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评估位于项目周期的末端,又可视为另一个新项目周期的开端。后评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反馈功能上,一方面总结了项目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而面对于在建和新建项目又起着指导作用。项目后评估工作不仅对指导新项目立项、调整在建项目计划、完善已建项目等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项目决策、政策制定、机构改革等高层次管理的改进和提高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电网建设;后评估;指标体系;项目决策;可持续发展;规模效应;工程造价;经济效益
1引言
项目后评估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并通过分析评价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后评估位于项目周期的末端,又可视为另一个新项目周期的开端。
2电力行业的特点
2.1电力行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
电力工业是从事电力生产和经营的工业。它通过消耗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和水、风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等,获取电能这一优质的二次能源,并实现将电能供应给广大电力用户的能源转换和加工产业。由于能源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所以,电力工业和煤炭、石油等产业一样,是向国民经济、向社会提供电能这一基础物质和商品的基础产业。
2.2电力行业是关联性强的行业
电能是一种不能大规模储存的能源,因此,电力的生产、输送和消费都是通过电力网络同时完成的,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不存在半成品,也不存在库存品。为使电力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能够很好地相互衔接,电力工业必须要采用大量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设备,以实现发、输、售、用各环节的相互紧密配合,协调统一地进行。
2.3电力行业是规模效应很强的行业
电力工业具有明显规模效应,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电网的建设上。电网是连接电力生产、电力输送和电力供应的基本设施,通过电网,电力从生产到消费才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电网建设初期投资大,而且由于网络规模小,其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也相对较低。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不但能够逐步降低投资,而且还能够逐步改善电网的技术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3电网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
电网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三层涵义,首先电网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必须遵守客观经济规律,使企业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及其能力的提高;其次电网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满足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电力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利用形式,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增加这种清洁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污染较大的化石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我国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一项根本措施,因此,电网建设项目的发展必须符合这种趋势,发展的速度要保障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的需求。第三层涵义是电网建设项目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致。虽然电力能源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但它的输送过程中需要很多的输送结构建筑,生产需要大量的一次性能源,主要有水能、煤炭和油气资源等,目前,电网对化石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已经被受到人们所关注。电网企业要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在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合理有效地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妥善采用保护环境的运营方法和措施,积极的为社会谋求利益。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一致发展。
4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在进行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估的过程中,不是所有因素都可以定量化处理,也不是所有因素都是定量评估比定性评估科学。所以,评估指标选定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在定_量评价的基础上,考虑专家意见和经验,适当结合定性评判,做出最后确定。
4.2客观性和公正性
要求后评估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根据电网建设建成后运营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衡量和评估项目的得失和优劣。在分析论证时,要坚持公正、科学的态度,从客观角度,历史地、唯物辨证地全面看待问题。既不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环境和条件评估当时的工作,又要站在发展变化的高度评估电网建设项目的成功和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独立地对项目决策、实施及其结果做出评论。
4.3评估指标的全面性
建立综合评判指标体系,首先要遵守全面性原则,就是所建立的指标,要能够全面反映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因素。对电网建设项目进行分析评估,首先要建立相应的评判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选择的不同,评判的结论也会不同。衡量任何决策系统的综合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和结构形式为:综合指标体系应包括物质性准则和精神性准则两大部分内容。物质性准则应反映经济指标、技术指标和环境影响指标等因素;精神性准则应包含精神影响指标及社会影响指标等项要求。综合指标体系反映了系统的总目标,即目标层,系统总目标通过物质性准则和精神性准则来实现,即准则层;而物质性准则和精神性准则又分别由经济指标、技术指标、环境影响指标及精神性影响指标、社会影响指标等来衡量,即指标层。
4.4指标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为了得到综合评估的结果,需要将各指标得分加权求和。所以,各指标之间的独立性就十分重要,要在指标确定之前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相关性大的指标,尽量避免综合评估的失真。所谓相对独立性,是指各个指标之间应排除其包容性,但并不排除其相关性。
4.5可操作性
鉴于指标体系中包含部分难以量化的定性指标、模糊指标,若在构建指标体系时片面追求对评估的完整描述,必将使指标纷杂,有些指标难以获取或缺乏实用性。因此在指标选取时应尽量注意指标的可测量性和可比性,尽量利用已统计数据,保证数据的可采集性。
4.6通用性和可比性
评估指标应尽可能的选取一般常用的指标,和前期工作及相关工作的技术指标要保持衔接和连续。评估指标虽然覆盖面广、各具典型特色,但仍要求具有比较的共同基础和可能。
4.7层次性原则
后评估综合评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可分解为若干评估子系统。因此,应在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即在不同的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这样则有利于决策者在不同层次上对后评估中的各子系统进行把握。
5结语
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中,项目后评估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论体系。电力行业在进行初步的市场化改革后,决策者更加关注投资的综合效益,项目后评估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得以体现,后评估工作越来越受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佳才,殷广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J]. 环境保护,2001,(10):45-47
[2]卢向华,黄丽华.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全过程评价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2,(12):47-49
[3]杜书明.项目分析的方法[J].经济科学,1992,(2):27-29
[4] 杨青.风险投资项目评估[J].科技创业月刊,2003,(2):55-57
