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关节腔内臭氧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371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关节腔内臭氧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从2013年10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120名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予单纯的康复训练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以关节腔内臭氧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性,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上针对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腔内臭氧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疗法,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采取康复训练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 臭氧注射疗法 康复训练治疗 退行性膝关节炎
  前言:在临床骨科中,退行性膝关节炎是中老年患者较为常见的关节性疾病,该疾病的形成和发展,给患者的生活和正常活动能力带来了极大的的不良影响。严重降低了老年人患者晚年的生活质量[1]。在临床治疗上,目前主要采取康复性治疗作为主要的应对方案,近年来,采取关节腔内臭氧注射治疗技术得到了长足的推广和进步,并在临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本文针对我院从2013年10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120名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探讨关节腔内臭氧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针对我院从2013年10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120名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30人,女性患者有90人。患者年龄为55-86岁,平均年龄为(68.5±4.5)岁。患者病程为4个月-10a。随机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的比较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予单纯的康复训练治疗,其主要的内容包括有康复性肌力训练、关节功能训练(等长、等速训练和抗阻力练习),膝关节在非负重条件下屈伸运动,以保持关节最大活动度。患者每天坚持训练,每天30min,每天一次。
  给予观察组患者以关节腔内臭氧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采用医用臭氧发生器(德国赫尔曼公司生产)产生的臭氧,质量分数30mg/L,关节腔内注射20-30mL。对关节有积液的患者可先将其积液抽取出来,再用23mg/L臭氧水50mL对关节腔进行冲洗,最后再注入25mL臭氧。每周治疗一次。以治疗三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性,并采取统计学分析。
  1.3 评价标准
  治疗的评价标准为:痊愈: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临床特征基本消失,体征恢复正常,关节活动自如,局部的压迫疼痛感消失;显效: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体征基本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局部受限,局部的压迫疼痛感轻微;有效:治疗之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所缓解,关节活动改善有可见性进展,局部压迫疼痛依然存在。无效: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关节活动均没有改善或者恶化。总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组别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取SPSS21.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采取(x±S)的方式来表示计量性资料,组与组之间的比较采取t检验,采取X2的方式来检测计数性资料。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6.7%;而观察组患者痊愈18例,显效22例,无效18例,无效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退行性关节炎的发生,可以是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在老年人患者中,其多表现为软骨破坏、关节退变等非特异性的炎性病变为主,当前对其病变的机理研究尚不清晰。患者因为关节退行性的炎症影响,造成了关节活动范围和应力平衡失调的多重影响。尤其是关节软骨损伤退变,进一步加剧了关节的痛感和退变。当前针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采取康复性训练疗法,但是由于该方法比较繁琐,并且治疗周期长,见效慢,很多患者都不能坚持,给治疗带来了很多的阻碍。因此患者病情进展缓慢,且疗效反复,疗效不易巩固[3]。而关节腔内臭氧注射技术能够通过刺激,促使关节腔内抗氧化酶的大量分泌,对炎症的氧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具备消炎镇痛的效果。从而促进了关节软骨的修复和再生,减轻了软骨退化程度,增强了自由基的清除能力[4]。对退行性关节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抑制和治疗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6.7%;而观察组患者痊愈18例,显效22例,无效18例,无效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结果和过往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当[5]。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针对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腔内臭氧注射疗法结合康复训练疗法,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采取康复训练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樊荣,傅志俭,谢珺田,时成英.医用臭氧对骨关节炎病理过程中软骨细胞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1)
  [2] 杨鸿发.医用臭氧、玻璃酸钠局部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当代医药. 2012(01)
  [3] 钟伟华,庞向华.改良小针刀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18)
  [4] 张志文,袁洪泽,张志权,张胜良,周丽斌,黄利云,王政萍.小针刀联合腔内给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06例[J].颈腰痛杂志. 2012(02)
  [5] 李千一,李江海.中西医给合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4(05)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小儿疝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前麻醉手段对于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麻醉手段选择上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 本文将采用2014至2015年中我院收治的120位小儿疝气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分别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两种手段进行手术,比较观察两组对象的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 观察判断两组患儿的各项激素分
【摘 要】 目的 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进行观察,并对其特征进行总结,以探讨其对肿瘤良恶性判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共80例,所有的患者均经过手术获取肿瘤的样本,进行HE染色并观察。 结果 61例患者的细胞形态主要为梭形,11例患者的细胞呈现出上皮样的细胞,8例患者的细胞形态为两种细胞形态的混合,都具有明显的特点。不同肿瘤恶性程度之间
【摘 要】 目的探讨舒肝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患者69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及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以还原型谷胱甘肽为基础的常规治疗,观察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舒肝宁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9%。结论舒肝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在本地区主要病因有乙型肝炎及酒精性肝病
【摘 要】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分为对照组,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昏迷、神经功能缺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OS评分、E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
【摘 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采用体外反搏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45例,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按照高血压1级、2级、3级划分为三组各15例,均用药物将血压降至130/80mmHg,再联合体外反搏辅助治疗每天一次,一次1小时,30天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高血压1级组中有3例可将药量减少2/3左右,4例可将药量减少1/2左右,3例可将药量减少1/3
【摘 要】 目的:研究大剂量盐酸氯溴索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7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使用盐酸氯溴索7.5mg,观察组使用盐酸氯溴索30m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采用小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2例KOA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联合采用小针刀和臭氧注射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小针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中优22例,良9例,可3例,差2例;对照组优11例,良8例,可9例,差8例,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86.1%)相对于对照组(52.8%)明显偏高(P0
【摘 要】 目的:探讨熊去养胆酸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50例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恩替卡韦进行常规抗病毒治疗,同时结合保肝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熊去养胆酸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D2 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优势及可行性。方法 对该院在2014 年5 月—2016 年7月间157例在普通外科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267例同期行开腹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度、术中淋巴结清扫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所用时间显著高于开腹组,但其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等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2
【摘 要】 目的:分析中期妊娠引产过程中,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治疗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终止妊娠产妇160例,按照收治时间,将产妇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80例。对实验组产妇行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治疗措施,对参照组产妇行常规治疗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的引产时间、宫缩开始时间、引产痛、胎盘排出时间、撕裂情况等。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引产时间、宫缩开始