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e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同样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可以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效率。新课改背景下,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越来越受到小学语文老师的青睐,它是根据小学生学习特点而创设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字,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引言: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只有掌握丰富的文字量,他们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才能完成良好的语言表达。现阶段传统的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在众多的创新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方法凸显出了它的优越性,既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本文在这里结合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发表自己的几点意见,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用的借鉴。
  一、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对小学生识字学习的意义。
  1.培养小学生文字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情景化课堂当中,老师通过创设与当前课堂识字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比如,符合小学生心理的动漫视频或者是小故事、图片等来提高小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文字的乐趣,提高他们对识字的兴趣,让小学生真正喜欢上文字学习。
  2.降低语文课堂学习汉字难度。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关汉字的认知和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讲困难还是很大的,但是他们又必须要掌握好。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一般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这样小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汉字的结构和意义,慢慢他们就会对汉字学习失去兴趣。如今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情景化教学方式,通过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来引导小学生对汉字进行活学活用。培养了小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又降低了汉字学习过程中难度。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情境化教学手法,可以降低语文老师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研中,设计出更加合理、切实的教学情境,并对小学生进行适时的思维引导,帮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汉字学习。慢慢的小学生的自我学习的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4.更加突出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以及自身的生理特点,致使他们在进行识字学习的时候不能保持精力长时间集中,往往会出现走神的现象。而老师运用情境式教学时,不论是采用哪种情境模式,这些课堂设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在优化课堂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的体现了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策略。
  1.游戏教学情境,让小学生的识字更有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贪玩、活泼好动,他们对游戏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兴趣。所以,在开展识字教学活动时,老师可以运用小学生都喜闻乐见的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设计游戏时老师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游戏设计要合理、高效,真正让小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更好地学习文字。比如,师可以采用超市购物的游戏:
  在课前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制一些卡片、搜集一些空的商品盒子或者是衣服吊牌等作为教具。在课堂上临时开一间“购物超市”,然后进行游戏化的情境识字教学:让小学生分组去超市购物,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找到指定商品。并要求小学生能够正确读出超市里面的识字材料。这个简单的小游戏不仅能够检查小学生的识字情况,更能让小学生在玩乐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小学生的识字更自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和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在识字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化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把语文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提高他们对文字的记忆效果,从而让小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对他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而且还可以调动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该怎样将实际生活和语文识字教学有机联系在一起,举个例子:
  比如说,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这篇课文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将课本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繪一下秋的声音,学生可能会想到秋天的风声、秋天有蟋蟀的叫声、秋天雨声,还有学生会想到秋天有大雁的叫声等等。学生在想象秋天的声音的过程中就已经进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了。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很多的字词。
  再比如说,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小学生通过把字词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来创设情境,老师在教小学生认识“叮咛”这个词的意思时,可以让他们说出这个词的近义词,而且所说的近义词都必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如,吩咐、交代等。
  3.多媒体情境,让小学生们在欣赏中识字。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学课堂中,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识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些小视频、音频或者是有趣的图片等来创设情境,从而将要教授的汉字直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把识字教学课堂变的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让小学生通过看动画,听音等方式进入到到生动、形象的情境中;进而满足小学生们的视觉心理,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识字教学中,让小学生们在欣赏中识字,同时老师也可以为学生们播放儿歌,让他们在儿歌中识字增加小学生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情境学习让他们体会到识字的快乐。
  比如说,在教学《开满鲜花的小路》这节内容时,学习‘寄’、‘裹’这些字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中的场景展现给小学生:‘寄’就是把一个物品从一个地方运到另外一个地方;‘裹’就是将东西包起来等,让他们在观看动画中学习文字,既能提起他们的兴趣,又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意思。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景化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识字、认字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和促进作用,我们应该全面推广。但同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语文老师们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考量,做到扬长避短。谨记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不可过分地追求形式,应该注重有效的教学,做好情境教学设计,让小学生们将“学”与“玩”真正结合到一起,充分体现小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激发他们文字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文字学习效率。同时老师们还要注意合理分配一节课的课堂时间,尽量做到环环相扣、节奏适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化课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学琴.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 学周刊, 2017(1):77-78.
  [2]郑洁. 关于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 好家长, 2017(29):44-44.
  [3]范红英. 论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 才智, 2017(29):46-46.
  [4]沈云明.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探索[J]. 文学教育:中, 2017(5):65-65.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包含“教”和“学”两部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不可分离,师生共同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完成。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点,并把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课堂上,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教学;策略  引言: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围绕着一定的教学内容,有更充分的互动,可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中国特色”,连着民族的根,系着中华的魂。现代化发展下,我们需要继续将传统文化弘扬下去,令其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因此,小学教育要充分结合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的宝贵德育资源,为小学生创设适宜教学环境,多形式地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在体验与实践中去创新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力争做一位文化的传承者。  关键词:小学;传统节日文化;教学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有着许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深化,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逐渐被冲破,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者正在积极尝试的新道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集中体现了对学生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培养以及创新潜力的激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具有巨大应用优势,但是具体如何实现有效应用,还是我们作为教学工作者需要面对和参与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前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
期刊
摘要:在一次作业中,有一道挺普通的几何题挡住了我班不少同学的去路,通过查阅学生答卷上的“蛛丝马迹”,询问学生答题时的“心路历程”,想一探究竟,以便更好改进自己的教学。  关键词:几何题;教学反思;教学启示  原题再现:如图,△ABC中,4AB = 5AC,AD为△ABC的角平分线,点E在BC的延长线上,EF⊥AD于点F,点G在AF上,FG = FD,联结EG交AC于点H,若点H是AC的中点,求AG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教学的灵魂与关键,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成为每个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华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康乾盛世(上)》为例,探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康乾盛世;方法实践  一、案例背景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和新的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为学生终身全面发展奋斗”的教育理念,音乐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全面培养高尚情操,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初中音乐学习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课程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主体;教学方式 
期刊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展开阅读活动不仅要保证质量和效率,还要促使学生养成正确阅读习惯,基于此,本文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总结了两点:儿童学习语文作文兴趣不高;不重视学生思想情感的发展。探究课外阅读作用,思考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情感;课外资料;阅读习惯  引言:我國的教育事业正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这项教育工作的进行意义重大,能有力促进
期刊
摘要:教育的成功主要体现者是学生,不断研发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拥有更加先进的学习方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和知识,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技能,增加学习热情,让学习更加高效。  关键词:高中物理;合作学习;有效应用  引言  在以往的物理课堂中,大都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创作能力,学生位于被
期刊
摘要:个性化的时代需要个性化的人,同样也需要个性化的教育。在进一步实施新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教师的巧妙指点、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评价体系的多元化等都有助于个性化作文教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个性化  一、倡导学生作文个性化是时代的要求  学生作文现状亟需引导学生作文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从教20年来,我发现在中学生作文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可以理解为:知识能落实,方法能传授,能力有提升,素养有渗透,学生有感悟,成绩有提高。“有效教学”的达成离不开“有效课堂”。“以学为主”、“主动学习”已成为课堂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亲师才能信道,乐学才能好学,好学才能知之,“有效课堂”必然是学生在引导下能弄明白心中疑惑,通过解惑能有所感悟,通过感悟能有所提高,通过提高能收获乐趣,通过收获乐趣又能激发学科学习的动力。本文通过反思总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