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蒙药材玉簪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文献研究综述,并提出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蒙药材;玉簪花;综述
蒙药玉簪花(蒙古语名:称哈斯一哈特呼日一其其格)为百合科植物Hostapiantaginea(Lam.)Ascherson的干燥花。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利咽喉功能,主治肺热、咽喉肿痛、嘶哑、胸热、毒热,是一种常用蒙药材。本品已收录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一蒙药(1998)》、《内蒙古蒙药材标准(1986)》等,为其主药人药的方剂“玉簪清咽十五味丸(散)”也被收录了《卫生部药品标准一蒙药(1998)》。本文根据近几年发表的文献报道对蒙药材玉簪花进行文献综述,为对本品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化学成分
甾体皂苷为玉簪花的主要化学成分,还含有黄酮、生物碱、香豆素、糖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油脂及挥发油、鞣质和醌类等。
研究發现,利用溶剂法和多种现代色谱技术对玉簪花进行系统分离后从玉簪花各部位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1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正二十烷酸(H1)、(251t)-5a-螺旋甾烷-2a、3 B-二醇(支脱皂苷元)(H2)、棕搁酸-a-单甘油酯(H3)、胡萝卜苷(H4)、山奈酚(H5)、槲皮素(H6)、山奈酚-3-O-芸香糖苷(H7)、山奈酚-7-0-B-D-葡萄糖苷(H8)、H9-H11,其中H1、H3、H4、H5、H6、H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李慧芳等从玉簪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吉托皂苷元,吉托皂苷元3-0-0-B-D-吡楠葡萄糖基-(1-4)-p-D-吡喃半乳糖苷),吉托皂苷元3-0-0-B-D-吡楠葡萄糖苷-(1-2)-0-[B-D-吡楠木糖基-(1-3)-O-B-D-毗楠葡萄糖基-(1-4)-B-D-吡楠半乳糖苷},吉托皂苷元3-0-{0-B-D-吡楠葡萄糖基-(1-2)0-[0-a-L-吡楠鼠李糖基-(1-4)-B-D-13-D-吡楠木糖基-(1-3)]-0-B-D-吡楠葡萄糖基-(1-4)-B-D-毗喃半乳糖苷),B-谷甾醇及胡萝卜。
2.药理作用
中药记载中玉簪花为鳞茎祛风除湿,散瘀消肿,镇痛止血,清热解毒等功能,用于治疗风湿疼痛、关节肿大。而蒙医主要用其花治疗急、慢性咽炎。
2.1抗炎、抗感染、抗菌作用.
研究者发现,分别对紫萼(H.ventrlcosa)的地下部分进行了抗非特异性提示,证实了其对中期炎症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无抑制作用。中性白细胞攻击进入体内异物的手段是释放活性氧,从而起到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研究人员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研究玉簪花的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作用,结果发现,玉簪花的乙酸乙酯提取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玉簪花的正丁醇提取部分对白色念球菌,红色毛癣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说明玉簪花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主要抑菌成分可能为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苷。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玉簪花乙酸乙酯部位及正丁醇部位有抑制急性炎症的作用,为其抗炎活性部位;乙醇提取物中并含抑菌的活性成分。
2.2镇痛作用
实验证明,以镇痛作用为指标,对玉簪花乙醇提取物镇痛活性部位进行了初步筛查。结果在小鼠的热板实验中玉簪花的50%乙醇提取物有明显镇痛作用,总样和95%乙醇提取物没有明显镇痛作用;在醋酸扭体实验中,玉簪花的50%乙醇提取物2个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
2.3抗肿瘤作用
国外研究团队证明玉簪花醇浸膏口服或腹腔注射后,对小鼠白血病L615有抑制作用,说明其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2.4其他作用
实验报道,玉簪花根可以治疗骨质增生。而且应用玉簪花醋治疗了耕牛脱节烂头疾病,结果其有效率能达到96.4%。玉簪全草中分得的生物碱对烟草花叶病毒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3.质量控制
目前蒙药材玉簪花质量控制方法的鉴别项已有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荧光)。李晓娟和奥·乌力吉以山奈酚和山柰素为指标,分别建立了薄层鉴别法和HPLC含量测定法。以吉托皂苷B为指标,采用HPLC法建立了玉簪花含量测定法,并制定其含量不得少于0.1%。王静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制定了蒙药玉簪花中总黄酮的含量的方法。
结语
蒙药材玉簪花在蒙药临床中经常入药于“玉簪清咽十五味散”、“丁香六味散”等方,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我们坚信,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蒙药材玉簪花在各领域中得到更为广泛应用。
