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地理课堂“四步教学法”的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g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地理课堂“四步教学法”的四步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自学检测是基础,师生互动是升华,巩固训练是关键,反馈矫正是归宿。学中有导,导中有练,练中有讲,讲中有练,切实反映了教学规律,真正遵循了教学原则。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 “四步教学法” 四个环节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注意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我们不断探索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进行了摸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四步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堂“四步教学法”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自学检测
  出示学习目标是四步探究教学的序曲,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就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们要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来源,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必须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面。教师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指导学生认真读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环节。目标问题要精心设计,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机,最好是填空、简答,并且答案易在书中找出,这样学生就会带着任务去阅文读图,积极主动地去自学,教师则在教室中巡视、指导。
  二、师生互动
  课堂是教学的核心,“以问题探究为中心”是“四步教学法”的主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动脑、动口,在学生讨论问题的同时老师巡回进行指导,也可参与他们的讨论,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分析和判定,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根据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问题聚焦与点拨,总结与归纳,反馈到课本的知识点当中。讲授要“精”,语言简练,目的明确,深入浅出,揭示规律,道破原理,一语中“的”。对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常用的教学方法有:(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行政区划: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西四宁二甘青陕,还有内台北天上。利用歌诀记忆,学生记起来就很容易了。(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很畏惧,读图、析图能力较薄弱。老师要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例如江苏为什么刮东北风时,天气会变多云,或者阴雨?我国劳动人民是怎样利用二十四节气指导从事农事活动的?等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充分地发展自我,不断地成长。
  三、巩固训练
  检测训练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理解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尝试练习则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书本知识后,循序渐进,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步骤。这一步的要求是:题目要精心选择,编排要有层次,基础部分使学生能应用已掌握的知识直接解决,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深入部分则要具有外延性、实用性,联系实际,挖掘隐意,要重点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灵活性大、涉及面广的题目,侧重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及初步运用的能力。训练的方式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竞赛式、接力式、口答练习题、笔答练习题、抢答式等多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互问互答。
  四、反馈提高
  在反馈提高这个环节,教师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基础知识未过关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这种当堂检测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对所学知识再巩固。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是学习过程中检验知识,并使知识理解深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使学得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的重要方法。把作业安排在课内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动手训练的机会,还可为教师调控教学过程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如指掌,通过总结和评价,使学生的认识产生飞跃,使教学达到更高境界。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总有一些新的问题生成,尤其是在自主探究、互动合作的基础上。
  初中地理课堂“四步教学法”的四步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自学检测是基础,师生互动是升华,巩固训练是关键,反馈矫正是归宿,切实反映了教学规律,真正遵循了教学原则,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特点浅说.课程、教材、教法,1987,4.
  [2]盛群力,李志强,编著.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新课程改革对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必须进行有效性教学。  1.制定目标、选择内容  根据教学对象制定五大目标。第一,运动参与
摘 要: 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发展的过程,而且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更是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统一。本文针对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缺乏这一问题,从注重情感沟通、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注重以情激情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探讨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 情感教育 情感沟通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一方面,从学
摘 要: 思品课是让学生把握道德认知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思品课教学将德育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使思想品德课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行为能力的目的。在多媒体技术日趋成熟的现在,思品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计算机屏幕直观地表现出来,辅以声音、文字,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