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往往预示幸运即将到来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boy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默斯击败众多竞争对手,于2001年7月担任哈佛第27任校长。正当他想大干一场时,却在一次学术会议发言中表示“男女之间的先天性差別,可能是女性在数理领域鲜有建树的原因”,因这一“惊人之语”,他受到各方的猛烈抨击。事后,萨默斯虽然多次解释,这一言论只是学术探讨,没有任何歧视妇女的意图,但学校董事会还是在当年启动了对萨默斯的不信任投票程序,哈佛大学第一次“弹劾”了校长。
  萨默斯极度沮丧,将自己关在房里不愿示人。一天,他无意间从窗子看见哈佛专门讲授“幸福课”的教授泰勒从房前路过,出于礼貌,他邀请其到家里坐坐。闲聊中,萨默斯一股脑儿向泰勒倾诉了心中的苦闷。泰勒耐心听完后对他说:“你应该去大胆经历正在经历的任何事情,并自然接受下来。你丢掉校长的位子已成事实,那不妨就反省一下,这段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用所学和专长去寻找新的机会。你的遭遇并不致命,也不会一直如此。有时,厄运就是一种幸运,如果转化得巧妙,就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因为它已将你逼到了不得不选择去走另一条路的境地,而你一旦踏上了新路,成功自然就会向你招手了。”萨默斯如醍醐灌顶。
  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看准了萨默斯承受厄运打击的抗压能力,力邀他担任了竞选班子的经济顾问,胜选后,奥巴马任命萨默斯为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生活中,厄运也许预示着幸运即将到来,如果你承受不住厄运的打击,幸运也就会与你擦肩而过。
  (编辑/北原)
其他文献
人類是一种非常喜欢听故事的动物。如果有人在讲故事,他就会成为众人的中心。有段时间我在运营一个新闻客户端,这个客户端的订阅量超过10万 ,如果推送政务类新闻,阅读量经常惨不忍睹。但如果推送一条有故事的社会新闻,阅读量轻轻松松地破万。这个客户端的后台数据进一步固化了我的认识,假如你从事新媒体编辑工作,那么就要记住了:无故事不生存。如果你从事营销,也请遵照执行;如果你想成为圈子里的意见领袖,还是请遵照执
26岁的闻玉梅正式拜现代免疫学奠基人林飞卿教授为师。当时闻玉梅才思敏捷,精力充沛,深得林飞卿器重。每次做实验,林飞卿都手把手地教闻玉梅,要求极其严格。有一次,做菌落挑选试验时,闻玉梅的胳膊抬得比較高,明显脱离了桌面。林飞卿严厉地批评闻玉梅:“重新做,双肘必须贴桌,对准一个菌落,不许沾边,以免杂菌混入。”还有一次,闻玉梅在做血清稀释时,一管混匀了2次,这也被林飞卿看在眼里,她严厉地说:“科学必须严谨
大学毕业后,管丽婷应聘到台州市中心医院工作。5年前,她和同事们一起参加无偿献血时,看到了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她当场就签署了一份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之后就忘记了这件事,因为配型成功的机会很低。  2019年4月初,管丽婷突然接到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她,她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美国友人配型成功,对方身患脊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需她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救命。当时,管丽婷竟然很兴奋,她说:“在地球
是甘做一片红叶,脱离大树的供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此天高地阔,还是屈居牛尾,狂甩骚乱的蚊虻,“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怨愤抑郁;是对酒当歌一声吼,喝退歪风邪气,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是人生苦短悲歌一曲,无颜见江东父老,落得个泯然众人矣。人生的种种幻象让人迷惑又不知所措,要学会在纷繁冗杂的现实中选择好自己要走的路。  每个人生阶段迷茫与失落的积累,都让我们活成了分裂又聚合的
一位导师和学员们在看一个视频,一个养生名人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大米白面是产生疾病的关键。饭里几乎只有糖,吃两碗饭,就等于吃两碗糖。我推崇断食排毒疗法,只吃蔬菜和水果,把这些蔬菜、水果榨汁,每天8杯,绝不可以吃其他食物。当然会有饥饿感,身体也不舒服,但我们赢得了这场养生的马拉松比赛,就会获得成功。”  导师说:“这位养生名人把自己的努力形容成马拉松比赛,不是一种合适的态度。”  学员问:“为什么
当今社会,科研成果大小或者治学水平高低的依据是什么?到底是发表多少论文重要,还是学以致用更重要?到底证明自己是学术权威重要,还是为民请命更重要?如果后者更利国利民,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对发表论文趋之若鹜,而且热衷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究其根本,追求盛名而已,追求盛名之下随之而来的利益罢了。  心学圣人王阳明曾说,“为学大病在好名”,即做学问最大的弊端就是追求名声。放眼学术界追逐发表论文而热衷评职称的学者
站在大学讲台上,她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洋溢笑容的脸上迸发出毋庸置疑的自信和从容,驱散了听障学子们心中的乌云,融化了淤积在他们灵魂深处的坚冰。许多人禁不住产生疑问,她是如何取得如此骄人成就的呢?  2岁时,天真烂漫的她在一场医疗事故后,失去了聆听世界的机会。听不见别人说话,她急得哇哇大哭。痛苦自责的父母抱着她四处求医,仍然不得不面对“右耳完全失音,左耳有一点点听力”的残忍结果。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给
王德顺在79岁高龄时,以一台时装走秀走红。人们惊叹这样一个白发白须的老人,竟然能那么潇洒、那么干练地走上T型台,秒杀小鲜肉。王德顺的忽然走红,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老人原来也可以这么潇洒,这么精彩。  王德顺是临时应朋友之邀,去T型台走了一次秀,连排练都省了,直接登台。因为一场走秀,而忽然走红,这确实很偶然。但是,他能再次走上舞台,并完美地将自己优雅的形体展现在观众面前,却不是偶然的。  在此之前,王德
他的性格突然变了。我找他谈话,他恶狠狠地说“我不学了”,就跑开了。我怕出状况,就把情况告诉了他的妈妈,让她关注一下他的情绪。  晚上,他给我发了一条短信:“王老师,都是我的错好吧!我爸妈现在吵架了,你高兴了吧……我现在语文书都不想碰,我考个0分给你看,去跟我妈说啊!到时候我会像爱德蒙·唐泰斯那样找你复仇的!”教了十几年的书,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复仇”男生。  一个学生这么有个性,我该怎么做?我马上给
从开始的害怕失败,到现在的做了再说  北宋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以他著名的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名垂青史。他还有一句著名的话:“存,吾顺事;殁,吾宁也。”意思是,活着,我就顺应时代;死了,我就安宁了。视死如归,这是何等置生死于度外的大胸襟!有了这样的胸怀,还会有什么痛苦,哪里还有什么烦恼!  有青年说,为什么自己总是遇到艰苦的挑战?为什么困难总是接二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