[关键词]蒙药材;玉簪花;综述
蒙药玉簪花(蒙古语名:称哈斯一哈特呼日一其其格)为百合科植物Hostapiantaginea(Lam.)Ascherson的干燥花。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利咽喉功能,主治肺热、咽喉肿痛、嘶哑、胸热、毒热,是一种常用蒙药材。本品已收录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一蒙药(1998)》、《内蒙古蒙药材标准(1986)》等,为其主药人药的方剂“玉簪清咽十五味丸(散)”也被收录了《卫生部药品标准一蒙药(1998)》。本文根据近几年发表的文献报道对蒙药材玉簪花进行文献综述,为对本品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化学成分
甾体皂苷为玉簪花的主要化学成分,还含有黄酮、生物碱、香豆素、糖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油脂及挥发油、鞣质和醌类等。
研究發现,利用溶剂法和多种现代色谱技术对玉簪花进行系统分离后从玉簪花各部位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1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正二十烷酸(H1)、(251t)-5a-螺旋甾烷-2a、3 B-二醇(支脱皂苷元)(H2)、棕搁酸-a-单甘油酯(H3)、胡萝卜苷(H4)、山奈酚(H5)、槲皮素(H6)、山奈酚-3-O-芸香糖苷(H7)、山奈酚-7-0-B-D-葡萄糖苷(H8)、H9-H11,其中H1、H3、H4、H5、H6、H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李慧芳等从玉簪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吉托皂苷元,吉托皂苷元3-0-0-B-D-吡楠葡萄糖基-(1-4)-p-D-吡喃半乳糖苷),吉托皂苷元3-0-0-B-D-吡楠葡萄糖苷-(1-2)-0-[B-D-吡楠木糖基-(1-3)-O-B-D-毗楠葡萄糖基-(1-4)-B-D-吡楠半乳糖苷},吉托皂苷元3-0-{0-B-D-吡楠葡萄糖基-(1-2)0-[0-a-L-吡楠鼠李糖基-(1-4)-B-D-13-D-吡楠木糖基-(1-3)]-0-B-D-吡楠葡萄糖基-(1-4)-B-D-毗喃半乳糖苷),B-谷甾醇及胡萝卜。
2.药理作用
中药记载中玉簪花为鳞茎祛风除湿,散瘀消肿,镇痛止血,清热解毒等功能,用于治疗风湿疼痛、关节肿大。而蒙医主要用其花治疗急、慢性咽炎。
2.1抗炎、抗感染、抗菌作用.
研究者发现,分别对紫萼(H.ventrlcosa)的地下部分进行了抗非特异性提示,证实了其对中期炎症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无抑制作用。中性白细胞攻击进入体内异物的手段是释放活性氧,从而起到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研究人员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研究玉簪花的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作用,结果发现,玉簪花的乙酸乙酯提取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玉簪花的正丁醇提取部分对白色念球菌,红色毛癣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说明玉簪花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主要抑菌成分可能为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苷。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玉簪花乙酸乙酯部位及正丁醇部位有抑制急性炎症的作用,为其抗炎活性部位;乙醇提取物中并含抑菌的活性成分。
2.2镇痛作用
实验证明,以镇痛作用为指标,对玉簪花乙醇提取物镇痛活性部位进行了初步筛查。结果在小鼠的热板实验中玉簪花的50%乙醇提取物有明显镇痛作用,总样和95%乙醇提取物没有明显镇痛作用;在醋酸扭体实验中,玉簪花的50%乙醇提取物2个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
2.3抗肿瘤作用
国外研究团队证明玉簪花醇浸膏口服或腹腔注射后,对小鼠白血病L615有抑制作用,说明其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2.4其他作用
实验报道,玉簪花根可以治疗骨质增生。而且应用玉簪花醋治疗了耕牛脱节烂头疾病,结果其有效率能达到96.4%。玉簪全草中分得的生物碱对烟草花叶病毒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3.质量控制
目前蒙药材玉簪花质量控制方法的鉴别项已有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荧光)。李晓娟和奥·乌力吉以山奈酚和山柰素为指标,分别建立了薄层鉴别法和HPLC含量测定法。以吉托皂苷B为指标,采用HPLC法建立了玉簪花含量测定法,并制定其含量不得少于0.1%。王静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制定了蒙药玉簪花中总黄酮的含量的方法。
结语
蒙药材玉簪花在蒙药临床中经常入药于“玉簪清咽十五味散”、“丁香六味散”等方,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我们坚信,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蒙药材玉簪花在各领域中得到更为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