[5] 白思俊.项目中评价初探[J].管理工程学报,2000,(14):11-13
[6] 白思俊.关于项目后评价的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02,(16):21-24
作者简介:殷占宝,男, 2004年毕业于宁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关键词:电网建设;后评估;指标体系;项目决策;可持续发展;规模效应;工程造价;经济效益
1引言
项目后评估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并通过分析评价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后评估位于项目周期的末端,又可视为另一个新项目周期的开端。
2电力行业的特点
2.1电力行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
电力工业是从事电力生产和经营的工业。它通过消耗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和水、风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等,获取电能这一优质的二次能源,并实现将电能供应给广大电力用户的能源转换和加工产业。由于能源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所以,电力工业和煤炭、石油等产业一样,是向国民经济、向社会提供电能这一基础物质和商品的基础产业。
2.2电力行业是关联性强的行业
电能是一种不能大规模储存的能源,因此,电力的生产、输送和消费都是通过电力网络同时完成的,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不存在半成品,也不存在库存品。为使电力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能够很好地相互衔接,电力工业必须要采用大量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设备,以实现发、输、售、用各环节的相互紧密配合,协调统一地进行。
2.3电力行业是规模效应很强的行业
电力工业具有明显规模效应,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电网的建设上。电网是连接电力生产、电力输送和电力供应的基本设施,通过电网,电力从生产到消费才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电网建设初期投资大,而且由于网络规模小,其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也相对较低。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不但能够逐步降低投资,而且还能够逐步改善电网的技术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3电网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
电网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三层涵义,首先电网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必须遵守客观经济规律,使企业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及其能力的提高;其次电网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满足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电力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利用形式,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增加这种清洁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污染较大的化石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我国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一项根本措施,因此,电网建设项目的发展必须符合这种趋势,发展的速度要保障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的需求。第三层涵义是电网建设项目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致。虽然电力能源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但它的输送过程中需要很多的输送结构建筑,生产需要大量的一次性能源,主要有水能、煤炭和油气资源等,目前,电网对化石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已经被受到人们所关注。电网企业要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在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合理有效地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妥善采用保护环境的运营方法和措施,积极的为社会谋求利益。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一致发展。
4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在进行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估的过程中,不是所有因素都可以定量化处理,也不是所有因素都是定量评估比定性评估科学。所以,评估指标选定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在定_量评价的基础上,考虑专家意见和经验,适当结合定性评判,做出最后确定。
4.2客观性和公正性
要求后评估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根据电网建设建成后运营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衡量和评估项目的得失和优劣。在分析论证时,要坚持公正、科学的态度,从客观角度,历史地、唯物辨证地全面看待问题。既不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环境和条件评估当时的工作,又要站在发展变化的高度评估电网建设项目的成功和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独立地对项目决策、实施及其结果做出评论。
4.3评估指标的全面性
建立综合评判指标体系,首先要遵守全面性原则,就是所建立的指标,要能够全面反映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因素。对电网建设项目进行分析评估,首先要建立相应的评判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选择的不同,评判的结论也会不同。衡量任何决策系统的综合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和结构形式为:综合指标体系应包括物质性准则和精神性准则两大部分内容。物质性准则应反映经济指标、技术指标和环境影响指标等因素;精神性准则应包含精神影响指标及社会影响指标等项要求。综合指标体系反映了系统的总目标,即目标层,系统总目标通过物质性准则和精神性准则来实现,即准则层;而物质性准则和精神性准则又分别由经济指标、技术指标、环境影响指标及精神性影响指标、社会影响指标等来衡量,即指标层。
4.4指标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为了得到综合评估的结果,需要将各指标得分加权求和。所以,各指标之间的独立性就十分重要,要在指标确定之前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相关性大的指标,尽量避免综合评估的失真。所谓相对独立性,是指各个指标之间应排除其包容性,但并不排除其相关性。
4.5可操作性
鉴于指标体系中包含部分难以量化的定性指标、模糊指标,若在构建指标体系时片面追求对评估的完整描述,必将使指标纷杂,有些指标难以获取或缺乏实用性。因此在指标选取时应尽量注意指标的可测量性和可比性,尽量利用已统计数据,保证数据的可采集性。
4.6通用性和可比性
评估指标应尽可能的选取一般常用的指标,和前期工作及相关工作的技术指标要保持衔接和连续。评估指标虽然覆盖面广、各具典型特色,但仍要求具有比较的共同基础和可能。
4.7层次性原则
后评估综合评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可分解为若干评估子系统。因此,应在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即在不同的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这样则有利于决策者在不同层次上对后评估中的各子系统进行把握。
5结语
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中,项目后评估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论体系。电力行业在进行初步的市场化改革后,决策者更加关注投资的综合效益,项目后评估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得以体现,后评估工作越来越受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佳才,殷广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J]. 环境保护,2001,(10):45-47
[2]卢向华,黄丽华.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全过程评价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2,(12):47-49
[3]杜书明.项目分析的方法[J].经济科学,1992,(2):27-29
[4] 杨青.风险投资项目评估[J].科技创业月刊,2003,(2):55-57
[5] 白思俊.项目中评价初探[J].管理工程学报,2000,(14):11-13
[6] 白思俊.关于项目后评价的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02,(16):21-24
作者简介:殷占宝,男, 2004年毕业于宁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