,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其“三全育人”创新实践的研究也就具备了意义与价值.
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深化对党员党性修养在新时代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帮助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对非无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自觉进行抵制,进而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专业素养水平,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企业大规模侵犯个人信息的严峻态势下,如何准确把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单位犯罪的特征与规律,并建构一套完备的治理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单位犯罪呈现出涉及行业多元化、地域分布集中化、信息多样化、行为单一化等特征,其治理存在查处率低、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为有效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单位犯罪,保障个人信息安全,需要实现协同治理、社会共治,加大处罚力度,完善归责体系,加强数据合规建设.
树立马克思主义“三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成功密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都形成和确立了独具特色的、以解决“三观”建设问题为内核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应牢牢把握主体导向、理论导向与制度导向,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三观”建设,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公安院校作为行业类院校,其学科建设应当坚持应用型定位.但当前公安学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应用型方向,警务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警务科研等方面不能很好地契合警务实战.警务调研搭建了警务理论与警务实战之间的桥梁,有助于警务人才的培养符合警务实战的需要,有助于“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有助于警务科研切实地服务于警务实战.为充分发挥警务调研在公安学科建设中的效用,应当争取公安机关的政策支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